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资源站:https://zhimalier.com/前天去驾校刷课时,不曾想出来的时候下起了雪,真的好冷啊。恰巧我是走着去的,回来的路上本以为只有雪才是那么的美,那么的纯洁。可是那都是表面,当雪落在地面,终究是一滩污水,就像人!唉,一场雪下不尽冬天的冷漠,映不尽人心的浑浊!断点续传,从慕课网学习之后在此写文章记录一下! 讲真,下载这种东西凡是一个APP基本都用到,所以学习下断点续传提
Andoid UI toolkit 并不是线程安全的,所以你不能从非 UI 线程来操纵 UI 组件。你必须把所有的 UI 操作放在 UI 线程里,所以 Android单线程模型有两条原则:1.不要阻塞 UI 线程。2.不要在 UI 线程之外访问 Android UI toolkit(主要是这两个包中的组件:android.widget and android.view)。那我之前写的一个 de
      在Android开发中经常会用到从网络上访问资源,从数据库中查询信息,如果我们单击界面上的某一个控件的时候执行这些操作,如果网络资源不可用,数据库操作消耗时间过长,就会使我们的程序一直进入阻塞状态,用户感觉程序已经死掉,如果长时间没反应,用户可能还要重启系统。这样用户体验不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想对这些操作在开一个线程让他们后台运行,防止主线程进入阻塞
转载 2023-10-24 10:05:45
70阅读
当第一次启动一个Android程序时,Android会自动创建一个称为“main”主线程线程。这个主线程(也称为UI线程)很重要,因为它负责把事件分派到相应的控件,其中就包括屏幕绘图事件,它同样是用户与Andriod控件交互的线程。比如,当你在屏幕上按下一个按钮后,UI线程会把这个事件分发给刚按得那个按钮,紧接着按钮设置它自身为被按下状态并向事件队列发送
转载 2023-08-01 14:50:17
130阅读
写的很棒!!当第一次启动一个Android程序时,Android会自动创建一个称为“main”主线程线程。这个主线程(也称为UI线程)很重要,因为它负责把事件分派到相应的控件,其中就包括屏幕绘图事件,它同样是用户与Andriod控件交互的线程。比如,当你在屏幕上按下一个按钮后,UI线程会把这个事件分发给刚按得那个按钮,紧接着按钮设置它自身为被按下状态并向事件队列发送一个无效(invalidate
android线程模型:当一个 android 的应用运行后,就会有一个 UI 的 main 线程启动 ,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线程,它负责把事件分派到相应的控件,其中就包括屏幕绘图事件,它同样是用户与 android 控件 交互的线程。比如,当你在屏幕上的 EditText 上输入文字, UI 线程会把这个事件分发给刚输入文字的 EditText ,紧接会向事件队列发送一个更新 ( inva
转载 2023-10-10 09:22:21
38阅读
Android 开发中,单线程模型是设计的重要考量,尤其是 UI 线程和耗时任务的关系。Android 应用程序主要依赖这一模型来保证用户界面的流畅性和响应性。这种设计使得开发者能够避免在主线程上执行耗时操作,导致界面卡顿,从而影响用户体验。接下来,我们将围绕这一主题,讨论如何解决 Android单线程模型带来的问题。 ```mermaid quadrantChart title
原创 6月前
48阅读
      android线程模型:当一个 android 的应用运行后, 就会有一个 UI 的 main 线程启动 ,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线程,它负责把事件分派到相应的控件,其中就包括屏幕绘图事件,它同样是用户与 android 控件 交互的线程。比如,当你在屏幕上的 EditText 上输入文字, UI 线程会把这个事件
摘要:随着中国移动在8月份相继发布基于Google Android的OPhone平台和手机网上应用商店Mobile Market,以及各大手机生产厂商在2009年北京国际通信展?上展出了各自基于Android的 手机,Android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这样的背景 下,本文将通过一个例子来初探Android线程模型。 关键词:Android;UI thread;线程模型 1引言 Andro
转载 2024-04-21 15:29:24
16阅读
三:Redis为什么使用单线程架构Redis使用单线程的原因是因为相比多线程速度比较快。速度快体现在两点:访问内存的时间小于线程上下文切换的开销。多路IO复用,epoll模型速度快。1.访问内存的时间小于线程上下文切换的开销从第一篇中我们知道内存的速度大概是100ns,而一次线程上下文切换大概1500ns。线程上下文切换的时间是一次内存访问的15倍,所以Redis使用多线程是得不偿失的。并且多线程
