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针对friendlyarm下nanopi平台的Android代码编译烧录环境搭建。主要根据官方文档中5.1-5.3章节完成步骤。http://wiki.friendlyarm.com/wiki/index.php/NanoPi_M4/zh 1.安装好文档中要求的软件包以后,此时编译会遇到报错,显示: error while loading shared libraries: libncur
# Android 命令编辑文件 在使用 Android 设备时,有时我们需要通过命令行来编辑文件,比如修改系统配置、更改应用程序设置等。本文将介绍如何在 Android 设备上通过命令编辑文件,帮助您更好地管理和定制您的设备。 ## 1. 使用 ADB Android Debug Bridge(ADB)是 Android 开发工具包(SDK)中的一个命令行工具,可以用来与 Android
原创 2024-06-02 05:37:47
290阅读
什么是脚本?脚本简单地说是一条条的文字命令(一些指令的堆积),这些文字命令是可以看到的,可以通过记事本打开和编辑为什么要学习和使用shellshell属于内置脚本程序开发的效率非常高,依赖于功能强大的命令可以迅速的完成开发任务(批处理)语法简单,代码写起来比较轻送,简单易学 shell简介shell是一个C语言编写的脚本语言,它是用户与linux的桥梁,用户输入命令交给shell处理,s
在linux系统下,sh是bash的符号链接。 shell有三种运行方式: 登录shell, 非登录的交互式shell    --如通过shell命令, 非登录的非交互式shell  --如通过执行shell脚本. 1. 登录shell 登录shell带上--login选项, 首先执行 /etc/profile   #通过设置这个文件,超级用户可以为所有
转载 2024-07-19 16:23:46
46阅读
Android 开发中几个实用的adb命令从手机中把文件复制拷贝到电脑上adb pull sdcard/demo.txt D:/demo2.txt从电脑上把文件拷贝到手机上//sdcard后不加文件名默认是原来的名称 adb push D:/test.txt sdcard/日志文件输出到电脑上adb logcat > D:/log.txt在真机调试时(未root情况下)进入data/data
# Android系统中命令编辑文件 在Android系统中,我们经常需要编辑一些系统文件以实现我们想要的功能或者调试问题。在命令行下可以使用一些命令来实现文件的编辑操作,这样可以更高效地完成我们的任务。 ## 使用vi编辑文件 vi是一个在Unix系统上常用的文本编辑器,Android系统也内置了vi。下面是一些常用的vi命令: 1. **打开文件:** ```markdown vi
原创 2024-06-09 06:02:00
460阅读
配置ADB环境变量在系统变量中新建ANDROID_HMOE变量,赋值路径在系统变量path中添加%ANDROID_HOME%\platform-tools 验证adb配置是否成功 打开安卓如下图环境配置成功 显示版本号则成功adb devices这个命令是查看当前连接的设备, 连接到计算机的android设备或者将会列出显示开启服务adb start-server关闭服务adb kil
    在说明这个过程之前,先介绍Android的一个安全机制,这个机制是我们Root机器的根源。     Android的应用程序入口肯定是Java程序。应用程序的启动者是由系统临时根据Androidmanifest.xml中定义的权限而创建的临时用户,而不像linux那样是使用登陆者的身份启动,从而使得进程具有登陆者的所有权限。这个临时用户的权限十分有限
# 使用 Android 命令行进行文本编辑的入门指南 在安卓开发中,能够通过命令行进行文本编辑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技能。本文将指导你通过几个简单的步骤,学习如何使用 Android 命令行进行文本编辑。我们将首先了解流程,接着解释每一步的具体实现,最后使用可视化的甘特图和流程图帮助你更好地理解。 ## 步骤流程 我们将整个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 步骤 | 描述
原创 9月前
217阅读
1、插入命令命令作用a在光标后附加文本A在本行行末附加文本i在光标前附加文本I在本行开始插入文本o在光标下插入新行O在光标上插入新行2、定位命令命令作用h、方向左键左移一个字符j、方向下键下移一行k、方向上键上移一行l、方向右键右移一个字符$移至行尾0(数字0)移至行首命令作用H移至屏幕上端M移至屏幕中央L移至屏幕下端命令作用:set nu设置行号:set nonu取消行号ggG到第一行到最后一行nG到第n行:n到第n行3、删除命令命令作用x删除光标所在处字符nx删除光标所在处n个字符dd删除光标所在行,ndd删除n行dG删除光标所在行到文件末尾的内容D删除光标所在处到行尾:n1,n2d删除指
转载 2013-03-16 12:06:00
186阅读
2评论
.
