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CPU资源占用100%:看驱动,看启动,看      相信你的一定遇到过电脑动弹不得的时候,或许是只能眼看鼠标滑动而不能进行任何操作的时候,很多人都会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CPU占用率100%改如何解决,本文将从多个角度给你全方面的解析,希望阅读完本文希望在今后你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带给你一些帮助。 bbs.51cto
1、什么是BatchSizeBatch一般被翻译为批量,设置batch_size的目的让模型在训练过程中每次选择批量的数据来进行处理。Batch Size的直观理解就是一次训练所选取的样本数。 Batch Size的大小影响模型的优化程度和速度。同时其直接影响到GPU内存的使用情况,假如你GPU内存不大,该数值最好设置小一点。2、 为什么需要 Batch_Size?在没有使用Batch Size之
转载 2024-09-11 14:37:08
227阅读
最近对一个大规模的图训练嵌入,发现相关的中文资料还是很欠缺的,把自己踩的一些坑记下来。本文主要针对 DGL和 PyTorch两个框架。 1 训练大规模图对于大规模图不能像小图一样把整张图扔进去训练,需要对大图进行采样,即通过Neighborhood Sampling方法每次采样一部分输出节点,然后把更新它们所需的所有节点作为输入节点,通过这样的方式做mini-ba
在 多 设 备 上 分 配 内 存在从主机向设备分配计算任务之前,需要确定在当前中有多少可用的GPU:int ngpus; cudaGetDeviceCount(&ngpus); printf("CUDA-capable devices: %i\n",ngpus);一旦GPU的数量已经确定,接下来就需要为多个设备声明主机内存、设备内存、流和事件。保存这些变量的一个简单方法是使用数组,声明如
转载 2024-03-26 05:52:55
111阅读
0.合批:减少cpu与gpu的交互次数 0.5batches每产生一个draw call就会生成发一个batches,里边存有网格和顶点数据,渲染相同物体时,直接调用batches里的信息。 1.每个ui物体都继承了基类graphic,canvas通过canvas render来获取其中的数据信息。 2.该物体被标记为脏标记会进行重绘。 3.重绘流程,image举例子,首先改变颜色,然后这个物体会
转载 2024-05-31 00:05:16
42阅读
本帖经过多方整理,大多来自各路书籍《GPGPU编程技术》《cuda高性能》   1 grid 和 block都可以用三元向量来表示:   grid的数组元素是block   block的数组元素是grid 但是1.x计算能力的核心,grid的第三元必须为1.block的X和Y索引最大尺寸为512   2 通过__launch
很多小伙伴们都在程序中看到过L1 Cache、L2 Cache、L3 Cache这样的字符或者注释,但不少人不知道这些是什么,同样是学习者,小笔今天向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理解。要理解这些我们首先要知道CPU缓存的一些知识。CPU缓存 缓存大小是CPU的重要指标之一,并且缓存的结构和大小对CPU速度的影响非常大,CPU内缓存的运行频率极高,一般是同处理器同频运行,工作效率远远大于系统内存和硬盘。实际工
在PyTorch中,CPU和GPU可以用torch.device(‘cpu’) 和torch.device(‘cuda’)表示。 应该注意的是,cpu设备意味着所有物理CPU和内存, 这意味着PyTorch的计算将尝试使用所有CPU核心。 然而,gpu设备只代表一个卡和相应的显存。 如果有多个GPU,我们使用torch.device(f’cuda:{i}') 来表示第块GPU(从0开始)。 另外,
转载 2024-09-25 12:31:17
123阅读
引言Pytorch有两种方法实现多GPU训练,分别是DataParallel(DP)和DistributedDataParallel(DDP)。DP实现简单,但没有完全利用所有GPU资源,DDP实现相对复杂,但是更快,我建议使用DDP。DPDP使用torch.nn.DataParallel。原理是,假设用K个GPU训练,前向传播阶段,一个batch的数据会被平均分成K份,模型也会复制K份,分别送到
转载 2023-08-18 20:04:16
683阅读
  最近在做图像分类实验时,在4个gpu上使用pytorch的DataParallel 函数并行跑程序,批次为16时会报如下所示的错误:   RuntimeError: CUDA out of memory. Tried to allocate 858.00 MiB (GPU 3; 10.92 GiB total capacity; 10.10 GiB already allocated; 150
