最近在做mangodb复制集的时候,遇到了很多问题,为了让以后的亲在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可以找到资料以供参考,下面我就分享一下我遇到的问题已经解决方案。 我的是在一台centos7的虚拟机上配置mongodb复制集的,包括一个主节点(mongo27017)、两个从节点(mongo27018/mongo27019)、一个投票节点(mongo27020)。四个mongodb数据库都在home文件夹下的D
上一篇文章介绍了MongoDB的yum安装方式、配置文件、创建用户等基础知识,本篇介绍MongoDB的源码安装以及复制集相关!一、使用源码安装MongoDB官网下载地址:http://www.mongodb.org/downloads 本次实验使用的mongodb版本是mongodb-linux-x86_64-rhel62-3.4.2.tgz
安装步骤如下:
1、解压并设置可执行文件
#ta
1.复制集的作用主要意义在于实现服务的高可用性。它的实现依赖于两方面:
数据写入时将数据迅速复制到另一个独立节点上。在接受写入的节点发生故障时自动选举出一个新的替代节点。在实现高可用的同时,复制集实现了其他几个附加作用:
数据分发:将数据从一个区域复制到另一个区域,减少另一个区域的读延迟。读写分离:不同类型的压力分别在不同的节点上执行。异地容灾:在数据中心故障时候快速切换到异地。2.典型复制集结构
转载
2023-09-04 13:35:24
75阅读
# MongoDB 复制集设置方案
## 引言
在当今的应用程序开发中,数据的高可用性和冗余存储是至关重要的。MongoDB 提供了一种名为复制集(Replica Set)的特性,使我们能够通过多个节点维护数据的副本,从而实现数据的高可用性。在本文中,我们将一步步指导您如何设置 MongoDB 复制集,并解决常见问题。
## 复制集的基本概念
复制集是 MongoDB 的一组节点,其中一个
原创
2024-09-12 05:46:40
98阅读
1、安装MongoDB服务器这里你直接看我之前写的一篇博文“windows 上如何正确安装MongoDB”;实际上,安装MongoDB服务器只需四步: 1、到官网下载MongoDB,并解压; 2、把/bin目录添加到系统路径; 3、创建数据文件路径,即是<mongo_data_location>/data/db ;2、在控制台中启动MongoDB:mongod -dbpath
转载
2024-10-19 08:26:37
46阅读
数据结构:简单的说: 1. 文档(document)是MongoDB中最基本的数据组织形式,每个文档以Key-Value(键-值对)的方式组织起来 &n
本地已经安装过mongodb1.建立文件夹存储运行数据和日志数据mkdir -p /data/db{1,2,3}2.配置启动文件,需要在每个db文件夹都配置1个mongod.conf文件,具体以db1里面的mongod.conf为例systemLog:
destination: file
path: /data/db1/mongod.log #日志存储路径
logAp
转载
2023-06-14 23:24:40
185阅读
MongoDB复制集搭建步骤,本次搭建使用3台机器,一个是主节点,一个是从节点,一个是仲裁者。主节点负责与前台客户端进行数据读写交互,从节点只负责容灾,构建高可用,冗余备份。仲裁者的作用是当主节点宕机后进行裁决,让从节点替代主节点。仲裁者的定义:仲裁者(Arbiter)是复制集中的一个mongodb实例,它并不保存数据。仲裁节点使用最小的资源并且不要求硬件设备,不能将Arbiter部署在同一个数据
转载
2023-08-28 15:20:40
136阅读
# Redis 主库设置只读模式 (Read Only) 教程
在现代应用程序中,Redis 是一个极为流行的高性能键值存储系统。为了提高数据安全性,有时我们需要将 Redis 的主库设置为只读模式(read only)。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实现这一功能,以及每一步需要的代码和解释。
## 流程概述
以下是将 Redis 主库设置为只读模式的步骤:
| 步骤编号 | 步骤
原创
2024-08-01 11:28:30
812阅读
副本集是一组,由N个mongo节点组成并协同工作的,提供自动的故障集群转移。通俗的讲就是用多台机器进行同一数据的异步同步,从而使多台机器拥有同一数据的多个副本,其中有一个主服务器(primary),用户处理客户端请求,还有多个备份服务器(secondary),用户保存主服务器的数据副本。并且当主库奔溃时在不需要用户干预的情况下自动切换其他备份服务器做主库。而且还可以利用副本服务器做只读服务器,实现
转载
2023-10-01 22:03:35
162阅读
mongodb指定配置文件启动mongodb.confdbpath = /data/db rest = true fork = turelogpath = /data/db/mongodb.log replSet = tmp/ABT/sys/mongodb-linux-x86_64-1.8.2/bin/mongod --config /ABT/sys/mongodb-linux-x86_64-1.
