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D的性能与容量爆发式的增长,令人瞠目结舌。但是在追求极致性能的道路上,SATA接口先天缺陷,导致性能瓶颈突显。破而后立,走PCIe通道,支持NVMe协议的M.2接口SSD强势崛起,拥有比SATA SSD更快、更强的性能表现。SATA SSD长期居于主流地位,M.2 SSD能否挑战到SATA SSD呢?随着M.2 SSD价格下探,越来越逼进SATA SSD的价格,买SSD时,摆在我们面前的选择:
  固态硬盘凭借其存取速率超快等自身优势,被越来越多的电脑爱好者所青睐,并迅速普及到了广大用户的电脑中,因为固态硬盘与传统机械硬盘相比,确实在运行效率等方面有了质的提升,这里先了解一些评判固态硬盘优劣的知识,固态硬盘的闪存芯片架构来,什么是SLC、MLC、TLC?哪个好?它们的区别是什么?什么是SLC、MLC、TLC闪存芯片颗粒?闪存芯片根据内部架构分为SLC、MLC、TLC等,闪存颗粒是由多层闪
转载 10月前
77阅读
HiSMRfs :a high performance file system for   shingled storage array 论文报告 第一部分:总述 HiSMRfs是一种运行在SMR磁盘上的文件系统,能够在没有重映射层的情况下管理SMR磁盘和支持随机写操作。为了达到比较好的性能,HiSMRfs分离了元数据和文件数据,并且分开管理它们。
# 如何实现“ssd主控芯片架构” ## 流程图 ```mermaid flowchart TD; A(确定需求) --> B(选择芯片型号); B --> C(设计主控芯片架构); C --> D(编写代码); D --> E(测试功能); E --> F(优化代码); ``` ## 整体流程 | 步骤 | 描述 |
原创 2024-06-27 05:41:06
380阅读
磁盘管理一、磁盘相关知识介绍 作用: 实现数据的持久化存储,磁盘存储数据的最小单位:数据块 block 4k1、磁盘表示方法/dev/sda ls -l /dev/sda brw-rw---- 1 root disk 8, 0 Dec 21 09:03 /dev/sda sd: 磁盘接口 scsi, sata, sas scsi: 640M/s SATA: 6G/s
转载 11月前
68阅读
一、固态硬盘的构成 固态硬盘(SSD)主要有主控芯片(黄圈),缓存(蓝圈),闪存颗粒(红圈)三部分组成。 主控芯片SSD中的地位就相当于电脑中的CPU,其作用一是合理调配数据在各个闪存芯片上的负荷,作用二是承担了整个数据中转,连接闪存芯片和外部SATA接口。目前主流的有Intel主控,SandForce主控,Marvell主控。 缓存用于存放临时数据之用,是内存和SSD的中转站。 闪存颗粒(NA
转载 2023-11-12 13:39:26
642阅读
背景  SSD(Solid-State Drive)是目前正处于鼎盛时期的存储设备。相较于传统的硬盘存储器(HDD),因为取消了机械部件,也没有了时延很高的寻道过程,在随机访问方面有很大提升,功耗也显著降低。近些年的蓬勃发展,成本方面相较于HDD也已经不存在明显劣势。相较于3D XPoint以及其他一些最新的NVRAM存储技术,SSD更加成熟,大量存储和数据库应用的成功运用,经
·845、845D、845GL所支持的前端总线频率是400MHz,845E、845G、845GE、845PE、845GV以及865P所支持的前端总线频率是533MHz,而865PE、865G、865GV所支持的前端总线频率是800MHz ·865、845都是478的插口(478是CPU插口类型,也就是插口针脚数);915、945、965、975都是775阵脚插
转载 2024-04-26 17:08:31
136阅读
 概述:本文介绍硬盘的扇区基本知识, 同时对逻辑扇区和物理扇区的概念做出说明盘片上涉及的基本概念整个硬盘上一般有很多的盘片组成,每个盘片如同切西瓜一样被“切”成一块一块的扇面,同时沿着半径的方向被划分成了很多同心圆,就是传说中的磁道,每条磁道被扇面切成很多的扇形区域叫做扇区(扇区是从磁盘读出和写入信息的最小单位,通常大小为512字节),不同盘片上的同半径磁道组成了柱面,这些都是磁盘物理上
转载 2024-09-25 08:03:54
40阅读
总体概述该芯片是一款典型的大容量NAND Flash存储颗粒,支持Open NAND Flash Interface (ONFI) 2.1的接口标准,采用ONFI NANDFlash的操作协议。该芯片采用Multiple-level Cell (MLC)技术,根据不同的容量,一个芯片内部封装了多个DIE(LUN),每个DIE由两个Plane构成,一个Plane可以分成2048个Block,每个Bl
原创 精选 2015-06-28 01:38:09
10000+阅读
2点赞
