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于指定符号和线条类型的参数(par()函数)pch:指定绘制该点是使用的符号(小图形)cex:指定符号(图形大小)的大小lty:指定线条类型lwd:指定线条宽度二、针对颜色相关的函数col:绘制颜色col.axis:坐标轴刻度线的颜色col.lab:坐标轴标签(也就是数字的颜色)col.main:标题颜色col.sub:副标题颜色fg:图形前景色bg:图形的背景色三、文本属性的函数cex:表
转载 2023-05-23 12:07:36
954阅读
 001、par(mar)选项的作用是调整绘图区域距离外围框线的距离。作用和par(mai)一样, 可能只是单位不一样.par(mfrow = c(2, 2)) par(mar = c(1, 1, 1, 1)) plot(1:10, main = "mar = 1", cex.main = 3) box(which = "figure", lwd = 5) box(which = "
转载 2023-05-22 14:07:41
287阅读
R有着非常强大的绘图功能,我们可以利用简单的几行代码绘制出各种图形来,但是有 时候默认的图形设置没法满足我们的需要,甚至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小问题:如坐标轴或者标题出界了,或者图例说明的大小或者位置遮挡住了图形,甚至有时候默认 的颜色也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如何进行调整呢?这就用到了“强大”的函数par()。我们可以通过设定函数par()的各个参数来调整我们的图形,这篇博 文就是对函数par()的各个参
转载 2023-08-12 22:42:36
367阅读
 001、mai的作用是调整绘图区域与外围框线的距离。par(mfrow = c(2, 2)) par(mai = c(0.5,0.5,0.5,0.5)) plot(1:10, main = "mai = 0.5", cex.main = 3) box(which = "figure", lwd = 5) box(which = "plot", lwd = 5) par(mai =
转载 2023-05-22 14:54:10
273阅读
# 教你使用 R 语言的 `par` 函数进行图形参数设置 在 R 编程中,`par` 函数用于设置图形参数,以便在绘图时可以自定义图形的外观。对于初学者来说,学习如何使用 `par` 函数是掌握 R 绘图的基础之一。接下来,我将为你介绍使用 `par` 函数的整个流程,并提供必要的代码示例。 ## 流程概述 了解 `par` 函数的使用步骤,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步骤: | 步骤 | 描述
原创 2024-10-10 04:44:48
160阅读
# 实现"r语言 cex"的步骤 ## 介绍 R语言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统计分析和数据可视化工具,而"cex"是R语言中用于设置文本大小的函数。对于刚入行的小白来说,学习和理解这个函数可能有些困难。本文将介绍实现"cex"的步骤,并提供相应的代码和注释,帮助你掌握这个功能。 ## 步骤概述 下面是实现"cex"的步骤概述: | 步骤 | 描述 | | --- | --- | | 1 | 创建一个
原创 2024-02-10 04:11:24
154阅读
par()函数:用来设置画图参数的函数par()的作用直到画板被关闭为止 1.设置背景颜色#设置背景颜色 > par(bg="gray") #设置画板背景色 > plot(rnorm(100)) #如果在plot函数中设置了背景颜色,则会覆盖par命令 #只设置坐
转载 2023-05-23 10:23:29
177阅读
R有着非常强大的绘图功能,我们可以利用简单的几行代码绘制出各种图形来,但是有时候默认的图形设置没法满足我们的需要,甚至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小问题:如坐标轴或者标题出界了,或者图例说明的大小或者位置遮挡住了图形,甚至有时候默认的颜色也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如何进行调整呢?这就用到了“强大”的函数par()。我们可以通过设定函数par()的各个参数来调整我们的图形,这篇博文就是对函数par()的各个参数进
转载 2024-08-11 22:14:17
33阅读
R语言卡方独立性检验、使用chisq.test函数对列联表进行卡方检验、检验两个分类变量是否独立(自定义构建列联表仿真数)目录R语言卡方独立性检验、使用chisq.test函数对列联表进行卡方检验、检验两个分类变量是否独立假设检验假设检验的应用仿真数据R语言卡方独立性检验、使用chisq.test函数对列联表进行卡方检验、检验两个分类变量是否独立假设检验假设检验使用统计学中的概念来确定给定假设有效