原创
2011-08-25 10:49:36
1191阅读
点赞
2评论
官方文档:https://docs.mongodb.com/manual/replication/ 一、复制集成员 MongoDB复制集的成员主要有三类: primary:负责接受并处理所有的写入操作,一个复制集中仅能有一个primary member。 secondary:负责从primary同步
转载
2019-07-29 07:39:00
114阅读
2评论
MongoDB复制集的主要意义在于实现服务高可用。它的实现依赖于两个方面的功能:数据写入时将数据迅速复制到另一个独立节点上在接收写入的节点发生故障时自动选举出一个新的替代节点。复制集的作用数据分发:将数据从一个区域复制到另一个区域读写分离:读写折分到不同的节点异地灾备:中心节点故障时自动转移到灾备节点典型复制集结构由3个及以上具有投票权的节点构成一个主节点(PRIMARY):接受数据写入及进行投票
replication set复制集replicattionset 多台服务器维护相同的数据副本,提高服务器的可用性. Replication set设置全过程0:创建目录 mkdir -p/data/r0 /data/r1 /data/r2 1:启动3个实例,且声明实例属于某复制集./bin/mongod--port 27017 --dbp
转载
2017-07-04 14:29:47
773阅读
Mongodb复制集简介Mongodb复制集由一组Mongod实例(进程)组成,包含一个Primary节点和多个Secondary节点,MongodbDriver(客户端)的所有数据都写入Primary,Secondary从Primary同步写入的数据,以保持复制集内所有成员存储相同的数据集,提供数据的高可用。客户端在主节点写入数据,在从节点读取数据,主节点和从节点进行数据交互保证数据一致性,如果
原创
2018-07-15 12:26:31
1243阅读
点赞
MongoDB复制集概述复制集是额外的数据副本,是跨多个服务器同步数据的过程,复制集提供了沉余添加了数据可用性,通过个复制集可以对硬件故障中断的服务进行恢复复制集的优势如下:让数据更安全。高数据可用性(24*7)灾难恢复无停机维护(如备份、索引重建、故障转移)读缩放(额外的副本读取)副本集对应用程序是透明的。复制集工作原理MongoDB的复制集至少需要两个节点,其中一个主节点(primary),负
原创
2018-07-24 10:27:23
801阅读
点赞
mongodb复制集的工作原理;配置mongodb复制集;定义cfg初始化参数;故障转移切换;手动切换主节点;
原创
2018-09-14 11:22:41
1522阅读
点赞
2评论
MongoDB目前的高可用架构主要有主从、复制集、以及分片,单纯的主从技术几乎被淘汰,整个稳定性以及可靠性方面复制集要比主从好,所以现在更多的会去使用复制集。在接下来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将通过多实例的方法实现复制集。以及会解析搭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一、基础环境与规划操作系统:CentOS 6.7MongoDB版本:3.4.5实例部署情况:主机IP数据目录日志文件端口12
原创
2017-07-09 19:36:01
1886阅读
简介:复制集采用一主一从,一主多从方式(生产中为一主多从),每当主服务挂掉(掉线)从服务器将会采用选举的方式重新选举一个主顶上来(主:primary,从:secend)主从切换采用的方式有两种:手动切换:主动放弃primary;自动切换:关闭MingoDB服务;具体操作:在装完MongoDB的系统中操作(具体装MongoDB方法请看我前两篇博客介绍)本实验有4个实例开启3个1个主3个从主从切换1:
原创
2018-09-12 14:59:31
751阅读
点赞
一、什么是复制集复制集是额外的数据副本,是跨多个服务器同步数据的过程,复制集提供了冗余并增加了数据可用性,通过复制集可以对硬件故障和中断的服务器进行恢复。复制集的优势:1、让数据更安全2、高数据可用性3、灾难恢复4、无停机维护(如备份、索引重建、故障转移)5、读缩放(额外的副本读取)6、副本集对应用程序是透明的。二、复制集的工作原理MongoDB的复制集至少需要两个节点。其中一个是主节点,负责处理
原创
2018-09-14 10:37:36
1209阅读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