关于提高performance的一些建议: Important caveat:number of threads并不是越多并行线程效率越高,因为每个线程都消耗一定的resource,主要是register和shared memory。所以开出再多的线程,GPU也只能在有限的资源下让一部分并行。优化应该根据资源需求。unavoidable bottleneck: transfer between c
本系列文章是我阅读CUDA官方文档以及实践经验所总结而出,如有错误和不足,还请多多指出目录:CUDA程序调优指南(一):GPU硬件CUDA程序调优指南(二):性能调优CUDA程序调优指南(三):BlockNum和ThreadNumPerBlock1. GPU的硬件结构与执行原理1.1 GPU Thread的层次在逻辑上,threads分为如下三个层次:thread:每个thread都会运行一次ke
这个页面收集的数据来自过去14天访问Google Play Store的所有设备。数据包括android版本的分布率、屏幕尺寸和密度的相关数据。 [url]http://developer.android.com/about/dashboards/index.html#[/url] Android运行在不同的设备上(不同的屏幕尺寸、像素密度)。Andr
tensorflow详细安装教程(Win10, Anaconda,Python3.9) 文章目录tensorflow详细安装教程(Win10, Anaconda,Python3.9)1.tensorflow版本的准备工作1.1 CPU版本,无需额外准备1.2 GPU版本,需要提前下载cuda和cudnn2.下载Anaconda2.1 下载并安装Anaconda2.2 创建环境3.测试tensorf
转载 2024-02-26 15:42:26
47阅读
因模型规模的扩展和需要处理的序列不断变长,transformer逐渐出现计算量激增、计算效率下降等问题。为克服这些缺陷,研究者们提出了Mamba。Mamba是一种创新的线性时间序列建模方法,它结合了递归神经网络(RNN)和卷积神经网络(CNN)的特点,以提高处理长序列数据时的计算效率。Mamba的设计和实现都展现出在处理长序列时的优势,在语言建模方面成功超越transformer。因此,面向Mam
随机梯度下降算法的原理如下, n是批量大小(batchsize),η是学习率(learning rate)。可知道除了梯度本身,这两个因子直接决定了模型的权重更新,从优化本身来看它们是影响模型性能收敛最重要的参数。学习率直接影响模型的收敛状态,batchsize则影响模型的泛化性能,两者又是分子分母的直接关系,相互也可影响毕设项目演示地址: 链接 毕业项目设计代做项目方向涵盖:行为识别、OpenC
Batch_size的使用意义及大小的选择    Batch_size不宜选的太小,太小了容易不收敛,或者需要经过很大的epoch才能收敛;也没必要选的太大,太大的话首先显存受不了,其次可能会因为迭代次数的减少而造成参数修正变的缓慢。Batch_size有时候明明已经很小了,可显存还是很紧张,还有就是同样的图片大小,同样的Batch_size,为啥有时候显存
转载 2024-08-21 10:11:45
371阅读
# Python GPU个数 在进行深度学习或其他需要大量计算的任务时,使用GPU可以显著提高计算速度。Python是一种流行的编程语言,可以通过一些库来使用GPU进行计算,如TensorFlow、PyTorch等。但在使用GPU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机器上可用的GPU个数。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Python来获取机器上的GPU个数,并提供相应的代码示例。 ## GPU个数的获取 在Python中
原创 2024-01-04 09:09:35
156阅读
一个MFLOPS(megaFLOPS)等于每秒一百万(=10^6)次的浮点运算,一个GFLOPS(gigaFLOPS)等于每秒十亿(=10^9)次的浮点运算,一个TFLOPS(teraFLOPS)等于每秒一万亿(=10^12)次的浮点运算,一个PFLOPS(petaFLOPS)等于每秒一千万亿(=10^15)次的浮点运算,一个EFLOPS(exaFLOPS)等于每秒一百亿亿(=10^18)次的浮点
cv::Mat img = cv::imread(input_image_path); int img_w = img.cols; int img_h = img.rows; cv::Mat pr_img = static_resize(img); std::cout << "blob image" << std::endl; f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