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T507 系统:Android10.0 T507 Android系统版本为Android10.0,默认开启了SELinux。基于MAC访问控制模型的SElinux,可以更好地保护我们的Android系统, 比如限制系统服务的访问权限、控制应用对数据和系统日志的访问等措施,这样就降低了恶意软件的影响,并且可以防止因代码存在的缺陷而产生的对系统安全的影响。 从系统安全方面考虑,SELinux是保            
                
                    
                        
                                                            
                                                                        
                                                                                        转载
                                                                                    
                            2024-05-04 15:05:42
                            
                                47阅读
                            
                                                                             
                 
                
                                
                     
                                    
                             
         
            
            
            
            :在开发android应用程序前,你必须使用SDK管理器下载至少一种Android平台来编译你的程序。通常,任何修复漏洞的Android发布版本会重新发布并标注“revision”的修订号, 在下面, 你可以看到各个Android 版本以及他们修订版本的发布声明 。:为了查看已经安装过哪些Android 版本, 可以在SDK管理器中查看“Installed Packages”。 Android 4            
                
                    
                        
                                                            
                                                                        
                                                                                        转载
                                                                                    
                            2024-01-09 14:20:28
                            
                                11阅读
                            
                                                                             
                 
                
                             
         
            
            
            
            原文链接:http://android.eoe.cn/topic/summary     :在开发android应用程序前,你必须使用SDK管理器下载至少一种Android平台来编译你的程序。通常,任何修复漏洞的Android发布版本会重新发布并标注“revision”的修订号, 在下面, 你可以看到各个Android 版本以及他们修订版本的发布声明 。  :为了            
                
                    
                        
                                                            
                                                                        
                                                                                        原创
                                                                                    
                            2013-06-14 16:41:00
                            
                                474阅读
                            
                                                                             
                 
                
                             
         
            
            
            
            # Android ODEX化演进
在Android系统的发展过程中,ODEX(Optimized Dalvik Executable)化是一个重要的性能优化技术。它通过在应用程序的安装过程中,对Dalvik字节码进行处理,将其转换为优化后的可执行文件,从而提高Android应用的启动速度和运行效率。本文将带您了解ODEX化的演进过程及其在Android中的重要性。
## 1. ODEX化的背            
                
                    
                        
                                                            
                                                                        
                                                                                        原创
                                                                                    
                            2024-10-19 08:11:00
                            
                                146阅读
                            
                                                                             
                 
                
                             
         
            
            
            
            在现代的Android设备中,电量管理是一个至关重要且复杂的问题。随着用户对设备性能和续航时间要求的不断提升,Android电量优化的演进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本文将探讨如何解决“Android电量优化演进”这一问题,带你深入了解其背景、现象、根因及解决方案。
## 问题背景
在过去的几年里,Android操作系统经历了显著的发展,尤其是在电量管理方面。设备用户需要更长的电池续航,而开发者也            
                
         
            
            
            
            概念辨析认证authentication识别你是谁授权 authorization识别你能做什么,有何权限架构演进单体架构认证阶段访问阶段微服务架构Auth Service + Token            
                
                    
                        
                                                            
                                                                        
                                                                                        原创
                                                                                    
                            2021-07-07 17:13:01
                            
                                220阅读
                            
                                                                             
                 
                
                             
         
            
            
            
            概念辨析认证authentication识别你是谁授权 authorization识别你能做什么,有何权限架构演进单体架构认证阶段访问阶段微服务架构Auth Service + Token            
                
                    
                        
                                                            
                                                                        
                                                                                        原创
                                                                                    
                            2022-03-14 11:53:56
                            
                                142阅读
                            
                                                                             
                 
                
                             
         
            
            
            
            一、前言近年来,各类网络安全事件层出不穷,木马病毒、信息泄漏、网络诈骗等等字眼时常见诸媒体,就连年初美国的总统大选都被黑客闹得鸡飞狗跳,网络安全从未像今天这样受到整个社会的重视,那么对于绝大部分互联网企业尤其是电商平台而言,为消费者提供隐私信息保护以及安全可靠服务的重要性毋庸赘言。苏宁安全架构是伴随苏宁易购一起成长的,经历了从无到有到逐步完善的过程,期间不管是在技术上还是在管理上,都遇到了非常多的            
                
                    
                        
                                                            
                                                                        
                                                                                        原创
                                                                                    
                            2022-01-04 10:10:12
                            
                                48阅读
                            
                                                                             
                 
                
                             
         
            
            
            
            网络边界是网络安全防护的第一道关,是网络安全进出的“大门”,是安全保障“花瓶模型”中的一枝,人们在攻击与防护的博弈中不断改进技术,从网络连接到业务应用、从被动防御到主动防护、从关卡重重到缓冲区域...人们防护的思想在不断演进。            
                
                    
                        
                                                            
                                                                        
                                                                推荐
                                                                                        原创
                                                                                    
                            2007-12-18 15:11:20
                            
                                8594阅读
                            
                                                        
                                点赞
                            
                                                                                    
                                4评论
                            
                                                 
                 
                
                             
         
            
            
            
            前段时间才知道ASP.NET Padding Oracle Vulnerablitity,记不清是哪里看到的了。今天看到冷锋发表类似文章故继续转载学习之。冷锋:有段时间没有发文章了,今天发一篇过时的文章。文章提到漏洞已经修复完毕... ======================================================== Author:LengF  &            
                
