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先什么是垃圾(garbage)?没有引用指向的一个或多个对象叫做垃圾;二、如何找到这些垃圾一般有两种方法:引用计数可达算法1、第一种叫做引用计数法(reference count),有一个引用指向一个对象,计数就加1 ,直到这个数为0,就会被当作垃圾。2、引用计数 不能解决一个问题(循环引用),如果根据引用计数法,这些都不是垃圾,可是没有其他引用指向这一团,那他们就是一团垃圾;那么可达
1、可达性分析算法  通过一系列称为GC Roots的对象作为起始节点集,根据引用关系向下搜索,搜索走过的路径叫做引用链,如果某个对象到GC Roots节点集没有任何的引用链也被称为不可达,则证明这个对象不可能再被使用。 可作为GC Roots节点的:在虚拟机栈(栈帧中的本地变量表)中引用的对象,譬如各个线程被调用的方法堆栈中使用到的参数、局部变量、临时变量等在方法区中类静态属性引用的对象,譬
在正式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简单说说 Java运行时内存区,划分为线程私有区和线程共享区:(1)线程私有区: 程序计数器,记录正在执行的虚拟机字节码的地址; 虚拟机栈:方法执行的内存区,每个方法执行时会在虚拟机栈中创建栈帧; 本地方法栈:虚拟机的Native方法执行的内存区; (2)线程共享区: Java堆:对象分配内存的区域,这是垃圾回收的主战场; 方法区:存放类信息、常量、静态变量、
## Java 可达实现方法 ### 一、流程图 ```mermaid flowchart TD A(开始) --> B(创建图) B --> C(遍历图) C --> D(查找可达) D --> E(结束) ``` ### 二、关系图 ```mermaid erDiagram ROOT --|> A A ||--|> B A |
原创 2024-04-23 04:26:37
27阅读
文章目录引用计数算法介绍问题可达性分析算法介绍GC Root 在 JVM 中,需要检查出还有哪些存活对象(就是哪些对象还在使用),哪些未存活对象,未存活对象又被称之为垃圾对象,只有知道了哪种是垃圾对象,才能进行后续的垃圾回收,下面是两种判断对象存活的算法。 引用计数算法介绍引用计数算法的实现方式很简单,就是当有一个引用指向该对象的时候它的计数器就会加一,下面是一个示例图: 如果某个对象没有被引
转载 2023-07-19 12:36:04
162阅读
# Java 可达 Java 是一种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拥有自动内存管理的特性。在 Java 中,内存的分配和回收是由垃圾回收器(Garbage Collector)来实现的。垃圾回收器通过跟踪对象的引用关系,识别出不再被引用的对象,并释放其占用的内存空间。其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可达(Roots Reachable)。 ## 什么是可达集(Roots)是程序中被直接引用的变
原创 2023-08-07 05:09:30
45阅读
对于验证对象是否为垃圾对象的算法,有两种,一种是引用计数法,另一种是可达性分析法,我们上一节已经对引用计数法做了一个详细的介绍,本节课来了解一下可达性分析法,我们知道,引用计数法存在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就是说,当对象进行循环引用的时候,它就不能分析出来这个对象是否为垃圾对象,虽然它具有简单性和灵活性,但是我们一般情况下来讲,是不采用引用计数法的,通过上一节的例子也给大家说明了,那么,另外一种就是可达
# Android 可达性分析的实现指南 在Android开发中,可达性分析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尤其是在确保应用的可用性和用户体验方面。本文将为刚入行的小白详细介绍如何实现Android可达性分析,包括流程步骤、代码示例及说明。 ## 一、流程概述 在开始之前,让我们先了解整个可达性分析的流程。以下是可达性分析的主要步骤: | 步骤 | 描述
原创 9月前
51阅读
如何确定某个对象是“垃圾”?引用计数法给对象添加引用计数器,每多一个引用的地方就加一,引用失效时就减一,当计数器为0时,表明对象未被使用,该对象可以认为是“垃圾”。然而,该方法存在一个很重要的缺点:难以解决由于对象间的相互循环引用的问题。可达性算法(搜索算法)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一系列的“GC Roots”对象作为起点进行搜索,如果在“GC Roots”和一个对象之间没有可达路径,则称该对象是
View内部消息派发过程 在 PhoneWindow.DecorView 中,首先判断是否存在 Callback 对象,它和按键消息派发时的Callback对象一样,就是Activity类。如果没有Callback对象,则直接调用 DecorView 基类的 ViewGoup 中的 dispatchTouchEvent()函数。Activity.dispatchTouchEvent()的过程
