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AXI协议和AXI协议定义基础事务信号描述主从设备握手过程通道间的关系握手信号之间的依赖性AXI协议和AXI协议定义基础事务AXI总线五根线,read address、write address、read data、write data、write response。每根线都是单向的。读写事务都有地址和控制信息在地址通道,描述被传输的数据性质。读写事务结构图如下:5 条独立的通道都包含一个
通道握手
本章描述了主/从握手过程,并概述了 READY 和 VALID 握手信号的关系和默认值。 它包含以下部分:
握手过程
通道之间的关系
通道握手信号之间的依赖关系
3.1 握手过程
所有五个通道都使用相同的 VALID/READY 握手来传输数据和控制信息。 这种双向流控制机制使mater和slave都能够控制数据和控制信息移动的
AXI FULL采用READY,VALID 握手通信机制,可支持最大256长度的突发传输,详细内容可参考博客 下面是AXI突发传输读和写的时序图。 读时序: 写时序:在AXI协议中,数据传输发生在VALID和 READY信号同时为高的时候,如下图所示: 根据这三张图,我们就能编写代码进行测试。 verilog代码(主机)`timescale 1ns / 1ps
//
// Company:
//
转载
2024-10-02 15:14:26
164阅读
AXI4_lite协议来分析下,AXI4_lite属于AXI4协议的轻量级形式,是简化版的 AXI4 接口, 用于较少数据量的存储映射通信。 AXI4是一种READY,VALID握手机制的通信协议,就是在信息传输中有一个握手的过程。传输源发出VALID信号来表示当前哪些数据为有效,目的源则产生READY信号来表明当前已做好接受数据的准备。信息的有效传输发生在VALID与READY同为高的时候。
一、通道定义在AXI架构里面一共有五个相互独立的通道,可以把他们分成两组:读地址通道AR、读数据通道R、写地址通道AW、 写数据通道W、写响应通道B。说明:1、写为什么有三个通道,读只有两个通道?VALID/READY握手机制只允许一个方向的数据流,所以对于读事务,数据(data和resp)从slave流向master,而对于写事务,数据从master流向slave,所以就需要单独的响应通道5个独
在ZYNQ中有支持三种AXI总线,拥有三种AXI接口,当然用的都是AXI协议。其中三种AXI总线分别为:AXI4:(For high-performance memory-mapped requirements.)主要面向高性能地址映射通信的需求,是面向地址映射的接口,允许最大256轮的数据突发传输;AXI4-Lite:(For simple, low-throughput memory-mapp
XI 协议主要描述了主设备和从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方式,主设备和从设备之间通过握手信 号建立连接。当从设备准备好接收数据时,会发出 READY 信号。当主设备的数据准备好时, 会 发出和维持 VALID 信号,表示数据有效。数据只有在 VALID 和 READY 信号都有效的时候才开始 传输。当这两个信号持续保持有效,主设备会继续传输下一个数据。主设备可以撤销 VALID 信 号,或者从设备撤销 R
Axure的介绍与使用在软件综合实践专题这门课上,王文娟老师要求我们每个人自学一款原型设计工具,并且介绍如何使用。在上个学期,我对于Axure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所以我在这里介绍一下Axure。一、概述Axure RP是一款专业的快速原型设计工具。Axure的可视化工作环境可以让你轻松快捷的以鼠标的方式创建带有注释的线框图。不用进行编程,就可以在线框图上定义简单连接和高级交互。在线框图的基础上,可
本文参考:AMBAAXI and ACE ProtocolSpecification 0.绪论AXI是高级扩展接口,在AMBA3.0中提出,AMBA4.0将其修改升级为AXI4.0。AMBA4.0 包括AXI4.0、AXI4.0-lite、ACE4.0、AXI4.0-streamAXI4.0-lite是AXI的简化版本,ACE4.0 是AXI缓存一致性扩展接口,AXI4.0-
转载
2024-05-02 20:27:00
91阅读
AXI总线,burst操作,不能跨4K边界问题! 在Master_A设计中,假如Master_A只操作一块64M SDRAM(此Master_A不操作任何其他Slave),读写的数据量远远大于4K。因此其中某个Burst的操作可能 会出现在4K边界上。 请问: 在这样的情况下,Master_A设计的Burst操作是否需要遵守4k边界的约定? 协议
问:Axis2中到底能否传递复杂以及自定义对象?
