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前言Userinfo----用户信息1.1 属性1.2 构造器1.3 信息的判断及获取方法1.3.1 获取默认用户类型1.3.2 基础信息判断1.4 序列化部分总结 前言UserManagerService内部类UserData中有一个Userinfo类型的info参数,在UserData中并未有所体现,但在后续的UserManagerService里会有对info参数的各种操作,需要看下Us
通常,一部手机只能安装一个相同的应用。假若在同一个应用上注册了多个账户,就没法同时登录,用户只能在不同账号、不同身份之间切换,操作繁琐。有没有一种方式使两个账号可以同时登录,互不影响?LBE科技近日首创推出的移动虚拟化解决方案——MultiDroid则能解决这一痛点。据介绍,MultiDroid是全球首个基于安卓平台的应用程序虚拟化引擎。不久前,LBE科技借助该技术引擎研发了新产品“平行空间”,通
业务场景集团公司共具有12000名员工,内部OA系统中具有700多个角色,3000多个业务操作,23000多种数据,每位员工具有一个或多个角色,如何快速进行业务操作的权限校验?解决方案依赖set集合数据不重复的特征,依赖set集合hash存储结构特征完成数据过滤与快速查询根据用户id获取用户所有角色根据用户所有角色获取用户所有操作权限放入set集合根据用户所有角色
转载
2023-06-21 14:50:16
254阅读
一、ACL6.0开始redis进行了更细粒度的权限划分Redis ACL是Access Control List (访问控制列表)的缩写,该功能允许根据可以执行的命令和可以访问的键来限制某些连接,在Redis 5版本之前, Redis安全规则只有密码控制还有通过rename来调整 高危命令比如flushdb,KEYS* ,shutdown 等。Redis 6则提供ACL的功能对用户进行更细粒度的权
转载
2023-08-10 20:40:21
0阅读
android从4.2开始便添加了多用户功能,其具体的管理者为UserManager.多用户模式的启用系统判断当前设备是否支持多用户模式的依据是配置文件config.xml 中的config_multiuserMaximumUsers 和config_enableMultiUserUI 配置项。<!-- Maximum number of supported users -->
转载
2023-08-24 16:36:58
162阅读
本文将跟随洒家的理解和同学们的指正进一步修改。所以如果您需要转载,请保留出处,以防以后我改对了,您那边还是错的。在Android 4.2中的一个比较显著的改变就是加入了多用户的支持。因多用户手机专利早已被Symbian雇员注册,故android官方的多用户切换目前仅支持平板设备。多用户模式的启用系统判断当前设备是否支持多用户模式的依据是配置文件config.xml中的config_multiuse
转载
2023-08-29 16:29:49
231阅读
Android是一个基于Linux内核的移动操作系统。Linux是一个支持多用户的系统,系统中的文件的访问权限是通过用户ID(UID)和用户组ID(GID)来控制的。换句话说,就是Linux的安全机制是基于UID和GID来实现的。Android在Linux内核提供的基于U
转载
2023-07-31 16:34:59
539阅读
自去年9月华为在HDC大会上发布EMUI 11以来,至今已过了半年时间。近日,EMUI迎来了重要时刻:华为官方宣布,截至目前为止,EMUI 11的升级用户总数已突破一亿。在视觉交互、分布式体验、隐私安全、智慧功能上都有着诸多提升和突破的EMUI 11,为数以亿计的华为老用户带来了更加智能、便捷的革新操作体验。升级投入力度大 老机型焕发新生虽然EMUI 11是华为的全新一代操作系统,但这并
转载
2023-10-07 09:36:20
187阅读
# Android 多用户权限管理库
## 1. 前言
在现代的 Android 应用程序中,多用户权限管理是一个重要的功能。它允许应用程序的多个用户之间共享设备,同时保护每个用户的隐私和数据安全。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个名为“Android 多用户权限管理库”的开源库,它提供了简单易用的接口来管理和控制多个用户的权限。
## 2. Android 多用户权限管理库的使用
### 2.1
原创
2023-10-30 04:38:22
77阅读
Android系统是运行在Linux内核上的,Android与Linux分别有自己的一套严格的安全及权限机制Android系统权限相关的内容(一)linux文件系统上的权限-rwxr-x--x system system 4156 2012-06-30 16:12 test.apk.代表的是相应的用户/用户组及其他人对此文件的访问权限,与此文件运行起来具有的权限完全不相关。比如上面
