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缓存穿透 一般的缓存系统,都是按照key值去缓存查询,如果不存在对应的value,就应该去DB中查找 。这个时候,如果请求的并发量很大,就会对后端的DB系统造成很大的压力。这就叫做缓存穿透。关键词:缓存value为空;并发量很大去访问DB。造成的原因1.业务自身代码或数据出现问题;2.一些恶意攻击、爬虫造成大量空的命中,此时会对数据库造成很大压力。解决
SnowFlake 雪花算法基本概念SnowFlake 雪花算法是 Twitter 开源的分布式唯一 ID 生成算法,其具有简洁、高性能、低延迟、ID 按时间趋势有序等特点。如采用 12 位序列号,则理论支持每毫秒生成 4096 个不同数字,能够满足绝大多数高并发场景下的互联网应用。SnowFlake 雪花算法能保证在 datacenterId 和 workerId 唯一的情况下不会生成重复值。如
本源码基于3.1.0版本sharding-jdbc<dependency>
<groupId>io.shardingsphere</groupId>
<artifactId>sharding-jdbc-spring-boot-starter</artifactId>
<version>3.1.0<
转载
2023-06-26 15:05:42
204阅读
文章目录uuidsnowflake参考文章 uuiduuid(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通用唯一标识符),其目的是让分布式系统中的所有元素,都有唯一标识。public class TestApplicati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UUID uuid = UUID.rando
转载
2023-07-19 21:43:18
195阅读
由来 1、Twitter使用scala语言开源了一种分布式 id 生成算法——SnowFlake算法,被翻译成了雪花算法。2、因为自然界中并不存在两片完全一样的雪花的,每一片雪花都拥有自己漂亮独特的形状、独一无二。雪花算法也表示生成的ID如雪花般独一无二。(有同学问为什么不是树叶,美团的叫树叶——Leaf)组成0 - 0000000000 0000000000 0000000000 00
转载
2023-09-25 10:21:31
230阅读
1 二进制初识1.1 二进制概念二进制是计算技术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数制。二进制数据是用0和1两个数码来表示的数。
它的基数为2,进位规则是“逢二进一”,借位规则是“借一当二”,由18世纪德国数理哲学大师莱布尼兹发现。
当前的计算机系统使用的基本上是二进制系统,数据在计算机中主要是以补码的形式存储的。
计算机中的二进制则是一个非常微小的开关,用“开”来表示1,“关”来表示0。1.2 运算法则二进制的运
转载
2024-06-26 21:18:25
156阅读
目前雪花算法常应用于分布式环境下作为分布式主键的首选,本文详细介绍下雪花算法及相关分布式主键的生成策略。如下内容已本文PPT讲解内容为基础。本次内容共包括4部分:分布式主键生成策略,雪花算法详解,项目中如何使用,雪花算法升级。1.分布式主键生成策略 分布式环境下主键具有哪些特点:1、全局唯一性:不能出现重复的主键ID号 2、保证逻辑递增:Mysql 中InnoDB引擎为聚集索引,有序的主
转载
2024-08-15 11:08:31
37阅读
本文主要介绍了Java实现雪花算法(snowflake),分享给大家,具体如下:简单描述最高位是符号位,始终为0,不可用。41位的时间序列,精确到毫秒级,41位的长度可以使用69年。时间位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是可以根据时间进行排序。注意,41位时间截不是存储当前时间的时间截,而是存储时间截的差值(当前时间截 - 开始时间截) 后得到的值,这里的的开始时间截,一般是我们的id生成器开始使用的时间,由
转载
2024-07-02 09:17:50
71阅读
雪花算法 是由Twitter公司开源的snowflake(雪花)算法。简单原理:雪花算法会生成一个64位的二进制数据,为一个Long型。(转换成字符串后长度最多19) ,其基本结构:第一位:为未使用第二部分:41位为毫秒级时间(41位的长度可以使用69年)第三部分:5位datacenterId和5位workerId(10位的长度最多支持部署1024个节点)第四部分:最后12位是毫秒内的计
转载
2023-05-24 14:17:08
303阅读
雪花算法的原理和实现JavaSnowFlake 算法:分布式id生成算法的有很多种,Twitter的SnowFlake就是其中经典的一种。算法原理SnowFlake算法生成id的结果是一个64bit大小的整数,它的结构如下图:1bit,不用,因为二进制中最高位是符号位,1表示负数,0表示正数。生成的id一般都是用整数,所以最高位固定为0。41bit-时间戳,用来记录时间戳,毫秒级。41 bit 可
转载
2023-09-04 06:36:43
61阅读
