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为大家介绍红外摄像机的功率究竟有多大之前先让大家了解下什么是红外摄像机的概念。   什么是红外摄像机人的眼睛能看到的可见光按波长从长到短依次为红、橙、黄、绿、青、蓝、紫。比紫光波长更短的光叫紫外线;比红光波长更长的光叫红外线,人的肉眼是看不到红外线的。因为数码摄像机用CCD感应所有光线这就造成所拍摄影像和我们肉眼只看到可见光所产生的影像很不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数码摄像机在
???本文目录如下:????1 概述?2 运行结果?3 参考文献?4 Matlab代码实现?1 概述随着红外成像技术快速发展,红外目标识别系统在导弹精确制导、夜间导航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红外小目标识别算法是红外成像检测系统的核心之一。红外小目标信噪比低,往往淹没于自然背景和系统噪声之中,如何快速、精确地识别红外小目标非常重要。红外可见光图像融合的目标是获得具有完整场景表达能力
摘    要: 红外可见光图像融合是异类传感器信息融合的重要分支,在军事、遥感等领域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从红外可见光图像的特点出发,介绍了两种图像融合的现状,归纳了常用的基于多尺度分析的图像融合方法,简要阐述了红外可见光图像融合规则和评价指标,为多尺度分析技术在图像融合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清晰的方向。引    言:图像融合旨在结合不
# 可见光红外对齐 在现代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领域,可见光图像红外图像对齐(也称为配准)是一项重要的技术。配准的目的在于将不同传感器获取的图像对齐到同一个坐标系中,以便后续分析和处理。这种技术广泛应用于军事监视、医疗成像和无人驾驶等领域。 ## 可见光红外 可见光是人眼能够感知的光波范围,通常在400纳米到700纳米之间。而红外则是波长较长的光,超出了人眼的感知能力。红外图像可以揭示
原创 10月前
502阅读
摘要    对于非平面场景可见光-红外视频配准是视觉监控的一个新领域。它使用两种光谱信息的结合来更好的行人检测和分割。这里,提出一个新的用于非平面场景的可见光红外配准的在线框架,这个框架包括前景分割、特征匹配、修正和差异计算。提出的方法基于稀疏轮廓点相关性。这个框架的关键想法是在视频的开始移除错误的区域和用于非平面场景的配准方法。1. 介绍  红外可见光(TIR-Vis)视频内容配准问题是计算
红外简介光波红外技术的发展红外线的分类近红外线(NIR, IR-A DIN):短波长红外线(SWIR, IR-B DIN):中波长红外线(MWIR, IR-C DIN)也称为中红外线:长波长红外线(LWIR, IR-C DIN):远红外线(FIR):不同红外应用的领域 光波       太阳光线大致可分为可见光及不可见光可见光经三棱镜后会折射出紫、蓝、青
转载 2023-10-17 09:53:38
257阅读
植被跟太阳辐射的相互关系有别于其他物质,如裸土、水体等,比如植被的“红边”现象,即在<700nm附近强吸收,>700nm高反射。很多因素影响植被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反射,包括波长、水分含量、色素、养分、碳等。研究植被的波长范围一般为400 nm to 2500 nm,这也是传感器设计选择的波长范围。这个波长范围可分为以下四个部分:可见光(Visible):400 nm to 700 nm
Cross-Modality Image Matching Network With Modality-Invariant Feature Representation for Airborne-Ground Thermal Infrared and Visible Datasets机载-地面热红外可见光数据集的具有模态不变特征表示的跨模态图像匹配网络武汉大学 IEEE TRANSACTIONS
已更新Github地址。若觉得有用,欢迎使用、引用和进一步联系交流。谢谢!----一、背景介绍 可见光红外图像融合(Visible and infrared image fusion)是图像融合领域的一个分支。其在很多领域都有应用,例如可见光红外图像融合跟踪(RGB-T tracking)、人脸识别、人耳识别、SLAM、国防领域。因此,多年以来,一直是比较活跃的研究领域。 从方
                    红外/可见光图像配准融合  根据文献【1】,对于平行光轴的红外可见光双目配置进行图像配准,主要的限制是图像配准只是对特定的目标距离(Dtarget)有效。配准误差 x(以像素单位)的数学表达式为:             &n
# 可见光红外图像处理:基于OpenCV的Android应用 在现代科技中,可见光红外线成像技术已经在众多领域中得到了应用,如安防监控、医疗成像及环境监测等。借助OpenCV(开源计算机视觉库),我们可以在Android平台上实现对可见光红外图像的处理与分析。 ## 可见光红外成像简介 可见光是人眼能感知的光谱范围,通常在380nm到750nm之间。相比之下,红外线波长在750nm到
原创 10月前
