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目录  二、主要配置文件(1)父类pom文件<project xmlns="http://maven.apache.org/POM/4.0.0" xmlns:xsi="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instance" xsi:schemaLocation="http://maven.apache.org/POM/4.0.0 http:
1、用Redis实现消息队列用命令lpush入队,rpop出队Long size = jedis.lpush("QueueName", message);//返回存放的数据条数String message = jedis.rpop("QueueName");//从队列中取数据用rpop会存在一个问题,及需要不停调用rpop方法查看List中是否有未处理的消息,每次调用都会发起一次连接,这样会造成不
转载 2023-05-29 23:49:55
116阅读
1、什么是 Redis?简述它的优缺点?Redis 的全称是:Remote Dictionary.Server,本质上是一个 Key-Value 类型的内存数据库,很像memcached,整个数据库统统加载在内存当中进行操作,定期通过异步操作把数据库数据 flush 到硬盘上进行保存。因为是纯内存操作,Redis性能非常出色,每秒可以处理超过 10 万次读写操作,是已知性能最快的Key-Val
转载 2024-10-15 12:12:30
36阅读
# Redis 键数量性能影响的分析 在进行系统性能优化时,一个常被忽略的因素是数据库中键的数量。在 Redis 中,由于其高效的内存存储与快速的读写操作,了解键的数量如何影响性能尤为重要。本文将指导一位刚入行的小白开发者了解这一点,通过一系列简单的步骤和代码示例来探索这个问题。 ## 内容概览 | 步骤 | 描述 | 代码示例 | |------|------|-----------|
原创 8月前
70阅读
前言redis作为目前最流行的nosql缓存数据库,凭借其优异的性能、丰富的数据结构已成为大部分场景下首选的缓存工具。 由于redis是一个纯内存的数据库,在存放大量数据时,内存的占用将会非常可观。那么在一些场景下,通过选用合适数据结构来存储,可以大幅减少内存的占用,甚至于可以减少80%-99%的内存占用。利用zipList来替代大量的Key-Value先来看一下场景,在Dsp广告
# 如何实现“Redis 频繁 exist Redis 性能影响” ## 介绍 在使用 Redis 进行开发时,频繁地使用 exist 命令可能会对 Redis 数据库的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将介绍如何实现“Redis 频繁 exist Redis 性能影响”,并为刚入行的小白开发者提供指导。 ## 流程图 ```mermaid flowchart TD A[开始] --
原创 2024-05-15 05:19:24
179阅读
CPU架构redis性能影响 主流CPU架构 一个CPU处理器中通常有多个运行核心,每一个运行核心称为一个物理核,每个物理核都可以运行应用程序。每个物理核都拥有私有的一级缓存(Level 1 cache,简称L1 cache),包括一级指令缓存和一级数据缓存,私有的二级缓存(Level 2 ca ...
转载 2021-08-29 22:51:00
572阅读
2评论
## Redis的Key长度性能影响 ### 1. 简介 在使用Redis作为缓存或数据库时,对于存储在Redis中的Key的长度有一定的限制。Key的长度不仅会影响存储和网络传输的性能,还会对查找操作的效率产生影响。因此,合理控制Key的长度是保证Redis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介绍在使用Redis时,Key长度性能影响,并提供相应的代码示例和解释。 ### 2. 流程概
原创 2023-11-13 04:49:59
191阅读
# 如何实现"redis key长度性能影响" ## 概述 在Redis中,key的长度会对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当key的长度过长时,会增加内存占用和网络传输开销,降低Redis性能。因此,合理控制key的长度是非常重要的。 ## 流程 ```mermaid flowchart TD A(开始) B(制定key长度规范) C(评估key长度影响) D(
原创 2024-04-02 06:18:14
404阅读
 前言redis 是我们目前大规模使用的缓存中间件,由于它强大高效而又便捷的功能,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在的2.x的稳定版本是2.8.19,也是我们项目中普遍用到的版本。redis在年初发布了3.0.0,官方支持了redis cluster,也就是集群。至此结束了redis 没有官方集群的时代,之前我们用redis cluster用的最多的应该是twitter 发布的Twemproxy(h
