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嵌入式Linux也有一段时间了,最近在弄qt的移植,一个下午搞定(电脑编译太慢了  》==《  ),我来大概介绍下移植步骤:一.  环境linux主机:ubutun 16开发板:mini2440内核    : linux 3.4.2busybox :1.20qt版本:4.8.5二.  移植步骤移植QT的前提,首先你的开发板带
文章目录一、安装usbserial驱动1.获得usbserial驱动2.加载usbserial驱动二、安装ch340驱动1.获得ch340驱动源码2.编译ch340驱动源码,生成ko驱动3.加载ch340驱动三、编写程序验证驱动能否正常使用 linux-arm开发板在引出USB接口的时候,可外接U盘、键鼠等USB设备。同时,单片机开发中常用CH340芯片进行TTL转USB从而连接windows
上一篇讲了一下有统的应用程序移植,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从今天开始要移植一个没有系统的应用程序到S32V234上,处理预处理需要用到ISP外,还要使用APEX,还要使用linux系统管理加载文件,原来的应用程序中的文件加载管理是自定义的文件打开和读取函数先分析一下需要做的工作,先抬头看路,后埋头拉车1、读懂程序:核兴算法实现原理,读懂应用程序调用硬件资源的相互关系2、再次读应用工程程序,需要区分那些是需
1、why libusb? libusb是一种跨平台的用C语言实现的开源USB通信库。简单来说,任何程序员都可以借用libusb库封装出来的接口在应用层高效便捷地开发基于USB通信协议的程序。 如果没有libusb,开发一款使用USB协议通信的程序就必须要下探到驱动层才行。也许有人会说,既然都做到USB通信这块了,那几乎都是涉及到U口设备相关的软件开发了,这种已经在跟硬件打交道
1. 安装触摸屏支持库(根据需要,如果需要的话)tar -xvf tslib1.4.gz cd tslib ./autogen.sh //生成configure 文件 echo ac_cv_func_malloc_0_nonnull=yes>arm-linux.cache //指定缓冲配置
转载 1月前
370阅读
移植ssh到开发板主要是将开发板当成服务器,电脑端可以作为客户端进行访问,从而实现通过网线就可以进行文件的传输以及控制台控制。 移植ssh主要包含三大部分:1. zlib的移植; 2. openssl的移植; 3. openssh的移植 因此需要下载对应的源代码才能进行交叉编译。 zlib官网:http://www.zlib.net/fossils/ openssl官网:https://www.o
转载 2024-01-07 23:31:27
63阅读
1. 简介Buildroot是Linux平台上一个构建嵌入式Linux系统的框架。 整个Buildroot是由Makefile(*.mk)脚本和Kconfig(Config.in)配置文件构成的,因此可以像配置Linux内核一样执行make menuconfig进行配置,编译出一个完整的、可以直接烧写到机器上运行的Linux系统文件(包含bootloader、kernel、rootfs以及root
准备工作: Uboot交叉编译工具 ,这个没什么说的,下载地址http://www.codesourcery.com/public/gnu_toolchain/arm-none-linux-gnueabi/arm-2008q3-72-arm-none-linux-gnueabi-i686-pc-linux-gnu.tar.bz2 kernel ,你得下载Android版本的(下载地址:http:/
转载 2024-05-08 16:46:59
56阅读
     简述:针对“如何在以S3C44B0X为核心的ARMSYS开发板上建立uClinux内核移植”的一个总结,其内容包括对Bootloader的功能分析和uClinux2.4.24发行版内核基础上针对S3C44B0X开发板进行修改的重点内容的逐一列举。 2.Bootloader2.1Bootloader概述    Boot
转载 2024-08-19 12:41:54
46阅读
一、移植初体验1、直接编译三星移植版 uboot 尝试运行(1) 复制到 linux 的源生目录下,然后解压开。(2) 检查 Makefile 中的交叉编译工具链。(3) 配置时使用:make smdkv210single_config,对应 include/configs/smdkv210single.h 头文件。(4) 配置完成后直接 make 编译,编译完成后就进入烧录步骤。make dis
转载 2024-04-19 08:49:07
116阅读