前篇(graphics | 基础绘图系统(一)——主函数plot及其参数)介绍了基础系统的绘图主函数plot()及其参数。实际上,plot()函数的参数主要由par()提供。不同于plot()函数par()函数的参数除个别外一旦设定,除非再次更改或重启R,否则就会对后续所有的绘图命令起作用。在设置参数之前,可以使用以下代码保存绘图系统的默认参数:# 储存当前参数 opar <- par(n
# 如何在R语言中实现`cex`的调整 在R语言中,`cex`(character expansion)参数常用于调整图形中字符和符号的大小。对于初学者而言,理解如何使用`cex`是绘图时的一项重要技能。本文将为你提供一个实现`cex`调整的详细流程,并附上代码示例和相应的注释。 ## 实现流程 以下是实现`cex`调整的步骤: | 步骤 | 描述
原创 2024-10-01 07:14:47
46阅读
par()、layout()、split.screen()函数1. par()函数的参数详解函数par()可以用来设置或者获取图形参数,par()本身(括号中不写任何参数)返回当前的图形参数设置(一个list);若要设置图形参数,则可用par(tag = value)的形式,其中tag的详细说明参见下面的列,value就是参数值,例如:par(mar = c(4, 4, 1, 0.5), bg =
转载 2023-11-22 22:10:27
83阅读
原图展示依然与前两天推文的参考图来自同一篇文章,文章使用marker微生物计算了一个疾病指数,之后使用箱须图比较了疾病和健康样本中疾病指数的差异。今天就来仿照绘制一下这幅图,我绘制出来的最终图像是下面这个样子。还是照例先给出完成的绘图代码:gdi <- read.table("GDI.txt",header = TRUE,row.names = 1,sep = "\t") tiff(file
par 可以設置的繪圖相關參數有3 類:只可以查詢而不可以修改的參數, 即readonly 參數, "cin", "cra", "csi", "cxy", "din" 和"page".僅能通過par 函數進行設置的參數: "ask", "fig", "fin", "lheight", "mai", "mar", "mex", "mfcol", "mfrow", "mfg", "new", "oma
转载 2024-09-05 18:55:01
33阅读
起名时连接符最好用点 .   class(变量);mode(变量):查看变量类型   nlevels(sales$ID): 统计数据框sales中因子变量ID的个数   which(is.na(sales$Quant)): 给出数据框sales中Quant变量为NA元素的位置指标
转载 2024-01-24 19:56:48
42阅读
本文接 预测模型变量筛选:方法篇常见回归模型评估方法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 (MAE):预测值与真实值之间平均相差多大;均方误差,Mean Square Error (MSE):是指参数估计值与参数真值之差平方的期望值。MSE是衡量平均误差的一种较方便的方法,MSE 可以评价数据的变化程度,MSE的值越小,说明预测模型描述数据具有更好的精确度。R平方值,R-
转载 2023-08-10 15:33:29
244阅读
当我们在回归模型中包含连续变量作为协变量时,重要的是我们使用正确的(或近似正确的)函数形式。例如,对于连续结果Y和连续协变量X,可能是Y的期望值是X和X ^ 2的线性函数,而不是X的线性函数。一种简单但通常有效的方法是简单地查看Y对X的散点图,以直观地评估。对于我们通常使用逻辑回归建模的二元结果,事情并不那么容易(至少在尝试使用图形方法时)。首先,Y对X的散点图现在完全没有关于Y和X之间关联的形状
初用R,发现在用基础包绘图时不同的画图函数中很多参数都通用的,每次遇见都要去R中查help文件,所以在此借鉴论坛中优秀的par解说,整理成手册,加深自己记忆的同时,方便以后查找参数~
# 如何在R语言中设置plot的cex大小 ## 1. 整体流程 ```mermaid flowchart TD A[了解需求] --> B[导入数据] B --> C[绘制图形] C --> D[设置cex大小] D --> E[保存图形] ``` ## 2. 每个步骤的具体操作 ### 了解需求 在进行任何操作之前,首先要了解需求,明确要绘制的图形是什
原创 2024-06-26 05:23:27
82阅读
文章目录0.准备演示Demo (1 和 2共用 Demo)1.线程终止方式--Stop()2.线程终止方式--interrupt()3.线程终止方式--标志位 0.准备演示Demo (1 和 2共用 Demo)public class StopThread extends Thread { private int i = 0, j = 0; @Override public voi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