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t的基本使用和常用命令以及SSH密钥什么是gitgit的作用项目使用流程git 常用命令基础命令分支命令remote源操作git工作区、暂存区和仓库区SSH密钥 什么是gitGit(读音为/gɪt/)是一个开源的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统,可以有效、高速地处理从很小到非常大的项目版本管理git的作用1、在工作目录中修改某些文件 2、对修改后的文件进行快照,然后保存到暂存区域 3、提交更新,将保存在暂
公钥密码体制的核心思想是:加密和解密采用不同的密钥。这是公钥密码体制和传统的对称密码体制最大的区别。对于传统对称密码而言,密文的安全性完全依赖于密钥的保密性,一旦密钥泄漏,将毫无保密性可言。但是公钥密码体制彻底改变了这一状况。在公钥密码体制中,公钥是公开的,只有私钥是需要保密的。知道公钥和密码算法要推测出私钥在计算上是不可行的。这样,只要私钥是安全的,那么加密就是可信的。       :发送方利
简介 [私钥算法]与[ 公钥算法]一起使用的 [ 密钥对]的秘密一半。 1, 公钥、私钥成对出现 2,公开的 密钥叫 公钥,只有自己知道的叫私钥 3,公钥 加密数据、对应的私钥 解密数据 4,私钥 加密数据,对应的 公钥 解密数据 5,
转载 2024-03-08 21:35:39
74阅读
Git的一些基本知识一张图安装和配置不同系统中的换行符安装时的设置修改换行符配置配置用户名&邮箱&ssh密钥为什么要配置用户名&邮箱配置用户名&邮箱命令SSH密钥配置生成SSH密钥命令其他的一些常用命令写在最后 一张图安装和配置安装过程中没有太多需要注意的地方,一般默认就可以,但是在下图这个选项当中, 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配置,这个配置是关于换行符的。不同系统中的换行符CRLF->Windo
ssh详细登录过程   首先说下相关概念: 明文:需要秘密传送的消息。 密文:明文经过密码变换后的消息。 加密:由明文到密文的变换。 解密:从密文恢复出明文的过程。 破解:非法接收者试图从密文分析出明文的过程。 加密算法:对明文进行加密时采用的一组规则。 解密算法:对密文进行解密时采用的一组规则。 密钥:加密和解密时使用的一组密码信息。 对称加密:是采用单钥密码系统的加密方法,使用同一密
 本页描述了如何创建和配置SSH密钥。SSH密钥可用于建立与Git代码服务器的安全连接:- 当你在本地机器上进行Git操作时- 当其他系统或进程需要访问Git代码服务器中的仓库时(例如你构建的服务器)SSH密钥需要被添加到Git代码服务器中。在你使用SSH密钥访问Git仓库前,Git仓库管理员必须启用SSH访问。以Bitbucket的Git服务器为例,支持DSA、RSA2和Ed25519
密码体制对称秘钥密码体制就是加密与解密的秘钥一样,这种还是不安全公钥秘钥体制加密与解密所用密钥不一样,加密秘钥是公开的,解密秘钥是私有的。 信息传递的两个方向,代表着两个概念: A用B的公钥加密信息,B用B的私钥进行解密,这样是正向的信息传递。 B用B的私钥进行加密,A用B的私钥进行解密,这样是身份验证,也叫数字签名。 应用: 因为现有公钥加密算法开销很大,所以我们对一篇文档先进行不可逆压缩。这种
对称加密加密和解密使用的是同一个密钥,缺点:服务器生成密钥传给浏览器时容易被中间人劫持,之后他就能用密钥解开双方传输的内容了。非对称加密加密和解密是不同的密钥,分别是公钥和私钥,公钥加密的内容需要私钥解密,私钥加密的内容需要公钥解密,私钥服务器保存,公钥发给客户端。接下来客户端使用公钥加密发送的内容,服务端使用私钥解密,服务端发送使用私钥加密的内容,客户端使用公钥解密;缺点:非对称加密十分耗时,对
使用config配置中心1. 使用本地配置需要声明, spring.profiles.active=native, 这种就是使用本地配置;缺点:不能实时刷新配置文件, 使用actuator 的 /refresh 接口来刷新, 是重新从config配置中心中获得, 刷新的是客户端的配置文件; config配合中心的配置文件如果修改了, 需要重启才能刷新, 每次修改完配置文件都需要重启config配置
代码签名可以用来保证代码的完善并确定代码的开发者。Apple需要所有的iPhone程序在他们运行在开发系统或者上传到apple发布的时候都需要数字签名。另外apple在发布的时候也会添加自己的数字签名。   数字签名和数字身份   Apple需要所有的注册开发人员对自己的iPhone应用程序使用数字签名技术。这个签名是用来保证注册的开发人员的应用成不被
转载 2024-08-23 17:24:12
60阅读
混合加密实现方式 1、信息(明文)采用DES密钥加密。 2、使用RSA加密前面的DES密钥信息。 最终将混合信息进行传递。 而接收方接收到信息后: 1、用RSA解密DES密钥信息。 2、再用RSA解密获取到的密钥信息解密密文信息。非对称加密算法需要两个密钥:公开密钥(publickey:简称公钥)和私有密钥(privatekey:简称私 钥)。公钥与私钥是一对,如果用公钥对数据进行加密