ubuntu10.04 准备移植phonon,4.5移植失败。播放声音就出错。。。没办法。转移到QtMutimedia安装交叉编译工具这里就不提了。。。1.下载QT5.3.2:http://download.qt.io/archive/qt/不小下载5.0,这个版本有问题。。。2.配置配置时需要注意的几点是:如果是交叉编译,需要配置 xplatform选项,比如要在arm-linux平台上移植Qt
转载 2023-12-05 20:19:05
97阅读
       使用的开发板是正点原子IMX6U-MINI  EMMC512M的开发板,这个板子也是移植的NXP官方linux,所以这里就直接从NXP官方的linux移植。      这里所说的移植,其实不是自己编写驱动文件等,只是简单的将官方linux中的相关配置文件和文件名修改为自己的名字而已。目录拷贝官方原文件重命
转载 2024-06-13 10:20:55
293阅读
        经过一个星期的努力,总算是把要移植的目标版本在linux下编译过了,其实也没有什么技巧,只是当时实在是自己没有想到可以这么弄,做一下记录已备以后参考,哈哈。        说明一下版本:我用的虚拟器是VmWare,系统ubnutu8.04,Ge
1.问题遇到一个比较苛刻的客户,测试程序adb push到开发板时间格式不一样,这都要算软件bug。 没办法,只能想办法解决。 后续在其他平台验证不会出现时间格式不一致的问题,所以把目标锁定在adbd版本的问题。于是打算重新移植个最新版本的adbd。后面发现根本原因是设备的系统时间小于adb push文件的属性时间,由于没有联网校时导致的,因此只会显示年份。不过还是把移植的过程记录下来。2.过程2
转载 2023-11-07 17:19:59
79阅读
ARM-Linux内核移植之(一)——内核启动流程分析K-Style转载请注明来自于衡阳师范学院08电2 K-Style http://blog.csdn.net/ayangke,QQ:843308498 邮箱:yangkeemail@qq.com 内核版本:2.6.22 为什么要采用这样一个较低的版本进行移植了,因为韦东山大牛说了,低版本的才能学到东西,越是高版本需要移植时做的工作量越少,学的东
1. 引 言 Linux 最初是由瑞典赫尔辛基大学的学生 Linus Torvalds在1991 年开发出来的,之后在 GNU的支持下,Linux 获得了巨大的 发展 。虽然 Linux 在桌面 PC 机上的普及程度远不及微软的 Windows 操作系统,但它的发展速度之快、用户数量的日益增多,也是微软所不能轻视的。而近些年来 Linux 在嵌入式领域的迅猛发展,更是给 Linux 注入了新的活力
ARM-Linux存储机制详解1.内存管理和MMU 当ARM 要访问存储器时,MMU 先查找TLB(Translation Lookaside Buffer,旁路转换缓冲)中的虚拟地址表。如果TLB 中没有虚拟地址的入口,则转换表遍历硬件会从存放在内存的转换表中获得转换和访问器权限。一旦取到,这些信息将被放到TLB 中,这时访问存储器的TLB 入口就拿
ARM Linux 移植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计算机领域中,移植和适配操作系统已成为一项关键任务。在嵌入式领域尤其如此,因为嵌入式设备通常具有资源有限的硬件。在这种背景下,ARM架构成为了许多嵌入式设备的首选。本文将探讨ARM架构上Linux操作系统的移植ARM架构是一种在低功耗和高能效设计上极其出色的处理器架构。它被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物联网设备等嵌入式领域。Linux操作系统是一
原创 2024-01-30 19:38:34
119阅读
# ARM架构下的Docker移植指南 随着云计算和微服务的普及,Docker作为一种容器技术变得越来越流行。它不仅简化了应用的交付,还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近年来,ARM架构凭借其出色的能效比成为了流行的计算平台,尤其是在边缘计算和物联网设备中。因此,将Docker容器在ARM架构上运行成为了开发者关注的热点。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在ARM架构下进行Docker的移植。 ## 什么是ARM架构?
原创 9月前
50阅读
u-boot一旦引导到内核,操作权限就会交给内核,那么所有的事情就和u-boot没有关系了,除了u-boot传递给内核的参数。 基地址+100 u-boot给内核的参数 基地址+4000 映射列表 基地址+8000 内核内核的执行流程: 整个内核的入口:根据lds文件和编译到内核的源码文件共同决定。 arch/arm/kernel/head.s safe_svcmode_mas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