原创 2023-03-13 10:30:58
93阅读
1.进入vi的命令 vi filename :打开或新建文件,并将光标置于第一行首 vi -r filename :在上次正用vi编辑时发生系统崩溃,恢复filename vi filename....filename :打开多个文件,依次进行编辑 2.移动光标类命令nG:光标移至第n行首 n$:光标移至第n行尾 n+:光标下移n行 n-:光标上移n行 ):光标移至句尾 (:光标移至句首 }:光标
转载 精选 2015-09-01 17:47:42
617阅读
1点赞
使用vim创建修改文件vim文本编辑器格式vim[[/目录/]文件名]三种模式命令模式输入模式(插入模式)输入内容末行模式保存并退出要在相应的模式敲相应的命令命令模式按i进入输入模式(按Esc返回命令模式)按:从命令模式到末行模式(按Esc返回命令模式)不能从输入模式进入末行模式命令模式下yy复制当前行p粘贴(3yy复制从光标所在行起三行)dd剪切/删除当前行p粘贴(3dd剪切或者删除光标后三行)
原创 2018-04-13 14:39:51
544阅读
2点赞
vim 编辑命令 按ESC键 跳到命令模式,然后: :w - 保存文件,不退出 vim :w file -将修改另外保存到 file 中,不退出 vim :w! -强制保存,不退出 vim :wq
原创 2022-02-15 15:53:42
186阅读
Linux系统中,红帽(Red Hat)是一种非常流行的操作系统之一,它基于Linux内核开发,以其稳定性和安全性而闻名。在使用红帽系统时,编辑命令是必不可少的操作之一,通过编辑命令,用户可以对文件进行编辑、修改等操作,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Linux编辑命令。 1. vi/vim vi/vim是Linux系统中最经典和最常用的文本编辑器之一,几乎所有的Linux发行版都会默认安装vim编辑器。
原创 2024-03-07 13:35:06
151阅读
Windows的“运行”命令常用:cmd——CMD命令提示符calc——启动计算器control——打开控制面板compmgmt.msc——计算机管理taskmgr——任务管理器(快捷键:ctrl+shift+Esc)explorer——打开资源管理器(快捷键:Win+E,如Win+E打开的是快速范文,以下有教程设置成我的电脑)logoff——注销命令(用于电脑关机)mstsc——远程桌面连接ms
转载 2023-11-07 15:29:41
92阅读
Linux操作系统是一种开源的操作系统,拥有众多优秀功能和特性。其中,编辑文件命令是Linux系统中常用的命令之一。在Linux系统中,我们可以使用不同的命令编辑文件,如vi、nano和gedit等。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介绍vi编辑器的使用方法。 vi是一个功能强大的文本编辑器,几乎在所有的Linux系统中都会预装。它具有多种操作模式,包括命令模式、插入模式和底线命令模式。在命令模式下,我们可
原创 2024-02-26 10:43:21
204阅读
现在您可以在安卓设备上使用ONLYOFFICE文档应用编辑文档,并将变化与您的Seafile门户网站同步。继续阅读,了解如何在手机上编辑Seafile上的文档。关于 SeafileSeafile 是个具有高可靠性和高性能的企业文件同步和共享解决方案,由位于中国北京的Seafile有限公司开发。作为一个可靠的云文件存储和协作平台,Seafile提供了类似于知名云存储供应商的功能集,同时它让用户在自己
转载 2023-09-19 17:50:50
79阅读
1. 关于Vimvim是我最喜欢的编辑器,也是Linux下第二强大的编辑器。 虽然emacs是公认的世界第一,我认为使用emacs并没有使用vi进行编辑来得高效。 如果是初学vi,运行一下vimtutor是个聪明的决定。 (如果你的系统环境不是中文,而你想使用中文的vimtutor,就运行vimtutor zh)1.1 Vim的几种模式 正常模式:可以使用快捷键命令,或按:输入命令行。插入模式:可
在Linux系统中,所有的操作都是需要执行命令才能完成的,可以说,命令的掌握程度对于Linux运维工程师来说至关重要,本篇文章将为大家介绍几个Linux文档编辑命令,以下是详细的内容:1、cd命令Linux col命令用于过滤控制字符。在许多UNIX说明文件里,都有RLF控制字符。当我们运用shell特殊字符">"和">>",把说明文件的内容输出成纯文本文件时,控制字符会变成乱码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