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在Docker中编辑Ubuntu文件 ## 引言 在使用Docker进行应用程序开发和测试时,我们通常会使用容器来模拟不同的环境。Ubuntu作为一种常见的操作系统,在Docker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在本文中,我将向你介绍如何在Docker中编辑Ubuntu文件的过程。 ## 整体流程 下面是在Docker中编辑Ubuntu文件的整体流程。我们将使用一个交互式的Bash终端来实现这个
原创 2023-10-11 08:02:38
249阅读
VI编辑器是LINUX平台下一个一款小巧的文 本编辑软件,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用VI编辑配置文件非常方便.以前一直用REDHAT,下面的VI可以支持 方向箭头,pagedown\up,等其他一些功能键,非常好用.但最近用UBUNTU的时候,发现在UBUNTU下面用VI和REDHAT下大有不同, 并且,形式上提供了强大的功能,但是使用的复杂度不是一般. 虽然用了一阵时间
转载 2023-03-17 17:46:31
382阅读
常见的基于控制台的文本编辑器有以下几种:emacs           综合性的GNU emacs 编辑环境nano             &nbs
# Ubuntu中使用Python进行编辑 Python是一种简单易学的高级编程语言,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在Ubuntu操作系统中,Python是默认安装的解释型语言,因此我们可以直接在终端中使用Python进行编辑和运行代码。 ## 安装Python 在Ubuntu中,默认已经安装了Python解释器。我们可以通过在终端中输入以下命令来确认Python的版本: ```bash pytho
原创 2023-11-22 04:10:15
42阅读
vi编辑器是linux和unix都广泛支持的一种编辑器,是用vi可以很方便的生成、修改、查看文件,作为linux的爱好者vi应该也算是必学的东西,考虑到redhat太大我这里就选择了ubuntu来学习1.ubuntu上的vi编辑器默认情况下ubuntu上也安装有vi但是奇怪的是这个vi是vim-common版本,基本上用不了所以要先把这个版本的vi卸载掉才可以,卸载命令是sudo  ap
转载 2023-11-09 11:27:30
128阅读
ubuntu下文本编辑会是一个常用的操作,Ubuntu有一个自带的文本编辑器,就是Gedit。这里我们要了解的是另外一个编辑器:VI/VIM编辑器。如果需要在终端模式下进行文本编辑或者修改文件就可以用VI/VIM编辑器,Ubuntu自带了VI编辑器,但是它不是很方便(如:不能用键盘上的上下左右键移动光标)。故这里推荐使用VIM编辑器,VIM编辑器是VI编辑器的升级版本,VI/VIM编辑器都是一种基
转载 2024-04-02 19:37:59
293阅读
可以带着下面问题来阅读:1.如何切换用户?2.如何清屏?3.如何测试网络?4.如何安装软件?5.如何解压软件?6.如何编辑文件?7.如何打开文件?在搭建集群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懂两门知识,否则搭建集群会困难重重1.需要虚拟化网络知识2.需要Linux知识Linux中,有些命令则是经常用到的。本文是以ubuntu为例,不断累积常用的命令。1.如何调出Linux终端最简单的方法:ctrl+alt+t (这
设计一个猜数游戏(C/S)设计一个猜数游戏(c语言)环境:Linux系统:Linux chen-virtual-machine 5.15.0-47-generic #51-Ubuntu SMP Thu Aug 11 07:51:15 UTC 2022 x86_64 x86_64 x86_64 GNU/Linux编译器:gcc (Ubuntu 11.2.0-19ubuntu1) 11.2.0Copy
转载 2023-12-08 10:10:38
55阅读
介绍 gedit 文本编辑器是ubuntu系统内初始的默认编辑器。它既适于基本的文本编辑,也适用于高级文本编辑。gedit在绝大多数ubuntu的发行版中都已经预装。 屏幕截图 小提示 打开或者关闭文件自动保存功能能,依次点击:编辑->首选项,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编辑器”选项卡,选择“自动保存文件”,并且输入自动保存间隔。调整文本字体以及字号的大小,依次点击:编辑->首
转载 2024-03-21 10:17:30
136阅读
## Ubuntu Android Img 编辑教程 ### 1. 流程图 ```mermaid flowchart TD A[开始] --> B[安装必要工具] B --> C[挂载 Android Image] C --> D[编辑 Image] D --> E[卸载 Image] E --> F[生成新的 Image] F --> G[重新
原创 2024-02-14 03:38:46