转载 2023-08-08 09:22:13
153阅读
## Android单线程:了解并发编程的基础 在Android开发中,我们经常需要处理各种异步任务,例如网络请求、数据加载等。处理这些异步任务涉及到并发编程,而Android是一个基于Java的平台,因此遵循Java的并发编程原则。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讨论Android中的单线程模型,并介绍如何在单线程中处理并发任务。 ### 什么是Android单线程模型? Android应用程序默认情
原创 2024-06-11 04:00:56
104阅读
本文将讨论android应用程序的线程模型以及如何使用线程来处理耗时较长的操作,而不是在主线程中执行,保证用户界面(UI)的流畅运行。本文还将阐述一些用户界面(UI)中与线程交互的API。      UI用户界面线程   当应用程序启动时,系统会为应用程序创建一个主线程(main)或者叫UI线程,它负责分发事件到不同的组件,包括绘画事件。完成你
      当第一次启动一个Android程序时,Android会自动创建一个称为“main”主线程线程。这个主线程(也称为UI线程)很重要,因为它负责把事件分派到相应的控件,其中就包括屏幕绘图事件,它同样是用户与Andriod控件交互的线程。比如,当你在屏幕上按下一个按钮后,UI线程会把这个事件分发给刚按的那个按钮,紧接着按钮设置它自身为被按下
在开发Android应用时必须遵守单线程模型的原则: Android UI操作并不是线程安全的并且这些操作必须在UI线程中执行。在单线程模型中始终要记住两条法则:  1. 不要阻塞UI线程  2. 确保只在UI线程中访问Android UI工具包        当一个程序第一次启动时,Android会同时启动一个对应
 之前有看过一个著名的断点下载的框架MultiThreadDownload,用的是线程池开启下载任务,点击暂停的时候将断点的信息保存在数据库里面,下次拿出来继续下载,本文的思路也和这个差不多。    这篇文章的代码将会在上次写的《即拿即用-HttpURLConnection分别实现图片,文本,文件的请求》的GitHub项目里面继续更新。完整下载地址在文章最后 该例子在下载中多次点击开始和暂停对
目录一. Redis的单线程二. 可能影响单线程性能的操作1. bigKey操作2. 复杂命令3. 大量key集中过期4. 淘汰策略5. 主从全量同步生成RDB6. AOF刷盘开启always机制三. 使用规范一. Redis的单线程说明:Redis单线程主要是指【网络IO】和【键值对读写】操作是由一个线程来完成的原因:避免多线程的并发控制问题及线程间的上下文切换QPS:10w级别QPS处理能力,
转载 2024-05-06 11:46:56
81阅读
之前那篇文章中间不知道怎么被插入了一个网站链接,被删了。Redis 采用的是基于内存的采用的是单进程单线程模型的 KV 数据库,由 C 语言编写。官方提供的数据显示qps可以达到100k+。Redis 快的主要原因有:1. 完全基于内存2. 数据结构简单,对数据操作也简单3. 使用多路 I/O 复用模型,非阻塞IO4. 采用单线程,避免了不必要的上下文切换和竞争条件,也不存在多进程或
效果图白话分析:多线程:肯定是多个线程咯 断点:线程停止下载的位置 续传:线程从停止下载的位置上继续下载,直到完成任务为止。核心分析:断点:当前线程已经下载的数据长度续传:向服务器请求上次线程停止下载位置的数据con.setRequestProperty("Range", "bytes=" + start + "-" + end);分配线程:int currentPartSize = file
转载 2023-08-31 18:48:23
50阅读
是什么Android官方并没有明确的关于单线程模型的定义。我给出了我的理解应用组件的实例化及应用与系统的交互,与用户的交互都在同一个具有事件驱动能力的单一线程(主线程)中执行的系统设计。大多数GUI系统都是单线程模型当应用启动,系统就创建了一个进程,并在进程中创建了一个主线程。主线程负责分发事件到相应的UI组件,包含绘制UI事件;你的应用和Android UI toolkit中组件也是在主线程中交
1、Android单线程模型当APP启动时,AMS会通过守护进程为APP创建一个独立的进程,在他的静态ActivityThread的静态main方法中启动这主线程(Main Thread)并创建ActivityThread。主线程主要负责处理与UI相关的事件,如:用户的按键事件,用户接触屏幕的事件以及屏幕绘图事件,并把相关的事件分发到对应的组件进行处理。所以主线程通常又被叫做UI线程。如果他线程
转载 2023-10-07 18:30:57
96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