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归一将数据的数值规约到(0,1)或者是(-1,1)区间,让各维度数据分布接近,避免模型参数被分布范围较大或者较小的数据支配。2.为什么归一机器学习的目标就是不断优化损失函数,使其值最小,未归一化时,使用梯度下降时,梯度方向会偏离最小值方向,使梯度更新总很多弯路,归一之后,损失函数曲线变得比较圆,有利于梯度下降。加快梯度下降,损失函数收敛;—速度上提升模型精度–也就是分类准确率.(消
7/13 归一的公式是(当前值-最小值)/(最大值-最小值),我认为归一种相对值的处理方式,把传感器值“归”,用个万用表比喻,归的过程就好像每次用的时候把万用表重新归零,并校准。 拿电磁车来举例说明,假设不用归一化处理时,距离中线零偏差时,电感A的值是1000,偏离赛道20厘米时,电感A值是200.当赛道电源不准时,比如输出电流由100ma变成了120ma,这时,电感A在零偏差的值和
转载 2024-05-01 12:11:25
803阅读
K-近邻算法K-近邻算法的直观理解:给定个训练集和, 对于新输入的实例,在这个集合中找k个与该实例最近的邻居,然后判断这k个邻居大多数归属某类,于是这个新输入的实例就划分为这类。K-近邻算法的三个要素K-近邻算法有三要素,k值的选取,邻居距离的度量和分类决策的制定。k值的选取k较小,分类算法的鲁棒性较差,也很容易发生过拟合现象。k较大,分类错误率很快回升。所以人们通常采取交叉验证。邻居距离的
几种缩写分别对应Batch NormalizationLayer NormalizationInstance NormalizationGroup Normalization需要normalization的原因(1)深度学习包含很多隐含层,每层参数都会随着训练而改变优化,所以隐层的输入分布总会变化,会使得每层输入不再是独立同分布。这就造成,上层数据需要适应新的输入分布,数据输入激活函数时,会落入
1、场景描述:为了消除数据特征之间的量纲影响,需要对特征进行归一(Normalization)处理,使得不同特征处于同个数量级,具有可比性2、常用的归一方法2.1、线性函数归一(Min-Max Scaling)对原始数据进行线性变换,使结果映射到 [0,1] 的范围内,实现对原始数据的等比缩放。 归一公式: 其中,X为原始数据,min和max分别代表数据的最大最小值2.2、零均值归一
. 归一1.归一的目的把数据变为(0,1)之间的数 ,使得在梯度下降的过程中,不同维度的θ值(或w)参数可以在接近的调整幅度上。保持数据在迭代过程中的θ值幅度基本致。2.常用的归一类别最大值最小值归一 参数解释: Xj min: X 矩阵中第 j 列特征值的最小值, Xj max: X 矩阵中第 j 列特征值的最大值, Xij : X 矩阵中第 i 行第 j 列的数值, X*i,j :
不同点对比点归一标准概念将数值规约到(0,1)或(-1,1)区间将对应数据的分布规约在均值为0,标准差为1的分布上侧重点数值的归,丢失数据的分布信息,对数据之间的距离没有得到较好的保留,但保留了权重数据分布的归,较好的保留了数据之间的分布,也即保留了样本之间的距离,但丢失了权值形式缺点1.丢失样本间的距离信息;2.鲁棒性较差,当有新的样本加入时最大值与最小值很容易受异常点影响1.丢失样本间
转载 2024-07-02 13:55:46
167阅读
1.9 归一Normaliation训练神经网络,其中个加速训练的方法就是归一输入(normalize inputs).假设我们有个训练集,它有两个输入特征,所以输入特征x是二维的,这是数据集的散点图. 归一输入需要两个步骤第步-零均值subtract out or to zero out the mean 计算出u即x(i)的均值u=1m∑i=1mx(i)u=1m∑i=1mx(i)
偏差和方差衡量的必要性,因为深度学习中,根据没免费午餐定理,降低了偏差定增加了方差,降低了方差也增加了偏差。 高偏差:欠拟合,线性不能充分拟合,非线性才能充分拟合 高方差:过拟合,对部分点描述过度,泛误差增大 偏差和方差定程度对应着训练误差和验证误差。 基本误差为0的情况下, 1、训练误差降低 ...
