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普通的机器学习算法一样,DNN也会遇到过拟合的问题,需要考虑泛,这里我们就对DNN的正则方法做一个总结。一、L1&L2正则想到正则,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L1正则和L2正则。L1正则和L2正则原理类似,这里重点讲述DNN的L2正则。而DNN的L2正则通常的做法是只针对与线性系数矩阵,而不针对偏倚系数。利用我们之前的机器学习的知识,我们很容易可以写出DNN的L2正则的损失
和普通的机器学习算法一样,DNN也会遇到过拟合的问题,需要考虑泛,之前在【Keras】MLP多层感知机中提到了过拟合、欠拟合等处理方法的问题,正则是常用的手段之一,这里我们就对DNN的正则方法做一个总结。1. DNN的L1&L2正则想到正则,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L1正则和L2正则。L1正则和L2正则原理类似,这里重点讲述DNN的L2正则。而DNN的L2正则通常的做法是只
机器学习中几乎都可以看到损失函数后面会添加一个额外项,常用的额外项一般有两种,一般英文称作ℓ1ℓ1-norm和ℓ2ℓ2-norm,中文称作L1正则和L2正则,或者L1范数和L2范数。L1正则和L2正则可以看做是损失函数的惩罚项。所谓『惩罚』是指对损失函数中的某些参数做一些限制。对于线性回归模型,使用L1正则的模型建叫做Lasso回归,使用L2正则的模型叫做Ridge回归(岭回归)。下图
# Python KNN正则实现 ## 简介 在机器学习领域,K最近邻(K-Nearest Neighbors,简称KNN算法是一种有监督学习算法,常用于分类和回归问题。KNN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在特征空间中找到与目标样本最接近的K个邻居,并根据这K个邻居的类别进行预测。为了提高KNN算法的泛能力,我们可以使用正则技术对数据进行预处理。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使用Python实现KNN算法的正
原创 2023-08-28 03:34:19
293阅读
过拟合是指在模型参数拟合过程中,由于训练数据包含抽样误差,复杂模型在训练时也将抽样误差进行了很好的拟合。具体表现就是在训练集上效果好,而测试集效果差,模型泛能力弱。解决过拟合的方法:1.从数据入手 解决过拟合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尽力补足数据,让模型看见更加全面的样本,不断修正自己。数据增强:通过一定规则扩充数据。可以通过图像平移、翻转、缩放、切割等手段将数据库成倍扩充。当然,随着GAN的发展,很多
使用机器学习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通常要用L1或L2范数做正则(regularization) ,从而限制权值大小,减少过拟合风险。特别是在使用梯度下降来做目标函数优化时,很常见的说法是, L1正则产生稀疏的权值, L2正则产生平滑的权值。为什么会这样?这里面的本质原因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从两个角度来解释这个问题。L1正则表达式L2正则表达式一、数学角度这个角度从权值的更新公式来看权值的
转载 2024-10-21 10:58:25
37阅读
目录0x00 KNN (k近邻算法)0x01 实现knn算法:0x02 KNN 算法的封装0x03 使用scikit-learn中kNN0x04 重新整理我们之前封装的kNN分类器0x05 判断机器学习算法的性能#test_train_split 思路## 封装成包##使用 sklearn 中的 train_test_split0x06 分类准确度#scikit-learn中的accuracy_s
1、KNN算法概述  kNN算法的核心思想是如果一个样本在特征空间中的k个最相邻的样本中的大多数属于某一个类别,则该样本也属于这个类别,并具有这个类别上样本的特性。该方法在确定分类决策上只依据最邻近的一个或者几个样本的类别来决定待分样本所属的类别。 2、KNN算法介绍   最简单最初级的分类器是将全部的训练数据所对应的类别都记录下来,当测试对象的属性和某个训练对象的属性完全匹配
1.KNN算法概述用官方的话来说,所谓K近邻算法,即是给定一个训练数据集,对新的输入实例,在训练数据集中找到与该实例最邻近的K个实例(也就是上面所说的K个邻居), 这K个实例的多数属于某个类,就把该输入实例分类到这个类中。2.KNN算法原理 如果K=3,绿色圆点的最近的3个邻居是2个红色小三角形和1个蓝色小正方形,少数从属于多数,基于统计的方法,判定绿色的这个待分类点属于红色的三角形一类。 如果K
转载 2024-03-20 16:43:02
129阅读
