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消费者模型生产消费者模型具体来讲,就是在一个系统中,存在生产消费者两种角色,他们通过内存缓冲区进行通信,生产生产消费者需要的资料,消费者把资料做成产品。生产消费者模式如下图。   在日益发展的服务类型中,譬如注册用户这种服务,它可能解耦成好几种独立的服务(账号验证,邮箱验证码,手机短信码等)。它们作为消费者,等待用户输入数据,在前台数据提交之后会经过分解并发送到各个服务所在的url,分
转载 2024-03-22 12:50:56
174阅读
话说生产-消费者模型可是并发模型中的一个经典案例了,你可能会问,这种并发情况下,一般服务端程序用的比较多把,Android端的应用程序哪有什么并发情况。虽然事实如此,但是构建生产-消费者模型,是线程间协作的思想,工作线程的协助是为了让UI线程更好的完成工作,提高用户体验。比如,下面的一种情况: 这个是我们平常开发中很常见的一种情景,大量的图片资源的访问,因为图片访问是一个网络耗时的任务,如果完
生成消费者模式解释什么是生产消费者?两个模块(可能是函数、线程或进程),一个生产数据,一个消费数据,生产数据的模块叫生产消费数据的模块叫消费者。为什么要使用生产-消费者模式?在多线程开发时,生产可能产生数据的速度比较快,这时候生产需要等消费者消费完了才能继续生产数据,因为生产的数据没地方放,如果消费者消费数据的速度比较快,消费者就要等待生产生产数据,为了解决这种供需不平衡的问题,
在并发编程中使用生产消费者模式能够解决绝大多数并发问题。该模式通过平衡生产线程和消费线程的工作能力来提高程序的整体处理数据的速度。为什么要使用生产消费者模式在线程世界里,生产就是生产数据的线程,消费者就是消费数据的线程。在多线程开发当中,如果生产处理速度很快,而消费者处理速度很慢,那么生产就必须等待消费者处理完,才能继续生产数据。同样的道理,如果消费者的处理能力大于生产,那么消费者
转载 2024-08-22 21:52:18
111阅读
生产客户端APIProperties props = new Properties(); props.put("bootstrap.servers", "192.168.6.187:9092,192.168.6.188:9092,192.168.6.229:9092"); props.put("acks", "all"); props.put("retries", 0); props.p
转载 2024-03-17 09:52:40
52阅读
 在工作中,大家可能会碰到这样一种情况:某个模块负责产生数据,这些数据由另一个模块来负责处理(此处的模块是广义的,可以是类、函数、线程、进程等)。产生数据的模块,就形象地称为生产;而处理数据的模块,就称为消费者。在生产消费者之间在加个缓冲区,我们形象的称之为仓库,生产负责往仓库了进商品,而消费者负责从仓库里拿商品,这就构成了生产消费者模式。结构图如下: 生产消费者
  本次主要分享一下使用redis做缓存队列,实现生产消费者模式。  首先先来看一下redis提供的列表操作接口。像ListRightPush就和符合队列先进先出的原则。  然后围绕这个列表已下单为例简要实现生产消费者两端的模块。  生产ControllerIApplicationContext ctx = ContextRegistry.GetContext(); ///
在并发编程中使用生产消费者模式能够解决绝大多数并发问题。该模式通过平衡生产线程和消费线程的工作能力来提高程序的整体处理数据的速度。为什么要使用生产消费者模式在线程世界里,生产就是生产数据的线程,消费者就是消费数据的线程。在多线程开发当中,如果生产处理速度很快,而消费者处理速度很慢,那么生产就必须等待消费者处理完,才能继续生产数据。同样的道理,如果消费者的处理能力大于生产,那么消费者
简单的介绍下消息队列,使用消息队列首先咱们得有一个队列,那么这个队列以前讲过就是先进先出的一个数据结构;那么有了队列之后咱们还须要有人在队列里面放东西,那么这个放东西的人咱们称之为生产;有了生产对应的须要一个消费者,没有消费者这个队列满了就会溢出。css简单队列实现那么咱们Redis恰好有一个数据类型符合这个就是List。list能够实现队列(先进先出)和栈(先进后出),那么这个list又有两
情景: 有个类,包含增加,减少两个方法。当数量为0时才能增加,数量为1的时候才能减少。两个线程分别调用增加和减少方法。 主要用于熟悉方法同步和块同步。 方法1:synchronized 一个其他变量 class ShareSource2{ private Integer number = 0; pr ...