概念PCI-Express(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是一种高速串行计算机扩展总线标准作用:局部总线,作为系统总线的延伸,负责链接各种外部设备优点:传输速率高,抗感染性强,功耗低,传输距离远特点:高速串行 全双工的传输模式 差分总线 嵌入式时钟 点对点连接基本结构PCI经典结构 PCIE基本结构 CPU与PC
泡泡网固态硬盘SSD频道6月23日 NAND闪存在功耗、速度、数据可靠性、重量以及静音等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随着轻薄型笔记本电脑在整个PC市场份额的持续增加,NAND的这些优势变得更加具有吸引力,基于NAND闪存的固态存储盘(SSD)正在逐步走入这些应用。 硬盘已经受到后者的巨大威胁。     英特尔与美光的合作,更是催动了整个NAND闪存产业的蓬
转载 2012-08-04 18:37:04
1781阅读
SSD不一样,SSHD是一款让评测编辑费心费神的产品。我们不知道SSHD的算法特性,为了最大限度的摸索它的性能,我们往往需要对一款软件进行多达20余次的测试,并且每一次都要进行截图或者记录数据。也正是我们对于SSHD全方位的测试,我们能够深入了解它的性能。笔者经历过共计三代的希捷SSHD测试。希捷SSHD 500GB薄盘和上代750GB SSHD相比,它在性能有什么不同?笔者进行相关归纳和总结:
现在,市面上消费级SSD,不管是干流的SATASSD新品仍是新式的NVMeSSD新品,基本上都是选用TLC闪存。自2012年10月份,第一款选用TLCNAND闪存的三星840SSD诞生以来,TLC闪存一向面临着质疑。  可是,通过几年技术发展,TLC闪存越来越老练,正逐渐替代MLC成为干流。不过,合理TLCNAND为自己正名时,它的替代者QLC悄然来袭,有音讯称明年首款QLC将面世。QLC闪存真的
转载 2018-07-28 12:33:55
342阅读
一直以来,固态硬盘的售价是导致固态硬盘无法普及的最大问题。同样大内存的机械硬盘换成固态硬盘,基本就十倍以上价格了,固态硬盘的售价最近还一直在上涨!固态硬盘颗粒分为SLC、MLC、TLC和QLC四种。SLC性能最好,寿命最长,成本也最高,土豪专属;MLC性能、寿命、成本比较均衡,主打中端市场;TLC成本低,容量大,寿命有所减少,是目前主流的消费级固态硬盘,但价格还是比较贵的;QLC则成本更低,容量更
1.定时器的选择基本定时器:TIM1、TIM8(总线APB1)拥有定时中断、主模式触发DAC的功能。通用定时器:TIM6、TIM7(总线APB1)拥有基本定时器全部功能,并额外具有内外时钟源选择、输入捕获、输出比较、编码器接口、主从触发模式等功能。高级定时器:TIM2、TIM3、TIM4、TIM5(总线APB2)拥有通用定时器全部功能,并额外具有重复计数器、死区生成、互补输出、刹车输入等功能。前面
转载 2024-08-22 20:12:38
292阅读
注:本文不区分作为编程语言的Python和作为语言实现的Python。后者均默认为CPython。了解他人对Python源代码的掌握情况,我喜欢问这样一个问题请问,在Python中,256和257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我期望的回答是Python内部,对这两个数采取了不同的对象创建策略1.做一个实验我们知道,在一个对象的生存期内,可以用id()函数得到这个对象的唯一标识。即,id返回值相同的对象一定是同
转载 2023-06-30 13:14:20
106阅读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var ReTitle = '回复:[图]200MB/s! 三星发布最快的256GB SSD';</script> ZDNet韩国消息,三星电子刚刚发布了全最快的2.5英寸256GB MLC固态磁盘. 这款产品采用SATA II接口,它的读取速度可以达到200MB/s,写入速度160MB/s,比
原创 2023-04-28 14:42:33
127阅读
目前来说,大多数的消费者会选择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或Solid State Drive,简称SSD)来进行存储,不过市面上的固态硬盘品类繁多,究竟该如何选择合适的、适合的固态硬盘?SSD接口、通道对传输速度有很大影响,而闪存芯片上的闪存颗粒质优与否则直接关系到SSD的读取速度、容量、寿命以及价格。闪存颗粒是运用于固态硬盘中的存储原料,这些闪存颗粒可以说是固态硬盘中的核心。因此
原创 2月前
282阅读
背景介绍基于“Proposal + Classification”的Object Detection 的方法,R-CNN系列(R-CNN、SPPnet、Fast R-CNN 以及Faster R-CN
转载 2022-04-22 14:37:50
237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