129阅读
众所周知,macOS 无法像 Windows 那样右键新建文件,比如要新建一个 Word 文档,得先打开 「Word」App, 然后再新建。这是不是略显麻烦?但是,有了「超级右键」这款神器之后。就可以通过点击鼠标右键或者双指点按触控板,快速完成新建文件、隐藏/显示文件、自定义文件夹图标、拷贝路径等诸多操作,可大大提升效率。新建文件安装「超级右键」后,在访达或者桌面单击右键,即可新建 TXT、Wor
转载 10月前
32阅读
Ubuntu系统中使用Vim编辑Python代码,可以说是许多程序员日常工作中的一部分。通过这篇博文,我将向你展示整个过程,包括环境配置、编译过程、参数调优、定制开发、调试技巧以及错误集锦。你会发现,清晰的步骤和适当的工具会让你以更高的效率创作Python代码。 ### 环境配置 首先,确保你的Ubuntu系统具备必要的环境。我们需要安装Vim编辑器和Python开发环境。下面是一个简易的流
原创 7月前
23阅读
Ubuntu内vim使用方法vim使用介绍 文章目录Ubuntu内vim使用方法前言一、vim是什么?二、使用方法0.安装1.命令模式2.输入模式3.底线命令模式三、举例,以three-gpp-http-example.cc为例四、总结 前言ubuntu里面经常会使用vim进行文本编辑,对于新手小白来说,怎么输入怎么保存依然是个问题。在<信息网络建模>系列博文中,其中修改sources
VIM 编辑器有 3 种工作模式:输入模式、指令模式和底行模式,通过切换不同的模式可以完成不同的功能一般模式(指令模式):默认模式,用vi打开一个软件以后自动进入到此模式。编辑模式:一般模式中无法编辑文件,要编辑文件就要进入编辑模式,按下“i、I、a、A、o、O、s、r”等就会进入到编辑模式。一般按下“a”进入编辑模式。按下ESC键可退出编辑模式。命令行模式(底行模式):先进入到一般模式,然后输入
转载 2024-10-08 20:09:13
48阅读
1.进入vi的命令 vi filename :打开或新建文件,并将光标置于第一行首 vi -r filename :在上次正用vi编辑时发生系统崩溃,恢复filename vi filename....filename :打开多个文件,依次进行编辑 2.移动光标类命令nG:光标移至第n行首 n$:光标移至第n行尾 n+:光标下移n行 n-:光标上移n行 ):光标移至句尾 (:光标移至句首 }:光标
转载 精选 2015-09-01 17:47:42
617阅读
1点赞
使用vim创建修改文件vim文本编辑器格式vim[[/目录/]文件名]三种模式命令模式输入模式(插入模式)输入内容末行模式保存并退出要在相应的模式敲相应的命令命令模式按i进入输入模式(按Esc返回命令模式)按:从命令模式到末行模式(按Esc返回命令模式)不能从输入模式进入末行模式命令模式下yy复制当前行p粘贴(3yy复制从光标所在行起三行)dd剪切/删除当前行p粘贴(3dd剪切或者删除光标后三行)
原创 2018-04-13 14:39:51
544阅读
2点赞
vim 编辑命令 按ESC键 跳到命令模式,然后: :w - 保存文件,不退出 vim :w file -将修改另外保存到 file 中,不退出 vim :w! -强制保存,不退出 vim :wq
原创 2022-02-15 15:53:42
186阅读
Linux系统中,红帽(Red Hat)是一种非常流行的操作系统之一,它基于Linux内核开发,以其稳定性和安全性而闻名。在使用红帽系统时,编辑命令是必不可少的操作之一,通过编辑命令,用户可以对文件进行编辑、修改等操作,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Linux编辑命令。 1. vi/vim vi/vim是Linux系统中最经典和最常用的文本编辑器之一,几乎所有的Linux发行版都会默认安装vim编辑器。
原创 2024-03-07 13:35:06
151阅读
1、插入命令命令作用a在光标后附加文本A在本行行末附加文本i在光标前附加文本I在本行开始插入文本o在光标下插入新行O在光标上插入新行2、定位命令命令作用h、方向左键左移一个字符j、方向下键下移一行k、方向上键上移一行l、方向右键右移一个字符$移至行尾0(数字0)移至行首命令作用H移至屏幕上端M移至屏幕中央L移至屏幕下端命令作用:set nu设置行号:set nonu取消行号ggG到第一行到最后一行nG到第n行:n到第n行3、删除命令命令作用x删除光标所在处字符nx删除光标所在处n个字符dd删除光标所在行,ndd删除n行dG删除光标所在行到文件末尾的内容D删除光标所在处到行尾:n1,n2d删除指
转载 2013-03-16 12:06:00
186阅读
2评论
.
原创 2023-03-13 10:30:58
93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