转载 2021-09-02 16:18:00
187阅读
2评论
1、赠送式促销 赠送促销便是在店里设专人对进店的消费者免费赠送某一种或几种商品,让顾客现场品尝、使用。这种促销方式通常是在零售店统一推出新商品时或老商品改变包装、品味、性能时使用。目的是迅速向顾客介绍和推广商品,争取消费者的认同。 2、打折式优惠 一般在适当的时机,如节庆日、换季时节等打折以低于商品正常价格的售价出售商品,使消费者获得实惠。 (1)设置特价区:就是在店内设定一个区域或一个陈列台
在RabbitMQ中,我们常用的模型主要有六种,分别是:Hello WorldWork queuesPublish/SubscribeRoutingTopicRPC俗话说得好,光说不练假把式,下面我们结合springBoot逐一实现这六种模型。Hello World从上图可以看出,这是一个默认交换机的单播路由,并且每个队列只有一个消费者。Work queues从上图可以看出,主要的部分是:默认交换
kafka的消费方式pull(拉模式消费者采用从broker中主动拉去数据 kafka采用这种方式push(推模式)kafka没有采用这种方式,因为由broker决定消费发送速率。很难适应所有消费者pull模式不足之处是,如果kafka没有数据。消费者还是会进行监听操作。两区别由 broker 决定消息推送的速率,对于不同消费速率的 consumer 就不太好处理 了。消息系统都致力于让 co
生产消费者模式并不是GOF提出的23种设计模式之一,23种设计模式都是建立在面向对象的基础之上的,但其实面向过程的编程中也有很多高效的编程模式,生产消费者模式便是其中之一,它是我们编程过程中最常用的一种设计模式。     在java应用中,生产/消费者模式的实现有以下五种:     1:wait() / nofity()方法是基类O
生产消费者模式是一个经典的多线程设计模式,生产消费者在同一时间段内共用同一个存储空间,生产往存储空间中添加产品,消费者从存储空间中取走产品,当存储空间为空时,消费者阻塞,当存储空间满时,生产阻塞。 1)容器中数据状态的一致性:当一个consumer执行了take()方法之后,此时容器为空,但是还没来得及更新容器的size,那么另外一个consumer来了之后以为size不等于0,那么继
前提目前做需求,遇到了这样一个场景:数据需求方一次需要用到 320 个字节的数据,而数据提供方一次只能提供 240 个字节的数据数据提供方、数据需求方处于两个不同的线程流程定义上面的场景,使用 生产-消费者 模型可以很容易就解决,我们可以把数据提供方称为生产,而数据需求方可以称为消费者:首先定义一个 640 个字节的缓冲区(320 * 2)消费者等待生产唤醒生产生产数据生产生产了 &gt
面试挺容易让你当场写个生产消费者的代码,于是总结了下,以便往后复习用。 代码包含了wait/notify和lock所实现的,不仅有一对一还有多对多模式 1.一生产和一消费:操作值-实现 生产消费者其实就是基于wait/notify原理所实现的,话不多说,先上例子生产类:package com.zz.p_r_test; public class P { private String loc
转载 2023-12-21 05:43:33
52阅读
生产消费者指的是两个不同的线程类对象,操作统一资源的情况。具体的操作流程如下:(1)生产负责生成数据,消费者负责取走数据;(2)生产每生产完一组数据之后,消费者就要取走一组数据。一. 直白写法1. info类1 public class Info { 2 private String name; 3 private double price; 4 public
转载 2023-11-07 09:43:45
106阅读
学习java多线程的synchronized关键字与wait/notify等待唤醒机制。 又想到了操作系统里的消费者与生产模式,写了个小例子加深理解。共享资源为Food类 代码如下:public class Food { private int count;//生产消费者共享的资源,假设最大值为5 public Food() { } public synchronized int
生产-消费者   一个或多个生产创建某些工作并将其置于缓冲区或队列中,一个或多个消费者会从队列中获得这些工作并完成之。这里的缓冲区或队列是临界资源。当缓冲区或队列放满的时候,生产这会被阻塞;而缓冲区或队列为空的时候,消费者会被阻塞。生产消费者的调度是通过二相互交换信号完成的 这里用到了线程的并发,和同步机制,同步锁lock的使用,wait,notify的使用: 代码如下:package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