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实现一个 APP 的前后端系统架构图
在开发应用程序的过程中,理解前后端架构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指导你如何创建一个 APP 的前后端系统架构图。以下是整个流程的概述:
## 流程概述
我们可以将整个流程分为几个主要步骤:
| 步骤 | 描述 |
|------|-----
原创
2024-09-19 07:55:02
119阅读
# App 前后端系统架构科普
在现代应用开发中,前后端分离的架构越来越受到欢迎。前端和后端的清晰分离,使得开发流程更加高效,同时也提高了应用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架构,并通过代码示例帮助大家理解相关概念。
## 什么是前后端分离?
前后端分离是指将应用程序的客户端(前端)和服务器端(后端)进行分离,使得两者可以独立开发、测试和部署。前端通常负责用户界面(UI)和用户体验(
原创
2024-09-17 06:44:35
127阅读
前端开发需要做的事情,只有两个:1. 创建界面结构 2. 数据交互 数据交互其实又可以分为两种:1. 给后台技术 2. 从后台那数据 数据交互的目的是什么?取:将数据渲染到dom文档中 给:提交数据到后台后,后台会继续返回我们一个数据,拿到这个数据,然后渲染页面 1. 利用cookieeg:前台通过登录来存储cookie后台通过req.cookies()来
转载
2023-10-16 17:37:32
103阅读
# 理解App前后端架构
在现代软件开发中,前后端架构是一种流行的设计模式,尤其是在开发Web和移动应用时。它将应用程序分成两个主要部分:前端和后端。这种分离的设计不仅提高了开发效率,还可以使应用程序更易于维护和扩展。本文将深入探讨前后端架构的优势、设计,以及如何实现简单的功能,最后通过旅行图展示用户的交互过程。
## 前后端架构概述
1. **前端**:指用户直接交互的部分,包括用户界面(
产品汪在验自己产品时,经常遇上bug了,就去找测试小姐姐,测试小姐姐看了看,就说:“这个找后台的XX吧”,“这个找前端的XX吧”,小汪就好奇了,那么多程序猿哥哥,他们的职责是怎么划分的呢?产品经理眼里的“端”在产品经理眼里,一般按业务的使用者对产品领域进行划分,例如淘宝的用户端、商家端;再例如滴滴的乘客端、司机端、运营后台,甚至会进一步细分,有网约车司机端、代价司机端等;当然,也可能按照业务模块进
转载
2023-08-26 14:19:45
170阅读
在数据化发展趋势越来越分明的当下,前后端分离架构可以让前、后端的工程师们做好各自分内的事,专注于各自领域,从而提升整体办公效率和推进数字化进程。说到这,有不少朋友会问我们,前后端分离架构好用吗?要想了解这个问题,需要先来了解什么是前后端分离架构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一、了解前后端分离架构 前后端分离已成为互联网项目开发的业界标准使用方式,通过nginx+tomcat的方式(也可以中间加一个nodej
转载
2024-05-09 23:13:53
60阅读
一、概述App的抽样版本是截止2015年10月1日最新的版本,分别是:搜狐新闻(V5.3.0)、今日头条(V4.8.5)、腾讯新闻(V4.8.0);二、.接口分析:搜狐新闻:60个接口左右(V3.5.1的时候才5个接口) , 这些接口主要包括五个域:pic.k.sohu.com ; api.k.sohu.com ; i.go.sohu.c
在前端或者后端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一定或多或少听说过前后端分离开发,但是相信不少人对于前后端分离这个概念仍然不是很清楚,因此本文就对什么是前后端分离开发做一个介绍。一、什么是前端和后端在理解前后端分离的概念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前端和后端。前端指的是用户可见的界面,网站前端页面也就是网页的页面开发,比如网页上的特效、布局、图片、视频,音频等内容。前端的工作内容就是将美工设计的效果图的设计成浏览器
转载
2023-12-14 13:53:06
261阅读
1.从MVC开发模式说起 如何设计一个程序的结构,这是一门专门的学问,对于中等或者大型项目来说。编码之前设计好软件结构是非常重要的,就像盖房子的时候,我们要先搭建好脚手架。在这个基础上再盖房子。如果我们在编写软件有一个清晰的目录结构,服务器的代码放在那里,前端页面的代码放在哪里对于我们编码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MVC是三个单词的首字母缩写,它们是
前言 之前看了一篇文章,直接把我之前所学的很多知识瞬间打通了,这里也给大家分享出来。主要关于如何把前端,后端,以及硬件相结合起来,其实方法有很多种,这里只是给一个思路。首先分别介绍一下软件(前后端),硬件,以及软硬件的交互。前端 前端就是指我们用户所能够看到的页面,比如Web网页,安卓APP;以Web页面为例,Web页面可以利用一些现有的样式实现炫酷效果,熟悉前端的小伙伴应该知道前端三剑客:htm
转载
2023-10-21 17:25:44
221阅读