一、近 邻 算 法 (KNN)原理:  工 作 原 理 是 : 存 在 一 个 样 本 数据 集 合 , 也 称 作 训练 样 本 集 , 并 且 样 本 集 中 每 个 数 据 都 存 在 标 签 , 即 我 们 知 道 样 本 集 中 每 一 数 据与 所 属 分 类 的 对 应关系 。输 人 没 有 标 签 的 新 数 据 后 , 将 新 数 据 的 每 个 特 征 与
转载 2024-04-24 15:45:01
137阅读
KNN算法原理详解KNN算法1.1 解决监督学习中分类问题的一般步骤1.2 什么是消极(惰性)的学习方法2 首先从一个实例讲起3 KNN分类算法入门3.1.1算法综述3.1.2算法思想3.2 KNN三要素详解3.2.1 关于距离的衡量方法3.2.2 K值的选择问题3.2.3 分类决策的准则4 算法步骤详解4.1 KNN算法的步骤4.2 算法的优缺点5 补充:KDTree5.1 构造KD树的算法5
实现KNN算法基本要求:编程实现kNN算法;给出在不同k值(1,3,5)情况下,kNN算法对⼿写数字的识别精度KNN算法是机器学习算法中最基础、最简单的算法之一。它既能用于分类,也能用于回归。KNN通过测量不同特征值之间的距离来进行分类。KNN算法的思想非常简单:对于任意n维输入向量,分别对应于特征空间中的一个点,输出为该特征向量所对应的类别标签或预测值。KNN算法是一种非常特别的机器学习算法,因
KNN分类算法KNN是机器学习种最简单的分类算法,而图像分类也是图像识别种最简单的问题,所以这里使用KNN来做图像分类,帮忙大家初步了解图像识别算法KNN(K-NearestNeighbor),即K-最近邻算法,顾名思义,找到最近的k个邻居,在前k个最近样本(k近邻)中选择最近的占比最高的类别作为预测类别。KNN算法的计算逻辑:给定测试对象,计算它与训练集中每个对象的距离;圈定距离最近的k个训练
转载 2024-04-30 21:42:08
156阅读
K-最邻近算法总结 1.基本介绍 K最近邻(k-Nearest Neighbor,KNN)分类算法,是一个理论上比较成熟的方法,也是最简单的机器学习算法之一。该方法的思路是:如果一个样本在特征空间中的k个最相似(即特征空间中最邻近)的样本中的大多数属于某一个类别,则该样本也属于这个类别...
转载 2013-11-10 22:26:00
137阅读
2评论
KNN算法问题提出依旧是分类问题,现在有了一数据集,数据集中的每个数据都有一个标签,那么多对
原创 2022-07-01 10:06:00
179阅读
  #!/usr/bin/python # -*- coding: UTF-8 -*-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matplotlib import pyplot as plt from matplotlib.patches import Circle from sklearn.neighbors import KDTree np.random.seed(0) points
转载 2020-10-12 11:03:00
111阅读
2评论
上次说道分类和预测的过程:1、将“训练算法”应用在“训练集”上,得到“模型”。2、用测试集测试“模型”,甄别出误差小于预期的最优模型。3、把模型应用到目标数据上 量的动物信息
转载 2023-04-25 20:10:49
45阅读
记得读研那会,接触过这个算法算法原理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类似机器学习中的预测,在给定的一堆数据,预测当前节点的分类。计算距离,然后排序,计算最相似的分类。 import java.util.Arrays; /** * KNN又名临近算法 * 实现步骤: * 1. 首先计算出所有的临近距离值 * 2. 对临近值进行排序 * 3. 选出临近值最小的K个数 * 4. 投票选出结果 */ public
原创 2021-07-28 09:14:39
216阅读
主要内容什么是KNNKNN用来解决哪类问题KNN实现的步骤KNN实战应用KNN介绍KNN(K-Nearest Neighbor)算法,意思是K个最近的邻居,从这个名字我们就能看出一些KNN算法的蛛丝马迹了。K个最近邻居,毫无疑问,K的取值肯定是至关重要的。那么最近的邻居又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啊,KNN的原理就是当预测一个新的值x的时候,根据它距离最近的K个点是什么类别来判断x属于哪个类别。图中绿色
原创 精选 2022-08-17 12:50:02
548阅读
 kNN算法将样本分到离它最相似的样本所属的类。算法本质上使用了模板匹配的思想。要确定一个样本的类别,可以计算它与所有训练样本的距离,然后找出和该样本最接近的k个样本,统计这些样本的
原创 2018-08-21 14:53:56
280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