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游戏的时候最怕的就是卡顿。排位赛的紧急关头,明明马上就能上一段位,却因为卡顿导致给对方送人头。还把对手送上了王者。引起队友骂声一片。作为测试工程师的你,可以忍?卡顿测试也是专项测试里的一种,更多精彩测试内容,可下方关注公众号Android系统每隔16ms会发出VSYNC信号重绘我们的界面(Activity)。App需要在16ms内完成下一次要刷新的界面的相关运算,以便界面刷新更新,如果无法在1
平均负载(load average)是指系统的0.00-1.00 之间的数字表示此时路况非常良好,没有拥堵,车辆可以毫无阻碍地通过。1.00 表示道路还算正常,但有可能会恶化并造成拥堵。此时系统已经没有多余的资源了,管理员需要进行优化。1.00-*** 表示路况不太好了,如果到达2.00表示有桥上车辆一倍数目的车辆正在等待。这种情况你必须进行检查了。多核CPU - 多车道 情况如下:多核CPU的话
转载 3天前
321阅读
在DIY电脑的时候,在满足预算的情况下最大化性价比是我们的终极目标。而一般来说,普通用户配电脑就是为了打游戏嘛/而今天这篇文章将科普关于对游戏至关重要的——显卡部分。为什么游戏说游戏很吃显卡?不是所有游戏都吃显卡(1)比如策略游戏可以吃CPU 《这是我的战争》,不过高U低显的我无话可说 这个例子......不好我我我.....现场掏钱!!!!听说有一款硬核游戏..
在个人PC上使用游戏级的显卡安装CUDA要比在服务器上的安装麻烦一些,在安装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的坑,所以在此总结一下。系统:Win7+Ubuntu 16.04 ,在Ubuntu下安装的, 显卡:GXT1050ti   CUDA8.0为了确保cuda能安装成功,首先需要确认安装前的环境是否符合要求,具体细节请查阅NVIDIA CUDA Installation Guide for Lin
转载 2024-08-23 08:56:48
282阅读
在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的浪潮中,硬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成为了提高模型训练效率的关键因素。特别是在大规模模型训练中,CPUGPU的使用率是我们必须关注和优化的重点。然而,很多情况下,我们会发现CPU使用率经常达到100%,而GPU的使用率却远远低于这个数值。首先,我们需要理解CPUGPU在模型训练过程中的角色。CPU,全称是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大脑”,负责执行各种计算和指令。GPU,全称是图
Langou简介Langou是一个跨平台(Android/iOS)前端开发框架,核心代码使用C++编写,底层基于OpenGL绘图,上层实现了一个精简的排版引擎以及一个JS/JSX运行环境。目标是想实现在此基础上开发GUI应用程序可兼顾开发速度与运行效率。Benchmark在iPhone6上创建10万个Div并对相关属性进行设置需要10秒以上的时间,但在Android上这个时间会减少到1/2, 因为
1. 小声BIBI    曾几何时,年少无知的我将CPU使用率和负载混为一谈,简单的认为负载高了就是CPU使用率高,直到碰到了一次现网事故时发现CPU的load很高,但是CPU使用率却很低,苦于基础能力薄弱,只能求助大神才将事故解决,痛定思痛,下面就开始学习一些CPU性能相关的基础知识。本博文主要讲CPU的平均负载和简单的问题排查。2. 前期准备能联通互联网的Linux环境,我
NVIDIA DIGITS-2.0 + Ubuntu 14.04 + CUDA 7.0 + cuDNN 7.0 + Caffe 0.13.0环境配置 引言DIGITS简介DIGITS特性资源信息说明DIGITS安装软硬件环境硬件环境软件环境操作系统安装DIGITS安装前准备安装CUDA70deb方式显卡切换安装cuDNN70安装Caffe-0130安装DIGITS启动DIGITS配置DIGITS使
Android性能分析:卡顿丢帧基础CPU/GPU原理(4) Android显示系统中,包括 CPUGPU、display 三部分。CPU 计算数据然后交给 GPU 渲染,渲染好后放到 buffer 中存起来,然后 display 将 buffer 数据显示到屏幕上。渲染过程CPUGPU分工 渲染的2个核心:CPUGPUCPU:Measure、Layout、等。 GPU:R
# 如何在Android上测试CPU满载 ## 简介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开发者,你可能会经常遇到需要测试CPU满载的情况,以确保应用在高负载情况下的稳定性和性能表现。现在有一位刚入行的小白想学习如何在Android设备上进行CPU满载测试,接下来我将向你展示整个流程并提供详细的指导。 ## 流程概述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整个流程的步骤,我们可以使用表格展示: | 步骤 | 操作 | |-----
原创 2024-06-17 04:26:36