转载 2024-03-19 17:20:22
78阅读
密码学在希腊语中是“秘密写作”的意思,但密码学这门科学不仅只包含被称之为秘密写作的加密学。 密码学也可以用来证明秘密的知识,而不会泄露秘密(数字签名),或证明数据的真实性(数字指纹)。 这些类型的加密证明是比特币中关 键的数学工具并在比特币应用程序中被广泛使用。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加密不是比特币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的通信和交易数据没有加密,也 不需要加密来保护资金。 在本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在比特
转载 2024-04-07 09:27:46
10阅读
基础名词Neo是个区块链工程,地址,公钥,私钥,地址脚本,base58,sha256,ripemd160,ECCsa,secp256k1,secp25r1这些词都是区块链技术相关的,或是新东西或者有应用到通过学习后,记录下自己的理解,如果是新接触的话,需要找基础的区块链入门资料学习.参考资料ECCurve类文档https://docs.microsoft.com/zh-cn/dotnet/api/
转载 2024-05-08 09:08:43
156阅读
RSA 简介 RSA——非对称加密,会产生公钥和私钥,公钥在客户端,私钥在服务端。公钥用于加密,私钥用于解密。RSA 其实是三位数学家名字的缩写,1977年,三位数学家 Rivest、Shamir 和 Adleman 设计了一种算法,可以实现非对称加密。这种算法用他们三个人的名字命名,叫做RSA算法。从那时直到现在,RSA算法一直是最广为使用的"非对称加密算法"。毫不夸张地说,只要有计算机网络的地
转载 2024-03-11 15:42:35
208阅读
本文记叙的是一次基于SSL的socket通讯程序开发中,有关证书,签名,身份验证相关的步骤。 我们的场景下,socket服务端是java语言编写的,客户端是c语言。使用了一个叫做matrixssl的c语言库。自己做CA签名,不等同于“自签名”。 自签名的情况,RSA的公钥私钥只有一对,用私钥对公钥证书做签名。而我们的场景是,自己做CA,有一个CA的公钥私钥对。 而socket的服务端也有一个公钥私
转载 2024-06-19 21:41:56
102阅读
基础密码学 在密码算法中,金钥(key)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密码算法中的金钥指的是,203554728568477650354673080689430768这种非常庞大的数字。无论执行加密或解密,都需要有金钥。依照金钥的用法分为对称式密码与非对称式密码。对称式密码是指用同一把金钥加密和解密。非对称式密码需要两个金钥,一个是公开密钥,另一个是私有密钥;公钥作加密,私钥作解密。公钥可以公开,可任意
申请社交平台appkey详细教程大部分app都需要实现分享到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的功能,但是在各个平台上申请appkey是一件很繁琐的事情。现在来分享一个申请社交平台appkey详细教程,在开发过程中,可以让其他人按照教程去申请,减少开发人员的工作量。 准备工作:1、改变图片大小的软件,因为各个平台要求的应用logo大小都不一样!2、应用签名生成工具。   
对于一个iOS开发小白、半吊子(比如像我自己)抑或老兵,或多或少会有或曾有过以下不详、疑问、疑惑甚至困惑:什么是App ID?Explicit/Wildcard App ID有何区别?什么是App Group ID?什么是证书(Certificate)?如何申请?有啥用?什么是Key Pair(公钥/私钥)?有啥用?与证书有何关联?什么是签名(Signature)?如何签名(CodeSign)?怎
在购买好服务器后,去查看主机登录日志和登录失败日志,如果发现入下图所示的长时段短时间内多IP登录失败日志,不要怀疑,你的服务器正在经受试图远程登录主机的暴力破解行为,一旦成功破解,则会进行例如植入ARP病毒等等所有想到的和想不到的操作。 如何确定自己处于被暴力破解的威胁中——审查登陆记录: 在Linux系统中,登录日志主要存储在三个文件中:/var/log/wtmp /var/run/utmp /
SSL/TLS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称为X.509 证书的数字文档将网站和公司等实体的身份绑定到加密密钥对。每个密钥对由一个私钥和一个公钥组成。私钥保持安全,公钥可以通过证书广泛分发。一对中的私钥和公钥之间特殊的数学关系意味着可以使用公钥来加密只能用私钥解密的消息。此外,私钥的持有者可以用它来签署其他数字文档,任何拥有公钥的人都可以验证这个签名。如果 SSL/TLS 证书本身是由公开信任的证书颁发机构
转载 2024-04-12 13:31:15
87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