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者 - 消费者模型 Producer-consumer problem 是一个非常经典的多线程并发协作的模型,在分布式系统里非常常见。也是面试中无论中美大厂都非常爱考的一个问题,对应届生问的要少一些,但是对于有工作经验的工程师来说,非常爱考。这个问题有非常多的版本和解决方式,在本文我重点是和大家壹齐理清思路,由浅入深的思考问题,保证大家看完了都能有所收获。问题背景 简单来说,这个模型是由两类线
面对多线程学习生产者消费者是最基本的实例对于java后端开发的人员必须要掌握,还有考研考试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同鞋。下面是三个实例对于生产者消费者的的例子,层层递进,逐步解决问题。问题:生产者——设置信息名字name,和内容content        消费者——负责取出设置的信息。一、基本实现由于线程的不确定性可能出现以下问题:(1)消费者取出的信息不匹配
背景我们的支付场景下,要求消费的业务消息绝不能丢失,且能充分利用高规格的服务器的性能,比如用线程池对业务消息进行快速处理。有同学可能没太理解这个问题有啥不好处理,让我一步步分析下。MQ的优势和缺点MQ是我们在应对高并发场景最常用的一种措施,它可以帮我们对业务解耦、对流程异步化以及削峰填谷的妙用。但是,由于引入了这一额外的中间件,也增加了系统的复杂度和不稳定因素。消息可靠性的应对消息的可靠性保证需要
public class Clerk {  /**   * 生产者   */        private int pro=0;         &n
原创 2016-11-22 10:15:19
839阅读
生产者-消费者模式指的是:生产者消费者在同一个时间段共用同一段空间,在这段时间内,生产者负责往存储空间生产数据,而消费者则负责消费数据。实际上存在很多类似的场景:消息中间件就可以看做这种模式的应用,客户端请求负责把请求消息发送给消息中间件,然后由服务器负责从消息中间件获取请求并进行响应;还有网络编程中Socket也可以看做是生产者消费者模式的应用,etc。为了简化问题的研究,现在仅仅考虑一种简单
【一】生产者消费者实现原理:简易思维导图1.问题背景:避免进程之间出现临界资源的互斥访问的死锁现象 2.解决方式:记录型信号量机制 3.具体细节: - mutex:互斥信号量,初始值是1 - empty:判空信号量 - full:判满信号量 - array[n]:缓冲池存放产品 4.实现好处: 解决死锁【二】实现细节设计:缓存池:循环队列 in,out标记队头和队尾 利用in,out指
python 多线程 生产者消费者 import threading import time import logging import random import Queue logging.basicConfig(level=logging.DEBUG, format='(%(threa
前言       生产者-消费者模式是一个经典的多线程设计模式,它为多线程的协作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在生产者-消费者模式中,通常有两类线程,即若干个生产者线程和若干个消费者线程生产者线程负责提交用户请求,消费者线程负责处理用户请求。生产者消费者之间通过共享内存缓冲区进行通信。    &nbsp
转载 2023-11-28 01:33:42
89阅读
一、概述首先,我们需要明白生产者消费者模型是为了解决多线程之间通信而产生的。其次,需要了解实现线程间通信用到了哪些知识点。先来看一张生产者消费者模型图:这里有四个对象,一个是生产者,一个是消费者,一个是容器,最后还有一个是需要生产的商品,虽然在图上没有体现出来。刚开始容器里面没有商品,消费者等待,生产者开始生产,当容器里面有商品了,生产者通知消费者消费,如果生产的速度比较快,容器满了,那么生
我们将了解到两个版本的消费者生产者的实例一,Lock版import threading import random import time #假设有5个消费者3个生产者生产者的赚钱区间为100-1000元,消费者消费区间100-1000, # 要求生产者生产10次,消费者消费次数要求 #当余额低于消费时给出余额不足的提醒 #当存款小于最低消费额时,结束程序 #设置初始余额1000 g
我们这里的生产者消费者模型为: 生产者Producer 生产某个对象(共享资源),放在缓冲池中,然后消费者从缓冲池中取出这个对象。也就是生产者生产一个,消费者取出一个。这样进行循环。 第一步:我们先创建共享资源的类 Person,它有两个方法,一个生产对象,一个消费对象 第二步:创建生产者线程,并在 run() 方法中生产50个对象
Java编程--多线程生产者消费者问题)知识点:1. 生产者消费者问题的产生;2. Object类对多线程的支持。 一.问题的引出生产者消费者指的是两个不同的线程类对象,操作同一资源的情况。具体操作流程如下:(1)生产者负责生产数据,消费者负责取走数据;(2)生产者生产完一组数据之后,消费者就要取走一组数据。假设要生产的数据如下:(1)第一组数据:name
KafkaProducer 是线程安全的,然而 KafkaConsumer 却是非线程安全的。KafkaConsumer 中定义了一个 acquire() 方法,用来检测当前是否只有一个线程在操作,若有其他线程正在操作则会抛出 ConcurrentModifcationException 异常:java.util.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KafkaCons
转载 2024-09-25 08:59:20
57阅读
并发生产者消费者模式前言引入并发分工问题可以采用三大模式解决,Thread-Pre-Message模式、Worker Thread模式另外一种就是生产者消费者模式,这种模式的核心其实就是任务队列(阻塞队列),如下所示。只要涉及到异步编程在生产上我们一般都会使用线程池来执行业务,其实线程池的本质就是生产者消费者模式,不过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线程池是消费者,调用线程池的线程生产者,那么这种模式有什么优势
之前写过一篇关于多线程的。   为了复习一下C++多线程的使用,以及程序的编写,于是写了一个生产者消费者。   在编写的过程中了解了条件变量(std::condition_variable)的使用,可以让线程挂起和叫醒线程,以及之前编写一些示例代码的时候一直用的是std::locak_guard,而不是std::unique_lock,两都是RAII(获取资源立即初始化 ),而后者比较灵活,提
线程里,生产者就是生产数据的线程消费者就是消费数据的线程。在多线程开发当中,如果生产者处理速度很快,而消费者处理速度很慢,那么生产者就必须等待消费者处理完,才能继续生产数据。同样的道理,如果消费者的处理能力大于生产者,那么消费者就必须等待生产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引入了生产者消费者模式。下面实现一个简单的生产者消费者模式:
python-生产者消费者模型生产者消费者模式是多线程开发中经常见到的一种模式。生产者线程专门用来生产一些数据,然后存放到一个中间的变量中。消费者再从这个中间的变量中取出数据进行消费。通过生产者消费者模式,可以让代码达到高内聚低耦合的目标,程序分工更加明确,线程更加方便管理。下面分别展示Lock版本和 Condition版本的生产者消费者模型(生产者只能生产10次)。Lock版本的生产者
一直纠结与生产消费完后为什么要sleep(),现在终于搞明白了,把代码贴出package com.mhm.test;public class ProducerConsume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ncStack ss = new SyncStack(); Producer p = new Pro
原创 2023-02-17 09:12:07
70阅读
在Java多线程编程中,生产者-消费者问题是一个经典的同步问题。生产者负责生成数据并将其放入缓冲区,而消费者则从缓冲区中取出数据进行处理。由于生产消费都可能在不同的速率下发生,因此必须通过有效的同步机制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有效性。以下是我对这个问题的记录与分析。 ## 问题背景 在我们团队的一个项目中,我们需要实现一个高并发的数据处理系统,该系统的性能直接影响到业务的数据分析效率。在高负载的
原创 6月前
15阅读
package example_ProduCusmer;class SynStack2 { private char[] data = new char[6]; private int cnt = ...
原创 2022-09-19 15:58:21
64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