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S报文格式(借个图贴过来):    说明一下:并不是所有DNS报文都有以上各个部分的。图中标示的“12字节”为DNS首部,这部分肯定都会有,首部下面的是正文部分,其中查询问题部分也都会有。除此之外,回答、授权和额外信息部分是只出现在DNS应答报文中的,而这三部分又都采用资源记录(Recource Record)的相同格式,这个
目录一. DNS协议理论知识1.1. 域名结构1.2. 域名服务器1.3. 域名解析过程二. DNS协议报文格式2.1 头部2.2 正文三. Wireshark分析DNS协议3.1 请求报文3.2 响应报文解BUG的过程中碰到了DNS相关的内容,折腾网站和域名邮箱时也对DNS做了一些配置,发现对一些细节有点记不清晰了,因此很有必要重新温习一下这方面的知识。学过网络的应该记得现代计算机通信的基石是T
DNS查询和应答报文详解DNS是一套分布式的域名服务系统。每个DNS服务器上都存放着大量的机器名和 IP地址的映射,并且是动态更新的。众多网络客户端程序都使用DNS协议来向DNS服务器查询目标主机的IP地址。DNS查询和应答报文的格式如下:16位标识字段用于标记一对DNS查询和应答,以此区分一个DNS应答是哪个DNS查询的回应16位标志字段用于协商具体的通信方式和反馈通信状态。DNS报文头部的16
转载 2024-10-13 13:25:04
43阅读
实验目的了解和掌握Internet中的DNS、IP地址,主机的物理地址(网卡的MARC地址)相关命令和工作原理。实验内容(1) 调研DNS工作原理。(2) 查询本机DNS设置,抓取并分析DNS报文(3) 通过command /help帮助和网络资源(如百度、google)学习常用系统命令实验步骤(1) 通过百度、和同学交流以及在电脑上操作学习DNS原理以及相关操作。(2) 通过wireshark
转载 2024-09-10 22:41:27
107阅读
(一)DNS报文格式 (1)公共报文头格式其中header报文头是必须有的,其他的有没有在报文头里有定义: 标识ID: 请求客户端设置的16位标示,服务器给出应答的时候会带相同的标示字段回来,这样请求客户端就可以区分不同的请求应答了。标志:QR 1个比特位用来区分是请求(0)还是应答(1)。OPCODE 4个比特位用来设置查询的种类,应答的时候会带相同值,可用的值如下:0 标准查询 (QUERY)
    我们通常使用机器的域名来访问这台机器,而不是直接使用其IP地址,比如访问因特网上的各种网站。那么如何将机器的域名转换成IP地址呢?这就需要使用DNS域名解析服务。一、DNS查询和应答报文详解    DNS是一套分布式的域名服务系统。每个DNS服务器上都存放着大量的机器名和IP地址 的映射,并且是动态更新的。DNS查询和应答报文的格式如下表格所示:0&
转载 2024-10-14 08:40:51
206阅读
nslookup 是一个查询 Internet 域名服务器的程序。我们通常使用nslookup工具来测试DNS解析,获取DNS报文的详细数据,这也是我们想要使用协议分析工具nslookup来分析DNS流量进行分析。只要你上网,都会涉及DNS解析。简单起见,我们这里不会搭建一个DNS服务器,而是使用Internet域名解析来分析验证。使用nslookup工具进行DNS查询nslookup 命令可用于
抓迅雷的包,发现迅雷整了N多和下载无关的东西,比如kankan,games啥的,启动的时候发了一堆DNS请求来解析这些整合的东西。于是学习了一下DNS报文的结构   DNS请求报文的结构是0               
1:NDS介绍DNS通常由其他应用层协议使用(如HTTP、SMTP、FTP),将主机名解析为IP地址,其运行在UDP(非连接)之上,使用53号端口。DNS除了提供主机名到IP地址转换外,还提供如下服务:主机别名、邮件服务器别名、负载分配等。2:DNS报文详解3:DNS查询信息包括:3.1查询类型A记录: 将域名指向一个IPv4地址(例如:100.100.100.100),需要增加A记录CNAME记
转载 2023-09-14 18:36:19
140阅读
摘要:     本文简单介绍了DNS协议理论知识,给出URL解析步骤,详细讲述了DNS报文各个字段含义,并从Wireshark俘获分组中选取DNS相关报文进行分析。一、概述1.1 DNS    识别主机有两种方式:主机名、IP地址。前者便于记忆(如www.yahoo.com),但路由器很难处理(主机名长度不定);后者定长、
转载 2024-04-24 19:16:53
917阅读