转载 11月前
24阅读
Redis简介: Redis是一个开源的内存中的数据结构存储系统,它可以用作:数据库、缓存和消息中间件。 它支持多种类型的数据结构,如字符串(String),散列(Hash),列表(List),集合(Set),有序集合(Sorted Set或者是ZSet)与范围查询,Bitmaps,Hyperloglogs 和地理空间(Geospatial)索引半径查询。其中常见的数据结构类型有:String、L
一、 键值设计key 名称设计(1) 可读性和可管理性便于查看,统计,排错(2)简洁性,控制key长度在保证语义的前提下,尽量控制key的长度(3)不要包含特殊字符禁止包含特殊字符如空格,换行,单双引号,其他转义字符value 设计(1)不宜过大,越小越好string类型控制在1KB以内,hash/list/set/zset等包含元素个数控制在1000以内credis页面,群集所有者可以通过unl
上周有位读者字节一二面时,被问到:Redis 的大 Key 持久化有什么影响Redis 的持久化方式有两种:AOF 日志和 RDB 快照。所以接下来,针对这两种持久化方式具体分析分析。大 Key AOF 日志的影响先说说 AOF 日志三种写回磁盘的策略Redis 提供了 3 种 AOF 日志写回硬盘的策略,分别是:Always,这个单词的意思是「总是」,所以它的意思是每次写操作命令执行完后
大概是以下几点吧1 redis是基于内存的,因此减少了cpu将数据从磁盘复制到内存的时间2 redis是单线程的,因此减少了多线程切换和恢复上下文的时间3 redis是单线程的,因此多核cpu和单核cpu对于redis来说没有太大影响,单个线程的执行使用一个cpu即可4 只是相对其它的数据库来说,redis没有受到cpu的太多限制,也并不是丝毫没有关系。redis官网说,因为cpu不是redis
转载 2023-05-25 09:50:01
139阅读
Redis了解吗?都说Redis速度快,那Redis为什么这么快呢?Redis快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基于内存:Redis是使用内存存储,没有磁盘IO上的开销。数据存在内存中,读写速度快。单线程实现( Redis 6.0以前):Redis使用单个线程处理请求,避免了多个线程之间线程切换和锁资源争用的开销。IO多路复用模型:Redis 采用 IO 多路复用技术。Redis 使用单线程来轮询描述符
转载 2024-02-23 10:43:02
13阅读
Redis 简介Redis 是完全开源免费的,是一个高性能的key-value数据库。Redis 与其他 key - value 缓存产品有以下三个特点:Redis支持数据的持久化,可以将内存中的数据保存在磁盘中,重启的时候可以再次加载进行使用。Redis不仅仅支持简单的key-value类型的数据,同时还提供list,set,zset,hash等数据结构的存储。Redis支持数据的备份,即mas
## Redis BRPOP的弊端 在使用Redis时,BRPOP(Block for Redis Pop)命令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命令,它可以在列表中等待并获取最新的元素。但是,尽管BRPOP在某些场景下非常方便,但它也存在一些弊端。本文将介绍BRPOP的弊端,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 弊端1:阻塞操作 BRPOP是一个阻塞操作,它会使客户端一直等待,直到有新的元素可用或等待超时。这意味
原创 2023-10-10 15:07:08
466阅读
TCP 是提供可靠的传输层,它使用的方法之一就是确认从另一端收到的数据。但是数据和确认都可能会丢失。TCP 通过在发送时设置一个定时器来解决这个问题。如果当定时器溢出时还没收到确认,它就会重传该数据。关键在于超时和重传策略,即怎样决定超时的时间间隔和如何确定重传的频率。对于每个连接,TCP 管理着四个不同的定时器:重传定时器、坚持定时器、保活定时器 以及 2MSL 定时器。TCP使用四种定时器(T
前一段时间。开发环境反馈,Redisserver訪问很慢,每一个请求要数秒时间,重新启动之后2~3天又会这样。 我查看了一下Linux的性能,没有什么问题。通过 # redis-cli --latency 发现訪问Redis确实非常慢,运行info要几秒时间。里面有个參数已连接的client几万个,
转载 2016-01-31 18:10:00
124阅读
2评论
目录一、主流多核CPU1.1 多核CPU缓存结构1.2 redis影响二、NUMA CPU2.1 UMA(SMP)架构VS NUMA 架构2.2 redis影响本文主要基于cpu的架构和运行机制来分析cpu架构redis性能影响。一、主流多核CPU1.1 多核CPU缓存结构访问速度L1>L2>L3>内存。权限L1和L2为每个核私有(每一个物理核下面的逻辑核共享L1和L
转载 2021-02-08 18:40:47
708阅读
2评论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