提示:文章写完后,目录可以自动生成,如何生成可参考右边的帮助文档 文章目录前言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前后端分离开发的重要性显现出了以前的开发模式已经落后了。总结 前言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前后端分离开发的重要性显现出了以前的开发模式已经落后了。提示:以下是本篇文章正文内容,下面案例可供参考总结通过这次与Java班后端联合开发,培养了我们的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克服困难、坚持不懈的毅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开发的
转载
2023-07-31 10:44:04
111阅读
# 如何实现 APP 前后端架构图
在现代的应用程序开发中,前后端架构图是展示应用程序各部分之间关系的重要工具。它帮助开发团队理解应用的结构和数据流。本文将指导一位刚入行的小白,如何实现一个 APP 的前后端架构图。
## 流程概述
以下是构建 APP 前后端架构图的基本步骤:
| 步骤 | 描述 | 工具/技
简述前后端分离架构的主要意义在于前后端解耦、独立部署,有利于各自的可扩展性、高可用性。前后端分离的常见部署方式是使用nginx部署前端项目,java后端用java系服务器或者用集大成的SpringBoot框架,前端访问接口时,通过nginx代理访问后端服务接口获取数据前后端分离也有一些不是完全分离的部署模式,比如Thymeleaf模板引擎等本文将以上述两种部署模式做示例部署方案本文以部署单个后端服
转载
2023-09-22 09:28:04
116阅读
个人认为,在小型的创业团队中,特别是以应用产品为主,在架构后台的时候,需要集中精力解决自身业务上的问题,不是花时间解决第三方已经解决的问题,简单点来说,就是能用第三方服务就使用第三方的服务。基于这个原则,就有了下面的系统架构: 1. apns:由于在apns中,无效的token会导致连接apns连接的失效从而使apns信息丢失。解决的方案是维护发送队列,当apns服务器
转载
2023-07-17 23:14:59
103阅读
前后端分离架构好用吗?要想了解这个问题,需要先来了解什么是前后端分离架构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
在数据化发展趋势越来越分明的当下,前后端分离架构可以让前、后端的工程师们做好各自分内的事,专注于各自领域,从而提升整体办公效率和推进数字化进程。说到这,有不少朋友会问我们,前后端分离架构好用吗?要想了解这个问题,需要先来了解什么是前后端分离架构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
转载
2023-07-15 12:28:29
172阅读
前言:经过博文(1)vue搭建,(2)ssm搭建,到这里就该真真切切的实现小功能了<-_->规划:实现登录,用户列表查询,访问日志aop; 开始先解决跨域:在目录config/index.js配置1 'use strict'
2 // Template version: 1.3.1
3 // see http://vuejs-templates.github.io/webpack
转载
2023-09-29 21:06:27
1337阅读
最近刚完成一次课设,把一个前后端项目完整的部署到了线上,其中遇到的困难和部署的方法在这里记录一下!项目简介该项目是根据B站上一个音乐网站教程参考来的,之所以是参考是因为代码都是自己和同学重写的一边,项目结构、代码等都是按我们自己规定的标准来写。简单说就是只参考了这个网站的想法和使用了教程给的静态资源。完整的项目是完成一个音乐网站的前台和后台界面,以及所有后端。这里我们只选取了后台管理部分的编写,因
转载
2024-06-24 06:32:54
7阅读
前后端分离架构时序图的描述
前后端分离架构是一种常见的系统设计模式,旨在提高开发效率和用户体验。它将前端和后端分离,允许两者独立开发和部署。为了清晰地理解该架构的运作,我们需要使用时序图等多种工具来展现其中的交互过程。
背景描述
前后端分离架构在现代应用开发中变得越来越流行。通过将用户接口(前端)与数据逻辑(后端)分离,开发团队可以并行开发,从而提高整体开发效率。以下是其主要流程:
1.
简介近来楼主抽时间整理了一个基于 Spring Boot 前后端分离的 web 框架,该框架基于 RBAC 思想,即 Role-Based Access Control。在该思想中,用户直接和角色关联,一个用户至少可以有一个角色;角色与权限(菜单)关联,一个角色至少可以有一个权限。该框架同时还实现了动态路由,所有路由信息全部存储于数据库中,可灵活配置。该 web 框架的后端以 Spring-Boo
转载
2024-02-21 23:00:20
62阅读
前言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前端页面的展示、交互体验越来越灵活、炫丽,响应体验也要求越来越高。后端服务的高并发、高可用、高性能、高扩展等特性的要求也愈加苛刻,从而导致前后端研发各自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深耕细作。然而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前后端的对接界面双方却关注甚少,没有任何接口约定规范情况下各自干各自的,导致我们在产品项目开发过程中,前后端的接口联调对接工作量占比在30%-50%左右,甚至会更高。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