130阅读
# Android CPU 满载调度实现指南 ## 概述 在Android开发中,CPU的负载调度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特别是在处理大量计算任务或者需要高性能的应用中。本文将教你如何实现Android CPU满载调度,让你的应用能够更高效地利用CPU资源。 ## 流程 下面是实现Android CPU满载调度的基本流程: | 步骤 | 操作 | | ------ | ------ | | 1 |
原创 2024-03-15 05:11:05
99阅读
# Java FFmpegFrameRecorder CPU满载 ## 介绍 在使用Java中的FFmpegFrameRecorder进行视频编码时,有时会发现CPU负载过高的情况。本文将介绍如何通过优化代码和调整参数来减少CPU负载,提高性能。 ## 问题分析 CPU满载通常是因为编码过程中的计算量太大,导致CPU无法处理所有任务。在使用FFmpegFrameRecorder进行视频编码
原创 2023-12-30 05:42:46
368阅读
系统平均负载高(load average)问题现象两个案例都是:系统平均负载高,但cpu,内存,磁盘io都正常什么是系统平均负载平均负载是指单位时间内,系统处于可运行状态和不可中断状态的平均进程数,也就是平均活跃进程数,它和CPU使用率并没有直接关系。可运行状态的进程,是指正在使用CPU或者正在等待CPU的进程,也就是我们常用ps命令看到的,处于R状态(Running 或 Runnable)的进程
电脑会不定时的突然黑屏加显卡风扇狂转,但是重新拔插显卡后又会恢复,并且因为我是把电源按钮设定为按下后睡眠,黑屏时按了电源键是可以正常进入睡眠状态的。1最开始出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在玩吃鸡,显卡满载并且开着七彩虹的一键超频功能。首先怀疑是功耗太高显卡过载了,于是试着把超频关了。但是消停了一阵后问题又复发了,并且超频是关掉的。2又一次出现这个问题时我在玩原神,在打深渊,显卡功耗不过130W左右,然后突然
1. 现象:CPU 使用率高达 600%idea 打开项目,Mac 风扇狂转不止,通过 Mac 自带的 Activity Monitor 看到有个 Java 进程 CPU 使用率高达 600%,丝毫没有停止的迹象。2. 分析:查找 CPU 使用率高的线程按照经验来说,这时候的标准步骤如下:使用 top -Hp pid 查看 CPU 使用率高的线程 jstack pid 导出进程线程堆栈信息将 to
系列文章目录第一章 如何保证多个线程的顺序执行?第二章 如何排查线上环境内存使用过大?第三章 如何模拟FullGC导致CPU满载问题? 文章目录前言排查故障一、构建模拟环境二、Java VisualVM查看在命令行输入,启动VisualVM安装VisualGC插件查看内存分配情况三、模拟频繁Full GC解决思路额外 前言面试时,经常会问到线上问题排查,诸如内存占用过大,cpu满载,服务器告警等问
转载 2024-06-17 09:14:21
44阅读
一般的CPU故障有以下几种:散热故障、重启故障、黑屏故障及超频故障(当然CPU go to die就不算了)一、CPU针脚接触良,导致机器无法启动  一般表现在突然无法开机,屏幕无显示信号输出,排除显卡、显示器无问题后,拔下插在主板上的CPU,仔细观察并无烧毁痕迹,但就是无法点亮机器。后来发现CPU的针脚均发黑、发绿,有氧化的痕迹和锈迹,便用牙刷对CPU针脚做了清洁工作,然后问题就解决了。  故
我们都清楚当电脑显卡出现问题导致画面不清晰时,我们能够使用win7系统自带的nvidia控制面板,它可以对显卡进行设置,提高显卡的功能,不过最近有位win7系统用户点击nvidia控制面板的时候系统却提示nvidia显示设置不可用,这让用户很是苦恼,那么win7系统提示nvidia控制面板不可用怎么办呢?今天为大家分享win7系统提示nvidia控制面板不可用的解决方法。Win7没有nvidia控
是一款非常好用的电脑手游模拟器,不过有很多小伙伴表示在玩手游的时候会出现卡顿的情况,下面通过这篇文章给大家讲讲解决方法。1、CPU vt开启英特尔的硬件辅助虚拟化技术(Virtualization Technology,简称VT技术)如果没有开启模拟器会识别你的电脑就一个单核cpu为什么开启vt后进入系统检测还是关闭 原因是360卫士核晶问题模拟器设置在你配置支持下建议设置2个核心2048内存 就
虽然CPU仍然在不断发展,但是它的性能已经不再仅仅受限于单个处理器类型或制造工艺上了。和过去相比,CPU性能提升的步伐明显放缓了,接下来怎么办,成为横亘在整个行业面前的大问题。自2010年开始,单个CPU内核的处理能力就逐渐停止了增长的脚步,发热和噪声等和功耗相关的问题迫使处理器公司另辟蹊径,不再汲汲于推高时钟频率,转而在CPU中集成更多内核。多核设计的引入,下一代制造工艺对功耗和性能的改进,推动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