转载 2021-09-30 21:16:00
543阅读
2评论
9章 优化方法和归一“Nearly all of deep learning is powered by one very important algorithm: Stochastic Gradient Descent (SGD)” – Goodfellow et al.[1]我们之前讨论了评价函数,它根据权重W和偏置b参数,根据输入返回数据点 的预测输出。我们也讨论了两种常见的损失函数,它能
目录1 均值2 方差3 标准差4 协方差5 协方差矩阵6 PCA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6.1 特征向量 & 特征值定义6.2 特征向量 & 特征值求解6.3 PCA原理和求解过程6.4 与神经网络模型的关联7 DL常用归一方法7.1 Batch Normalization7.1.1 动机7.1.2 实现7.1.3 总结7.2 Layer
深度学习常见问题——归一归一BN原理BN优点BN缺点BN, GN, LN, IN之间的异同? 归一BN原理BN的操作相当于在大梯度和非线性之间找到个平衡点,使其能够在较快的收敛速度下保持网络的表达能力训练阶段: BN的初衷在于解决内部数据分布的偏移问题,也就是a+1层数据要不断适应a层数据的分布变化问题,这样会导致网络参数进入饱和区,导致梯度较小或者弥散。 所以BN通过将每层输出的数据归
1. 为什么会有偏差和方差?对学习算法除了通过实验估计其泛化性能之外,人们往往还希望了解它为什么具有这样的性能。“偏差-方差分解”(bias-variance decomposition)就是从偏差和方差的角度来解释学习算法泛化性能的种重要工具。在机器学习中,我们用训练数据集去训练个模型,通常的做法是定义个误差函数,通过将这个误差的最小过程,来提高模型的性能。然而我们学习个模型的目的是为
  对个学习算法除了通过实验估计其泛化性能,还需要更好的了解泛能力的原因,偏差-方差分解时解释算法泛化性能的种重要的工具。测试样本x,令yD为x在数据集中的标记(可能存在噪声导致标记值和真实值不同),y为x的真实值,f(x;D)在训练集D上学得模型f在x上的输出。以回归任务为例:  学习算法的期望预测为:    就是所有预测值的平均值;  产生的方差的计算为:    方差就是表示在某测试数据
转载 2024-08-15 00:05:58
38阅读
开头js数字没有明确区分浮点数和整数类型,统用number类型表示。number 基于IEEE 754标准实现 js采用的是双精度(64位二进制)我们看个基于IEEE 754标准实现都有会有的经典问题0.1 + 0.2 === 0.3 //false // 原因是 0.1 0.2 不精确,相加不等于0.3 而是个类似0.30000000004 的值,所以条件判断结果为false我们很容易修正
转载 1月前
438阅读
偏差&方差在统计学里面有两个衡量模型的重要指标,分别是偏差Bias 和 方差Variance。偏差:表示每次模型学习到的数据跟真实数据之间的差距。方差:表示每次模型学习到的数据之间的差距。以下我们通过以下几幅图来讲解这两个指标的含义。 首先我们给定个模型,训练5次,每次的结果分布我们这里表示为上图的黑色五角星。如果5次的结果都在我们可容忍的结果范围内(上图的圆圈中),那么就说明结果的偏差
、数据归一数据归一(Normalize)数据归一的意义在于,如果每个特征的差别非常大,那么机器学习在训练过程中,会花费非常大的时间。所以需要对特征进行数据归一,就是把所有特征向量的范围在定内,比如都在[0,1]之间。 最大值/最小值归一x=x-min/(max-min) 这样可以把每个特征的缩放到[0,1]范围内df[col].min()就是对这列求最小值 df[col].max(
1、误差的两大来源机器学习中有两个主要的误差来源:偏差和方差。理解它们将协助合理安排时间去执行策略来提升性能。首先了解下数据集的分类:训练集(training set) 用于运行你的学习算法。验证集(hold-out cross validation set) 用于调整参数,选择特征,以及对学习算法作出其它决定。测试集(test set) 用于评估算法的性能,但不会据此改变学习算法或参数。偏差
、高精度孔径测量仪比对法测量,可快速高效测量孔内几何形状,自定中心,应用范围广,操作简单精度高,结构牢固长寿命,不会划伤工件适用于精密微型孔径的测量,如微型轴承,喷嘴等高精度工件在生产中的检测,支持动态测量和静态测量,亦可进行测量数据存储与分析,重复性再现性好,效率高,是大批量生产中必不可少的检测利器。 北京地泰科盛致力于测量事业的发展,引进国外先进测量理念,传播先进的测量技术,代理
作者:老猪T_T 归一的具体作用是归纳统样本的统计分布性。归一在0-1之间是统计的概率分布,归一在-1--+1之间是统计的坐标分布。归一有同、统和合的意思。无论是为了建模还是为了计算,首先基本度量单位要同,神经网络是以样本在事件中的统计分别几率来进行训练(概率计算)和预测的,且sigmoid函数的取值是0到1之间的,网络最后个节点的输出也是如此,所以经常要对样本的输出归一化处理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