1.缓存雪崩是什么,以及如何解决缓存雪崩:缓存雪崩是指在设置缓存时采用了相同的过期时间,导致缓存在某一时刻同时失效,导致所有的查询都落在数据库上,造成了缓存雪崩。解决方案:1)在缓存失效后,通过加锁或者队列来控制读数据库写缓存的线程数量。比如对某个key只允许一个线程查询数据和写缓存,其他线程等待。2)可以通过缓存reload机制,预先去更新缓存,在即将发生大并发访问前手动触发加载缓存。3)不同的
雪花算法能满足高并发分布式系统环境下ID不重复,并且基于时间戳生成的id具有时序性和唯一性,结构如下:由图我们可以看出来,snowFlake ID结构是一个64bit的int型数据。 第1位bit:在二进制中最高位为1,表示的是负数,因为我们使用的id应该都是整数,所以这里最高位应该是0。41bit时间戳:41位可以表示2^41-1个数字,如果只用来表示正整数,可以表示的数值范围是:0 - (2^
转载
2024-04-12 14:16:25
41阅读
# 如何使用 Redis 实现雪花算法
在现代分布式系统中,雪花算法是一种生成唯一 ID 的有效方式。其生成的 ID 具有时间排序的特性,非常适合于许多需要唯一标识符的场景,比如数据库主键、分布式系统中的消息 ID 等。利用 Redis 来实现雪花算法,可以在集群环境中避免 ID 的冲突,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
### 流程
下面是实现 Redis 雪花算法的基本步骤:
| 步骤
前言设计一个缓存系统,不得不要考虑的问题就是:缓存穿透、缓存击穿与失效时的雪崩效应。一、缓存穿透 (一个不存在的key)缓存穿透是指查询一个一定不存在的数据,由于缓存是不命中时被动写的,并且出于容错考虑,如果从存储层查不到数据则不写入缓存,这将导致这个不存在的数据每次请求都要到存储层去查询,失去了缓存的意义。在流量大时,可能DB就挂掉了,要是有人利用不存在的key频繁攻击我们的应用,这就是漏洞。解
# 雪花算法在Java中的实现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开发者,我将指导你如何实现雪花算法(Snowflake Algorithm)在Java中。雪花算法是一种生成唯一ID的算法,常用于分布式系统中。
## 雪花算法简介
雪花算法由Twitter开发,用于生成一个64位的长整型ID。这个ID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 41位的时间戳(毫秒级)
2. 10位的机器ID
3. 12位的序列号
4.
原创
2024-07-27 09:26:51
46阅读
/** * @program: watchFileDemo * @description: SnowflakeIdWorker * @author: sunyuhua * @create: 2021-10-09
原创
2022-10-26 10:23:28
140阅读
# 雪花算法的实现及应用
## 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分布式系统的需求越来越多,而唯一ID的生成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传统的自增ID方式不再适用于分布式环境,因为每个节点都需要和中心节点通信,这样会产生较大的延迟和单点故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Twitter开发了一种名为雪花算法(Snowflake)的分布式唯一ID生成算法。
## 雪花算法的原理
雪花算法的核心思想是将一个64位的整数
原创
2023-08-25 15:16:36
72阅读
# Python实现雪花算法
在现代分布式系统中,唯一标识符(ID)的生成是一个关键问题,尤其是在需要高并发、低延迟和高度可扩展性的情况下。传统的自增ID方案在分布式环境中容易产生冲突,雪花算法(Snowflake)是一种解决方案。本文将介绍雪花算法的原理,并提供Python实现代码示例。
## 雪花算法概述
雪花算法最初是由Twitter提出的,主要是为了在分布式环境中生成高性能的唯一标识
原创
2024-09-28 06:37:09
62阅读
# Java雪花算法实现
## 介绍
雪花算法是一种用于生成分布式系统唯一ID的算法。它可以生成一个64位的整数,由时间戳、机器ID、数据中心ID和序列号组成。在分布式系统中,可以使用雪花算法来生成唯一ID,保证分布式环境下ID的唯一性和有序性。
## 实现步骤
下面是实现Java雪花算法的步骤:
| 步骤 | 描述 |
| ------ | ------ |
| 1 | 获取当前时间戳
原创
2023-07-21 18:19:35
53阅读
雪花算法 是由Twitter公司开源的snowflake(雪花)算法。简单原理: 雪花算法会生成一个64位的二进制数据,为一个Long型。(转换成字符串后长度最多19) ,其基本结构: 第一位:为未使用 第二部分:41位为毫秒级时间(41位的长度可以使用69年) 第三部分:5位datacenterId和5位workerId(10位的长度最多支持部署1024个节点) 第四部分:最后12位是毫秒内的计
转载
2023-08-25 22:44:43
106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