         
            
            
            
            一、前言近年来,各类网络安全事件层出不穷,、信息泄漏、网络诈骗等等字眼时常见诸媒体,就连年初美国的总            
                
                    
                        
                                                            
                                                                        
                                                                                        原创
                                                                                    
                            2022-01-04 09:38:47
                            
                                69阅读
                            
                                                                             
                 
                
                             
         
            
            
            
            讲师介绍:首先说一下我个人,我叫王建(铭智)。不能说是第一代做运维的,应该算是1.5代了,因为2004年开始做运维行业,之前做的比较杂。现在很少看到SA、PE这种,像我以前什么系统工程师、应用工程师、开发监控、日志分析、架构,还有些海外的运维,这一整套基本上是我之前做的比较杂的。2015年的时候加入阿里,这三年一直是聚焦于在阿里巴巴的主机系统安全领域,同时也关注于运维效率。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见证            
                
                    
                        
                                                            
                                                                        
                                                                                        原创
                                                                                    
                            2021-03-18 21:43:53
                            
                                264阅读
                            
                                                                             
                 
                
                             
         
            
            
            
            安全防护设计分布式部署方式。控制中心和引擎之间的通信采用管理口,引擎与被监测网站可采用扫描口连接。分布式部署方式,即满足 了对大量网站高频率的监控,也可对各网站的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方便用户对所有网站进行集中管理。 对于云计算平台,建议采用分布式部署方式,并采用软件形态,这样可以资源的弹性。五 云计算安全防护方案的演进目前,云计算技术在快速发展、完善中。在虚拟化技术之后,尤其是 SDN、NFV技            
                
                    
                        
                                                            
                                                                        
                                                                                        原创
                                                                                    
                            2022-12-28 11:19:44
                            
                                254阅读
                            
                                                                             
                 
                
                             
         
            
            
            
            Gartner针对高级别攻击设计了一套自适应安全架构,这个架构理论当时并未引起充分的认识,同时因为这个词很容易让人望文生义,导致了很多人的误解。可以从2014年和2015年的10大科技趋势也可以看到,2014年10大科技趋势根本就没有提及安全的相关趋势,在2015年10大科技趋势中提及了基于风险的安全策略和自安全。自适应安全架构的在提出两年内认可度并未得到全面的认识。  自适应安全架构1.0安全形            
                
                    
                        
                                                            
                                                                        
                                                                                        转载
                                                                                    
                            2019-08-01 16:46:00
                            
                                119阅读
                            
                                                                                    
                                2评论
                            
                                                 
                 
                
                             
         
            
            
            
            从日常运营到规划未来战略,数据已经成为智能企业的货币。随着数据的价值和业务越来越重要,保护数据的挑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严峻。当我们谈到网络保护时,我们需要将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放在一起。 考虑到云计算提供的灵活性已成为新技术创新的关键驱动因素,公司意识到必须投入时间和资源来应对网络威胁。 为了保持领先地位,以下列出了企业必须关注的7项关键新兴技术创新和趋势。人工智能人工智能能够更快地应对漏洞,在推            
                
         
            
            
            
                         
                
                    
                        
                                                            
                                                                        
                                                                                        转载
                                                                                    
                            2021-07-28 15:52:26
                            
                                560阅读
                            
                                                                             
                 
                
                             
         
            
            
            
            :在开发android应用程序前,你必须使用SDK管理器下载至少一种Android平台来编译你的程序。通常,任何修复漏洞的Android发布版本会重新发布并标注“revision”的修订号, 在下面, 你可以看到各个Android 版本以及他们修订版本的发布声明 。:为了查看已经安装过哪些Android 版本, 可以在SDK管理器中查看“Installed Packages”。Android 4.            
                
                    
                        
                                                            
                                                                        
                                                                                        转载
                                                                                    
                            2023-08-04 11:19:36
                            
                                0阅读
                            
                                                                             
                 
                
                             
         
            
            
            
            在我们应用上线后出现bug需要及时修复时,不用再发新的安装包,只需要发布补丁包,在客户无感知下修复掉bug怎么进行热修复服务端:补丁包管理用户端:执行热修复开发端:生成补丁包热修复要解决的问题客户端补丁包是什么?如何生成补丁包?开启混淆后呢?对比改动自动生成补丁包(gradle)?服务端什么时候执行热修复?怎么执行热修复(使用补丁包)?Android版本兼容问题?热修复解决方案热补丁方案有很多,其            
                
         
            
            
            
            一篇很不错的架构文章!            
                
                    
                        
                                                            
                                                                        
                                                                                        原创
                                                                                    
                            2021-08-01 22:46:06
                            
                                201阅读
                            
                                                                             
                 
                
                             
         
            
            
            
            阅读本文大概需要 6.66 分钟。导读:这篇文章是我的一位好友,现担任安居客 Android Team Leader 的张磊所写,记录了安居客 Android 端这几年来的架构迁移与变化,非常值得看,也很有借鉴意义,所以这里推荐给大家,并已获独家授权发布,感兴趣的可以在文末关注作者的 GitHub 与知乎专栏。入职安居客三年从工程师到 Team Leader,见证了 Android 团队一路走来的            
                
                    
                        
                                                            
                                                                        
                                                                                        原创
                                                                                    
                            2023-05-21 14:20:34
                            
                                86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