转载 2024-08-27 20:24:51
15阅读
简介: Wiegand(韦)协议是由摩托罗拉公司制定的一种通讯协议,门禁系统的读卡器、IC卡常用到这种协议。此协议没有规定数据传输的波特率和长度。目前市场上常用的数据长度是26bit,34bit,36bit,44bit等, 下面的表格中,左侧颜色代表的是读卡器引出的排线颜色,相应线缆的功能。其中绿线和白线分别是DATA0、DATA1. 数据格式: 维数据输出由二线组成,分别是DATA0和 D
转载 2024-01-01 12:10:28
349阅读
# Android证书及其重要性 ## 引言 在现代网络中,安全性和隐私保护显得尤为重要。对于Android这样一个广泛使用的操作系统,证书机制是确保通信安全和身份验证的重要措施。本文将深入探讨什么是Android证书,如何在应用程序中使用它们,以及代码示例和一些重要的概念。 ## 什么是证书? 证书是由证书颁发机构(CA)签发的,以证明该CA的身份。证书会在操作系统中预安装,
原创 9月前
199阅读
以前看过很多次关于垃圾回收相关的文章,都只是看过就忘记了,没有好好的整理一下,发现写文章可以强化自己的记忆。java与C,c++有很大的不同就是java语言开发者不需要关注内存信息,不会显式的直接操作内存,而是通过jvm虚拟机来实现。java虚拟机运行的时候内存分配图如下图:jvm虚拟机栈:一个是线程独有的,每次启动一个线程,就创建一个jvm虚拟机栈,线程退出的时候就销毁。这里面主要保存线程本地变
1韦接口Wiegand接口通常由3线组成,它们分别是:数据0(Data0),数据1(Data1)和 Data return。这3条线负责传输Wiegand信号。D0,D1在没有数据输出时都保持+5V高电平。若输出为0,则D0拉低一段时间,若输出为1,则D1拉低一段时间。两个电子卡韦输出之间的最小间隔为0.25秒。2、韦34协议Wiegand 34各数据位的含义如下:第 1 位: 为输出第2
# Java 类不可达 属性可达实现流程 ## 1. 概述 在Java中,类和类之间可以通过继承或关联来建立关系。当我们需要实现"Java类不可达,属性可达"的功能时,可以通过将属性定义为public或通过getter和setter方法来实现。本文将介绍实现该功能的具体步骤,包括代码示例和解释。 ## 2. 实现步骤 下面是实现"Java类不可达,属性可达"的步骤表格: | 步骤 | 描述
原创 2024-01-22 05:00:26
30阅读
tracert也被称为Windows路由跟踪实用程序,在命令提示符(cmd)中使用tracert命令可以用于确定IP数据包访问目标时所选择的路径。这个命令在网络中使用的比较多,尤其是在排除网络故障这块,本文主要探讨了tracert命令的各个功能。现在网络四通八达,网线光纤基站卫星,只要运营商能收费的地方,就有网络,覆盖了全世界所有的区域。彻底改变了以前通讯基本靠吼的情况。那么宽广的网络世界,超过1
当我们点击“知乎”这个应用后,它是怎么在屏幕上显示出来的?这个问题困扰我很久了,当我刚接触显示的时候,大约是十年前的事情了,当时我连Framebuffer都不了解。尽管与显示芯片接触的越来越久,但萦绕在我心头的疑惑也并没有减少,此时大部分时间都与硬件交互,对上层的理解仍是糊里糊涂。我当时就挺希望有人能从头到尾的介绍一下整个显示流程,可惜网上并没有这样的教程,实际接触到的同事基本分管单
# Android Java 内存可达性分析入门指南 作为一名刚入行的开发者,你可能对Android Java内存的可达性分析感到困惑。本文将为你提供一个简单的入门指南,帮助你理解并实现这一过程。 ## 一、内存可达性分析概述 内存可达性分析是一种用于识别应用程序内存中哪些对象仍然被引用,哪些对象可以被垃圾回收器回收的技术。在Android开发中,这可以帮助我们优化内存使用,避免内存泄漏。
原创 2024-07-27 07:50:12
14阅读
在java中是通过引用来和对象进行关联的,也就是说如果要操作对象,必须通过引用来进行。通过引用计数来判断一个对象是否可以被回收。如果一个对象没有任何引用与之关联,则说明该对象基本不太可能在其他地方被使用到,那么这个对象就成为可被回收的对象了。这种方式成为引用计数法。例: A对象引用了B对象,给B对象的计数器+1 C对象也引用了B对象,给B对象的计数器再+1 当引用失效时,计数器-1 任何时刻计数器
在Java语言中,除了原始数据类型的变量,其他所有都是所谓的引用类型,指向不同的对象,理解引用对于掌握Java对象生命周期和JVM内部相关机制非常有帮助。 引用出现的根源是由于GC内存回收的基本原理—GC回收内存本质上是回收对象,而目前比较流行的回收算法是可达性分析算法,从GC Roots开始按照一定的逻辑判断一个对象是否可达,不可达的话就说明这个对象已死。 那么,强引用,软引用,弱引用以及幻象引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