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数据丢包是什么原因?服务器丢包怎么解决?相信大家在服务器租用的使用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数据丢包的情况,造成网站的延时或者访问打不开的情况,给用户造成了很大一些困恼,那么服务器数据丢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服务器数据丢包的解决方法数据中心机房线路的原因 在数据中心机房的布线的时候,由于不规范,造成了线路之间信号的影响,或者是在布线的时候,接头没有对接好,造成信号传输不畅,这些因
前言课课家小编有个朋友说今天发现有一个数据延迟的很厉害,通过日志查看,日志2G的日志传输了半个小时的时间,导致最后分析延迟。是什么原因呢?分析原因通过日志可以查看到rsync日志同步的速度比平时慢了9倍。通过zabbix监控看到网络虽然比较繁忙,但是还没有达到瓶颈。所以猜测:丢包了!!!ifconfig可以查看到一些网卡信息的汇总:# ifconfig em2
em2 Link encap:Eth
转载
2024-04-26 10:13:56
267阅读
“网络丢包现象是常见的网络故障,但引起丢包的原因却多种多样、千奇百怪。因此对于此类故障的解决,要求处理人员洞悉网络基础理论、了解不同厂家产品特性,有耐心、深入地进行分析定位。”
---《网络丢包现象分析处理指导书》摘录
从今天开始,本人(ipdata)将陆续发布系列网络丢包问题分析处理的技术文章。该系列文章来源于
《网络丢包现象分析处理指导
netem 是 Linux 2.6 及以上内核版本提供的一个网络模拟功能模块。该功能模块可以用来在性能良好的局域网中,模拟出复杂的互联网传输性能,诸如低带宽、传输延迟、丢包等等情况。使用 Linux 2.6 (或以上) 版本内核的很多发行版 Linux 都开启了该内核功能,比如Fedora、Ubuntu、Redhat、OpenSuse、CentOS、Debian等等。tc 是 Linux 系统中的
转载
2024-03-28 07:10:25
251阅读
Linux几个常用网络诊断在网络维护工作中,通常会遇到很多网络问题,此时,一些定位网络问题的工具显得尤为重要,下面YJBYS小编介绍一下常用的几个工具和使用场景。1. pingping命令是一条最基础的测试本机到目的ip连通性的工具,如下图,不带任何参数的ping命令默认每秒发送一个数据包,并返回结果,按下CTRL+C结束,而如果使用-f参数则可以快速不断发送icmp数据包,可以通过-f参数查看大
转载
2024-06-05 07:26:32
359阅读
效果如上图,脚本我加在附件里。
原创
2014-01-07 14:39:20
5241阅读
点赞
2评论
一、丢包原因网络丢包原因很多,但是一般都是链路问题:骨干拥塞链路某个交换机背板坏了交换机负载不均导致此外,还有主机本身原因:系统CPU负载高,数据包到网卡后CPU不能及时处理,但是缓冲区溢出,从而丢包。网卡故障丢包时一般先分析下网络层面的,主机本身的还是原因较少的二、丢包分析方法及步骤2.1 丢包分析工具ping
ping -c 400 -i 0.01 -s 1024 -f
mtr
mtr -c
不管在windows平台,还是在linux平台,ping都是非常常用的网络命令;ping命令通过ICMP(Internet控制消息协议)工作;ping可以用来测试本机与目标主机是否联通、联通速度如何、稳定性如何。一 、ping 用法ping命令运行在命令提示符终端,用法为:“ping 参数 目标主机”。其中参数为零到多个,目标主机可以是IP或者域名。Usage: ping [-aAbB
ping 与 tracert 通常被用來检测网络状况和服务器状态。 ping 命令会送出封包到指定的服务器,如果服务器有回应就会传送回封包,另外也会告诉我们封包来回的时间。 tracert 命令则是用来告诉我们从用户的电脑到指定的服务器中间一共会经过那些节点(路由)和每个节点的回应速度。WinMTR 集成了tracert与 ping 这两个命令的图形界面工具。 使用WinMTR可以直接的看到各个节
还是关于视频质量,经测试,在公网服务器使用SQCIF(128x98)进行视频通话,2个客户端都是这个设置,感觉不出马赛克,模糊严重,在一个手机客户端抓包,如下:第1,2行是客户端发到服务器的数据;第3,4行是服务器发往客户端的数据。"RTPType-98"是视频流,"g711A"是音频流,可以看出视频丢包不严重。再看看480p(640x480)的情况第1,2行是客户端发到服务器的数据;第3,4行是
转载
2024-04-01 13:54:50
223阅读
前一段时间在给公司产品的弱网提示功能提供数据支撑的时候,是根据WebRTC抛来上的StatsReport中的packetsLost、packetsSent/packetsReceived作为计算的数据来源进行的。采用的丢包率算法是:(单位时间内packetsLost差)÷(单位时间内packetsSent/packetsReceived差)= 单位时间内的丢包率期初,我们采取的单位时间是1秒。即每
