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视图是对逻辑架构进行描述,最早由 Philippe Kruchten 提出,他在1995年的《IEEE Software》上发表了题为《The 4+1 View Model of Architecture》的论文,引起了业界的极大关注,并最终被RUP采纳,现在已经成为架构设计的结构标准。该模型五个主要的视图逻辑视图(Logical View),设计的对象模型(使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时)。过程视图(Process View),捕捉设计的并发和同步特征。物理视图(Physical ..
原创 2021-06-23 21:00:55
880阅读
4+1视图是对逻辑架构进行描述,最早由 Philippe Kruchten 提出,他在1995年的《IEEE Software》上发表了题为《The 4+1 View Model of Architecture》的论文,引起了业界的极大关注,并最终被RUP采纳,现在已经成为架构设计的结构标准。该模型五个主要的视图逻辑视图(Logical View),设计的对象模型(使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时)。过程视图(Process View),捕捉设计的并发和同步特征。物理视图(Physical ..
原创 2021-06-23 21:00:55
630阅读
经典的当属“4+1视图模型:逻辑视图: 一般针对客户、用户、业务人员、开发组织,主要从系统的功能元素、以及它们的接口、职责、交互维度入手。 主要元素包括系统、子系统、功能模块、子功能模块、接口等。开发视图: 一般针对开发和测试相关人员,主要描述系统如何开发实现。 主要元素包括描述系统的分层、分区、框架、系统通用服务、业务通用服务、类和接口、系统平台和大基础框架。用途是指导开发设计和实现。物理视图
转载 2023-07-27 15:48:53
44阅读
4+1视图是对逻辑架构进行描述,最早由Philippe Kruchten提出,现在已经成为架构设计的结构标准。该模型五个主要的视图:逻辑视图(Logical View),设计的对象模型(使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时)。进程视图(Process View),捕捉设计的并发和同步特征。物理视图(Physical View),描述了软件到硬件的映射,反映了分布式特性。开发视图(Development Vie
、软件架构软件架构概念:将若干结构元素进行装配,从而满足系统主要功能和性能需求,并满足其他非功能性需求,如可靠性、可伸缩性、可移植性和可用性。用来处理软件高层次结构的设计和实施。软件架构 ={元素,形式,关系/约束}软件架构涉及到抽象、分解和组合、风格和美学。用由多个视图或视角组成的模型来描述软件架构,该方法称为多重视图方法。使用多重视图的目的:基于多个并发视图的使用情况来说明描述软件密集型系统架
转载 2017-08-15 17:21:33
5725阅读
4+1视图模型从5个不同的视角包括逻辑视图、进程视图、物理视图、开发视图和场景视图来描述软件体系结构。每一个视图只关心系统的一个侧面,5个视图结合在一起才能反映系统的软件体系结构的全部内容。逻辑视图:标记符号:逻辑视图主要支持系统的功能需求,即系统提供给最终用户的服务。在逻辑视图中,系统分解成一系列的功能抽象,这些抽象主要来自问题领域。这种分解不但可以用来进行功能分析,而且可用作标识在整个系统
   架构设计:"4+1"视图     概念“4+1视图,是指从5个不同视角来描述软件体系结构。“4+1”分别指:逻辑视图过程视图物理视图开发视图场景/用例 视图逻辑架构的描述可以围绕前四个视图进行组织,然后结合用例或场景进行说明,形成第五个视图。每个视图只关心系统的一个侧面,5个视图结合起来,才能反映系统的全部内容。关于视图软件设计可以从不同的概念角度进行描述和记录,这些角度
转载 2019-11-19 12:12:00
1391阅读
2评论
开发视图 graph dfd { graph [ rankdir = "TB" label = "title" labelloc="t" ]; node [ fontsize = "16" ]; edge [ ]; "titleA"[shape=box] "titleB"[s
原创 1月前
160阅读
进程视图 可以使用UML中的交互图(时序图、协作图): @startuml title driverbox交互图 participant internal.plugins as plugins participant internal.export as export participant internal.core.cach as cach participant driverbox.he