72阅读
# 利用PyTorch将可见光图像转换为红外图像 ## 引言 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各种应用场景逐渐涌现,其中图像转化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PyTorch将可见光图像转换为红外图像。这一技术可以应用于安防监控、环境监测及自动驾驶等领域。 ## 可见光红外图像的区别 可见光图像是人眼能感知的光谱范围内的图像,而红外图像则是波长较长的光线,通常人眼无法
原创 11月前
1947阅读
index一. 什么是红外线二. 红外线系统的组成三. 红外发射管四. 红外遥控器发射五. 红外线接收六.数据格式七. 位定义 一. 什么是红外线人的眼睛能看到的可见光按波长从长到短排列,依次为红、橙、黄、绿、青、蓝、紫。其中红光的波长范围为0.62~0.76μm;紫光的波长范围为0.38~0.46μm。比紫光波长还短的光叫紫外线,比红光波长还长的光叫红外线.红外线遥控就是利用波长为0.76~1
文章目录1. 基于多尺度变换的方法1.1 金字塔变换1.1.1 拉普拉斯金字塔变换LP1.1.2 对比度金字塔CP1.2 小波变换1.2.1 离散小波变换DWT1.2.2 双树复小波变换DTCWT1.2.3 曲波变换CVT1.2.4 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NSCT1.2.5 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NSST1.3 基于边缘保持滤波器2.基于稀疏表示的方法2.1 构造过完备字典2.2 对参数进行稀疏编码3.
▼什么是远红外线太阳光线大致可分为可见光及不可见光可见光经三棱镜后会折射出紫、蓝、青、绿、黄、橙、红颜色的光线(光谱)。红光外侧的光线,在光谱中波长自0.75至1000微米的一段被称为红外光,又称红外线。红外线属于电磁波的范畴,是一种具有强热作用的电磁波。红外线的波长范围很宽,人们将不同波长范围的红外线分为近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区域,相对应波长的电磁波称为近红外线、中红外线及远红外线。&nbsp
随着红外光谱应用范围的扩大,几乎每一个实验室都会配有红外光谱,所以,精心整整理了红外吸收光谱图解析实例,希望对你在红外吸收光谱的解析上有所帮助。利用红外吸收光谱进行有机化合物定性分析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官能团定性分析,主要依据红外吸收光谱的特征频率来鉴别含有哪些官能团,以确定未知化合物的类别; 二是结构分析,即利用红外吸收光谱提供的信息,结合未知物的各种性质和其它结构分析手段(如紫外吸收光谱、核磁
在现代光学技术中,“diffusion红外可见光”问题引发了不少技术挑战。它在图像处理、传感器设计以及相关设备的性能优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探索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对业务的成败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将阐述如何应对“diffusion红外可见光”问题的全过程。 ## 背景定位 “diffusion红外可见光”技术的挑战在于不同波段的光线在相互作用时会产生不同的散射和衰减现象。这带来了图像清晰度、质
原创 2月前
274阅读
最近一直在做可见光图像红外图像的配准和融合研究,阅读了很多文献后发现在这一领域有很多很不错的工作都没有公开代码,因此希望写一整个系列来分享一些比较有趣的研究,并尝试复现这些论文。这篇推文要复现的论文是Huafeng Li等人的《Feature dynamic alignment and refinement for infrared-visible image fusion: Translat
写在前面红外光谱法Infrared Spectrometry,IR说到分子光谱法就不得不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红外光谱法,前一篇 【必看宝典】史上最全紫外学习贴 , 我们已经详细地介绍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今天咱们再具体说一说红外光谱法以及红外光谱图解析的基础知识。谱图解析基本知识1、基团频率区中红外光谱区可分成4000cm-1~1300(1800)cm-1和1800(1300)cm-1~600c
An infrared and visible image fusion method based on multi-scale transformation and norm optimization引言方法论预融合图像的生成基于MDLatLRR的图像分解基础层与细节层的图像融合基础层细节层逆变换总结对于红外可见光图像融合的思考 论文: An infrared and visible ima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