评估网络质量因素1.带宽(throughput):网络的吞吐率,端到端之间可以传输的最大速率,这个指标一般都会有所限制,带宽当然是越大越好,一般超过限制带宽的 50% 就会出现严重的丢包,这个可以通过 nc, wget, curl, iperf, scp 等工具测试。2.延时(latency):数据包从源节点传输到目的节点需要的时间,如果使用 ping 来测试话,可以通过其 RTT 来反映其状况。
转载
2024-03-18 16:14:43
1389阅读
什么是丢包,丢包是网络不稳定的一种表现形式,使用Ping命令可以知道服务器网络是否丢包,而ping值的高低以及是否会丢包成为了现在判断服务器是否稳定的标准。服务器丢包有以下原因:本地线路如今可以说每家都有网络,我们在平常上网的时候高峰期通常会遇到网页打开慢,视频加载不出来的情况。那么都知道是本地网络不好造成的。服务器丢包也是一样,当本地网络不好的时候,就会造成服务器丢包、ping值高甚至远程不上服
转载
2024-04-28 16:08:59
49阅读
故障排查:早上突然收到nagios服务器check_icmp的报警,报警显示一台网站服务器的内网网络有问题。因为那台服务器挂载了内网的NFS,因此内网的网络就采用nagios的check_icmp来做监控。赶紧登录服务器进行排查。首先使用ping 内网IP的方式查看内网的连通性,ping的过程中出现丢包现象,信息如下:64 bytes from 10.1.1.1: icmp_seq=34 ttl=
转载
2024-07-05 23:23:48
74阅读
一、查看网络延迟和丢包情况——ping命令1.1 查看ping的帮助信息——【ping /?】执行命令【ping /?】,打印帮助信息。1.2 最基本的用法——【ping ip/域名】查看本机到目标主机的延迟和丢包率。其中字段target name只能是主机域名或IP地址。 上面是Ping域名,可以得到目标主机的ip地址;下面试试ping通这个ip地址。这个命令经常用
转载
2024-02-27 22:20:56
987阅读
今天早上8:00左右,cacti不断发短信至手机上,说北京至广州的线路丢包达到50%,9:00,上班,打开电脑,查看网络,防火墙20%的CPU负载,内存偏高,上了500M,流量约几兆。问下同事,说今天开服,有广告投入,那负载与内存比平常高点,也很正常。cacti还是不断报警中,烦。 继续查原因,ssh x.x.x.x,登录北京服务器,手工实时ping广州机房,丢包也不严重,约
常用的 ping,tracert,nslookup 一般用来判断主机的网络连通性,其实 Linux 下有一个更好用的网络联通性判断工具,它可以结合ping nslookup tracert 来判断网络的相关特性,这个命令就是 mtr。mtr 全称 my traceroute,是一个把 ping 和 traceroute 合并到一个程序的网络诊断工具。
traceroute默认使用U
转载
2023-12-28 14:50:18
689阅读
为了保证音视频的质量,WebRTC底层做了大量的工作,尤其是网络传输与服务质量,更是其核心技术,本文由北京音视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首席架构师 李超在LiveVideoStack线上分享的演讲整理而成,详细解析了WebRTC底层技术与优化在网络质量、传输实时性与服务质量之间的矛盾以及平衡之道。 非常高兴和大家一同探讨WebRTC传输是如何保证音视频服务质量的。 &nbs
网络丢包的四大原因和修复方法 网络性能问题是一个老生长谈的问题。网络是应用和数据的基础。所以一旦这一层出现问题,那么将会影响上层应用的体验。 造成网络性能问题的原因有很多种,但是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主要讨论丢包引起的网络性能问题。下面所说的引起丢包的四种原因是我们经常遇到的。网络链接阻塞 数据在网络传输的过程中会经过很多设备和网路链接。 只要其中一个网路链接在数据传输过来之前已经满负载了,那么
转载
2023-06-27 17:06:40
685阅读
上网经常卡,玩网络游戏跳ping,延迟400ms很可能是你家的网络问题。那么,电脑上怎么看网络丢包?今天电脑百事网小编就来教大家如何查看自家的网络延时问题。对于一些网络游戏来说,对网速与稳定性要求很高,而一旦网络不稳定、网速不佳,就会出现跳ping、延时长,影响游戏体验,下面小编教大家一招,如何查看自己网络的稳定性和延时情况。网络延时查看方法1.首先使用 Win + R 组合快捷打开,运行对话框,
转载
2023-11-27 00:03:54
332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