原创 29天前
59阅读
场景 @startuml 用例图 skinparam actorStyle awesome skinparam packageStyle rectangle skinparam shadowing false skinparam handwritten false :北向构件: as AA :南向构件: as BB :运维人员: as Desktop package "RuleGo
原创 1月前
127阅读
声明:部分内容摘录了简书「橘色对白」作者的文章片段。之前经常看到文章中提到「4+1视图」,对其也有片面的理解,但一直没有实践过,不清楚其真正的作用,这两天在业务需求分析中运用了其中的一部分,想谈谈自己的粗浅理解。最近在调研「多租户」实现方案时,看到简友「橘色对白」的3篇关于多租户架构的文章,其中一篇「以CRM系统为例,浅析初级SaaS架构的构建方法」,以「4+1视图」的形式,覆盖了分析、设计、开发
原创 2018-04-22 20:51:55
1841阅读
2点赞
4+1 视图模型概况Kruchten 提出了一个"4+1"视图模型,从 5 个不同的视角包括包括逻辑试图、进程视图、物理 视图、开发视图、场景视图来描述软件体系结构。每一个视图只关心系统的一个侧面,5 个试图结合在一起才能反映系统的软件体系结构的全部内容。如下图: 逻辑视图(Logic View )逻辑试图主要是用来 描述系统的功能需求,即系统提供给最终用户的服务. 在逻辑视图中, 系统
一个架构视图是对于从某一视角或某一点上看到的系统所做的简化描述,描述中涵盖了系统的某一特定方面,而省略了于此方面无关的实体。也就是说,架构要涵盖的内容和决策太多了,超过了人脑"一蹴而就"的能力范围,因此采用"分而治之"的办法从不同视角分别设计;同时,也为软件架构的理解、交流和归档提供了方便。1995年,Philippe Kruchten在《IEEE Software》上发表了题为《The 4+1
要开发出用户满意的软件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软件架构师必须全面把握各种各样的需求、权衡需求之间有可能的矛盾之处,分门别类地将不同需求一一满足。本文从理解需求种类的复杂性谈起,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展示了如何通过RUP的4+1视图方法,针对不同需求进行架构设计,从而确保重要的需求一一被满足。呼唤架构设计的多重视图方法灵感一闪,就想出了把大象放进冰箱的办法,这自然好。但希望每个架构设计策略都依靠灵感是不现实
  4+1视图 4+1视图由Philippe Kruchten于1995年在《IEEE Software》上发表了题为《The 4+1 View Model of Architecture》的论文提出,随着RUP和UML而普及。4+1视图包括逻辑视图、开发视图、过程视图、物理视图以及把四大视图串联起来的场景。逻辑视图:使用面向对象的分解方法,逻辑架构主要支持功能需求,也就是系统
        软件架构用来处理软件高层次结构的设计和实施。它以精心选择的形式将若干结构元素进行装配,从而满足系统主要功能和性能需求,并满足其他非功能性需求,如可靠性、可伸缩性、可移植性和可用性。 Perry 和 Wolfe 使用一个精确的公式来表达,该公式由 Boehm 做了进一步修改: 软件架构 = {元素,形式,关系/约束} 软件架构涉
1995年,Philippe Kruchten在《IEEE Software》上发表了题为《The 4+1 View Model of Architecture》的论文,引起了业界的极大关注,并最终被RUP采纳。如图1所示。图1  Philippe Kruchten提出的4+1视图方法   该方法的不同架构视图承载不同的架构设计决策,支持不同的目标和用途:l&nbsp
运用RUP 4+1视图方法进行软件架构设计
转载 2019-02-28 14:44:50
5062阅读
什么是软件架构视图    那么,什么是软件架构视图呢?Philippe Kruchten在其著作《Rational统一过程引论》中写道:    一个架构视图是对于从某一视角或某一点上看到的系统所做的简化描述,描述中涵盖了系统的某一特定方面,而省略了于此方面无关的实体。    也就是说,架构要涵盖的内容和决策太
参考Architectural Blueprints—The “4+1” View Model of Software A
原创 2022-10-30 18:22:27
406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