DNSWireshark下的抓包分析DNS报文格式(借了个图): . ###1. 标识(Trunsaction ID):DNS的ID标识。用来区分DNS应答报文对应的请求报文。该字段,在请求报文和相应的应答报文是一致的。 ###2. 标志(Flag) :DNS中的标志字段。 标志格式如图:通过请求|响应报文,来分析标志字段: 在请求报文中出现了QR|Opcode|TC|RD|Z 字段QR(que
**恶意代码分析实战——Lab03-02.dll分析篇一、分析对象Lab03-02.dll二、实验环境(本次一切实验环境均在vmware虚拟机下进行)1、kall虚拟机 2、winxp虚拟机(经过不断的踩坑,不断的尝试最后发现在winxp系统中进行实验最容易成功,虽然由于系统版本比较低,需要下载一些其它插件,但是正是因为系统较简单的原因,可以省去较多的麻烦,所以在今后的实验中建议使用winxp系统
Wireshark分析Wireshark简介界面信息IP过滤I .三次握手&四次挥手三次握手第一次握手第二次握手第三次握手四次挥手第一次挥手第二次挥手第三次挥手第四次挥手II .DNS包分析DNS请求DNS响应III .分析HTTP包HTTP请求HTTP响应HTTP头部分析 Wireshark简介Wireshark(导线鲨鱼,前称Ethereal,空灵)是一个免费开源的网络数据包分析软件。
转载 2024-07-24 17:29:04
100阅读
任务描述相关知识指定 DNS 服务器的域名解析过程操作要求测试说明任务描述本关任务:分析指定服务器进行 DNS 解析的报文。相关知识为了完成本关任务,你需要掌握:指定 DNS 服务器时 DNS 解析过程;分析指定 DNS 服务器解析的查询与响应报文。指定 DNS 服务器的域名解析过程下图使用 Wireshark 抓取了使用114.114.114.114域名服务器解析baidu.com的 DNS
转载 2024-07-30 11:40:48
226阅读
文章目录专栏博客链接前引Lab3 DNS查阅Wireshark Lab官网 获取Lab文档Q&A 1 所做工作Q&A 1Q&A 2 所作工作Q&A 2Q&A 3 所作工作Q&A 3Q&A 4 所作工作Q&A 4Q&A 5 所做工作Q&A 5 前引刚刚把Wireshark 其中的 HTTP实验做了 从上个实验做完后 开
转载 2024-08-15 11:47:57
48阅读
一、DNS协议理论知识1、域名结构域名是群体中所有人都在用的,必须要保持唯一性。为了达到唯一性的目的,因特网在命名的时候采用了层次结构的命名方法。每一个域名(本文只讨论英文域名)都是一个标号序列(labels),用字母(A-Z,a-z,大小写等价)、数字(0-9)和连接符(-)组成,标号序列总长度不能超过255个字符,它由点号分割成一个个的标号(label),每个标号应该在63个字符之内,每个标号
转载 5月前
20阅读
本文为借阅书籍资料,观看他人博客总结得出,欢迎提问:一.前期说明 TCP虽然是面向字节流的,但是在网络中的传输单元确实是报文段的格式,一个TCP报文段分为首部和数据两个部分,而协议的全部实现都在TCP报文段的首部体现出来的 。只有先理解首部各个字段的含义,才能正确的理解TCP的工作原理。如上图,前20个字节是固定的,后面的4n是可变的,所以,TCP首部最小为20字节。二. 各个字段含义下面来讨论固
一、拆包  首先声明这种方法比较复杂而且需要点技术水平,不建议菜鸟尝试(可以使用WireEdit等其他工具编辑pcap包)其实在熟练这种方法后也可以很快的,但这种方法主要还是方便吧,不用下载其他什么软件。(除了WireShark)不过菜鸟也不会点进这篇技术文章吧。先说主要思想editcap和text2pcap是WireShark自带的两款功能强大的命令行程序editcap是wireshark的命令
转载 2024-03-01 11:37:22
746阅读
        TCP数据包中的序列号(Sequence Number)不是以报文段来进行编号的,而是将连接生存周期内传输的所有数据当作一个字节流,序列号就是整个字节流中每个字节的编号。一个TCP数据包中包含多个字节流的数据(即数据段),而且每个TCP数据包中的数据大小不一定相同。在建立TCP连接的三次握手过程中,通信双方各自已确定了初始的序号x和y,TCP
转载 2024-04-20 11:11:33
61阅读
Wireshark:网络封包分析软件,撷取网络封包,并尽可能显示出最为详细的网络封包资料,Wireshark使用WinPCAP作为接口,直接与网卡进行数据报文交换。win cmd管理员启动:sc start npf抓取报文:在接口列表中选择接口名,然后开始在此接口上抓包,并可根据filter进行过滤,右键报文并选择Follow XX Stream,便可以看到在服务器和目标端之间的全部会话E.G:
转载 2023-12-13 00:41:47
54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