转载
2023-07-20 22:08:33
253阅读
多用户相关 adb 命令:查看支持最多用户数adb shell pm get-max-users查询系统所有用户adb shell pm list users创建新用户adb shell pm create-user user_name移除指定id用户adb shell pm remove-user user_id 安装应用到某个用户 adb install –user USER_ID nam
转载
2019-06-25 17:17:00
1952阅读
2评论
在Android 4.2中的一个比较显著的改变就是加入了多用户的支持。因多用户手机专利早已被Symbian雇员注册,故 android官方的多用户切换目前仅支持平板设备。多用户模式的启用系统判断当前设备是否支持多用户模式的依据是配置文件config.xml中的config_multiuserMaximumUsers配置项。 其取值为整型,决定着当前设备支持的最大用户上限。默认值为1,即不支持多用户
转载
2023-08-02 16:46:29
297阅读
现在很多人都比较喜欢用华为手机,主要还是因为华为手机的功能比较多,但是有那么多好用的功能,肯定还是有些人连华为手机一半的功能都没有用到,那岂不是很可惜?今天就来盘点一下其中很容易被大家忽视的5个功能,每一个都很好用哦,赶紧来看看吧。1、多用户模式华为手机的用户模式跟其他手机有些不同,这是为了保护信息安全,华为手机模式可以为不同用户设置独立的空间,数据、权限都是相互独立、互不干扰的。非常私密,再也不
今天,三星电子宣布正式推出One UI 3,这是部分Galaxy设备的最新升级,它将带来令人兴奋的新设计,增强的日常功能和深度定制。升级将在Android 11 OS上进行,这是三星承诺为消费者快速提供最新创新的承诺,这是支持为数百万个设备支持三代操作系统(OS)升级的承诺的一部分。在实施抢先体验计划之后,One UI 3将于今天开始在韩国,美国和欧洲大多数市场的Galaxy S20系列设备(Ga
Linux使用技巧终端与图形界面的切换Linux 的7 个运行级别:0 – halt /所有进程关闭,机器将有序的停止,可以理解为关机/ 1– Single user mode / 单用户模式,只有少数进程启动,同时所有服务不启动/ 2 – Multiuser, without NFS / 多用户模式,网络文件系统(NFS )服务不启动/ 3 – Full Multiuser mode / 多用户
最近使用小米手机的分身功能。里面就装了个游戏。在分系统中是可以一键切换的。所以我想能不能利用这套机制,沙箱运行耗电app如西瓜视频(因为常驻后台)从而达到省电的效果。本人redmi k30U没有感觉很经用。这只是设想,想要知道能不能省,弄清分系统运行原理就知道啦。下面是摘自网络:手机分身基于安卓多用户技术,但两者设计理念不同。谷歌多用户设计理念是一台手机多人使用,就好比“公共手机”概念。我们大多数
转载
2023-09-26 09:56:14
101阅读
目录前言一、API接口功能简介1.1 创建用户1.1.1 创建一个新的用户1.1.2 预创建一个新的用户,但不立即激活1.2 创建用户配置文件1.2.1 创建一个配置文件1.2.2 创建一个受限配置文件1.2.3 即使被禁止也为用户创建配置文件1.3 指定、设置用户信息1.3.1 设置用户的名称1.3.2 设置用户的图标1.3.3 设置指定用户的用户账户名称1.3.4 设置指定用户的用户限制1.
mimo技术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系统,该技术最早是由marconi于1908年提出的,它利用多天线来抑制信道衰落。根据收发两端天线数量,相对于普通的siso(single-input single-output)系统,mimo还可以包括simo(single-input multi-ple-output)系统和miso(multiple-inpu
Role-based Authorization Strategy点击下载安装此插件,或直接控制台安装。完成后重启。系统管理 ==> Manager and Assign Roles ==> Manage Roles
原创
2022-03-02 13:55:36
1086阅读
目录一、面向企业的 Android 新功能二、以第三方应用为例做说明三、以微信为例, 我们测试创建新用户,并尝试双开微信一、面向企业的 Android 新功能 ------从Google的设计思路来看,是从多用户入手,看完后,感觉还是国内人爱玩概念,应用分身,国外人才注重原理框架设计,不在一个层面。但实质是从用户的需求出发,有需求才有设计。参考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