答:肯定可以
上篇博客深入剖析Axis2中返回值为自定义对象以及复杂类型,比如:List<User>类型。
那这篇博客我们继续讲解,讲一下Axis2中参数为自定义对象,如User对象或List<User>参数。
首先说参数为User对象。
服务器端照常如旧。还是
转载
2024-06-18 09:27:20
55阅读
AXI 协议AXI 协议是一种高性能、高带宽、低延迟的片内总线,具有如下特点: 1、总线的地址/控制和数据通道是分离的; 2、支持不对齐的数据传输; 3、支持突发传输,突发传输过程中只需要首地址; 4、具有分离的读/写数据通道; 5、支持显著传输访问和乱序访问; 6、更加容易进行时序收敛。 在数字电路中只能传输二进制数 0 和 1,因此可能需要一组信号才能高效地传输信息,这一组信号就组成了接口。A
转载
2024-03-23 08:43:28
185阅读
Spring 3使JSON REST服务非常容易。 本教程将通过几个步骤向您展示如何进行。 您可以在GitHub上获取代码。 先决条件 您应该有一个运行中的Spring MVC应用程序。 如果尚未设置正常的Spring MVC应用程序,请按照本教程进行操作 。 我们将定义三个REST服务:1)检索随机的Person,2)按ID检索Person,以及3)保存新的Person。 我们将在示例页面
《MoRe-Fi: Motion-robust and Fine-grained Respiration Monitoring via Deep-Learning UWB Radar》学习笔记本文要点:利用商用IR-UWB雷达实现无接触传感深度学习(新型变分译码网络)恢复出由身体运动以非线性方式调制呼吸波形MoRe-Fi在肺部疾病诊断中的潜在应用新知识点:使用环回过滤器[2014.3D Track
转载
2024-08-21 11:05:02
142阅读
1、官网文档https://redis.io/topics/protocolhttp://www.redis.cn/topics/protocol.html 2、协议介绍redis协议规范(Redis Protocol specification)。redis协议在以下几点之间做出了折衷:(1)简单的实现(2)快速地被计算机解析(3)简单得可以能被人工解析(4)网络层,Redis在TCP端口637
转载
2024-03-19 14:11:17
107阅读
一、写在前面二、burst突发传输机制解读2.1 什么是burst传输2.2 AXI4.0突发传输要求2.3 信号列表2.3.1 突发传输长度(burst length)2.3.2 突发传输大小(burst size)2.3.3 突发传输种类(burst type)2.3.3.1 FIXED Type2.3.3.2 INCR Type2.3.3.3 WRAP Type2.3.3.4 Reserve
RESP数组客户端使用RESP数组格式发送命令到Redis服务器(把命令参数和数据组装成一个数组发送给服务器)。同样,一些Redis命令返回集合类型也使用RESP数组。返回列表元素的 LRANGE命令就是一个例子。RESP多数组使用以下格式:一个*字符作为第一个字节,然后是数组中以十进制数表示的元素数量,最后是CRLF。数组的每个元素都是单独的RESP类型。所以一个空数组是这样的:"*0
转载
2024-04-07 10:16:41
61阅读
Xilinx-ZYNQ7000系列-学习笔记(27):AXI时序分析一、AXI基本知识此部分之前的博客写过,大家请参考Xilinx-ZYNQ7000系列-学习笔记(10):AXI总线下面将AXI_LITE各信号所表示的意义拿来: 官方给出的AXI握手协议如下:AXI4 所采用的是一种 READY,==VALID ==握手通信机制,简单来说主从双方进行数据通信前,有一个握手的过程。 传输源 产生 V
转载
2024-10-18 06:57:04
1334阅读
B.1 接口几乎所有要学习的接口都位于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命名空间。IEnumerable<T>最基础的泛型集合接口为IEnumerable<T>,表示可迭代的项的序列。IEnumerable<T>可以请求一个IEnumerator<T>类型的迭代器。由于分离了可迭代序列和迭代器,这样多个迭代器可以同时独立地操作同一
参考资料: Xilinx官方文档:基于Vivado的AXI参考指南(UG1037) ARM文档:AMBA AXI协议规范(INI0022D)1.接口简介 AXI(Advanced eXtensible Interface):全称高级可扩展接口。是ARM AMBA(Advanced Microcontriller Bus Architecture)高级微控制器总线架构的一部分。 是19
转载
2024-09-03 13:14:51
266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