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消息队列控制块:在include/rtdef.h中
1. #ifdef RT_USING_MESSAGEQUEUE
2. /**
3. * message queue structure
4. */
5. struct rt_messagequeue
6. {
7. struct rt_ipc_object parent;
RT-Thread 学习笔记消息队列概述消息队列是一种常用的线程间通讯方式,用来传输数据。 可以应用在多种场合:线程间的消息交换、中断服务程序给线程发送数据。消息队列可以包含若干个消息。每个消息可以容纳的数据大小是一样的 。创建消息队列时就要指定长度(消息个数)、消息的数据大小 。数据的操作采用先进先出的方法(FIFO,First In First Out):写数据时放到 尾部,读数据时从头部读也
1.FreeRTOS队列 队列是主要的任务间通讯方式。可以在任务与任务间、中断和任务间传送信息。大多数情况下,队列用于具有线程保护的FIFO(先进先出)缓冲区:新数据放在队列的后面。当然,数据也可以放在队列的前面,在下一篇讲队列API函数时,会涉及到数据的存放位置。 图1-1:读写队列 图1-1所示的队列中,
转载
2024-09-11 11:27:33
42阅读
主处理器ATMega328P的串行通信子系统可以用于与计算机、外设或其他微控制器进行通信,它支持3种串行通信方式:通用同步/异步收发器,串行外设接口和两线串行接口。1. 通用同步/异步收发器 在串行通信中,波特率用来衡量传输速率的快慢,同步和异步的对象是波特率的时钟信号;同步通信的设备之间需要一条额外的时钟线,也因此同步方式可以提供更高的波特率;这里将以异步为例。Arduino的数据回
目录系统通讯方式有哪些?消息队列的应用场景消息队列通讯模型常见的消息协议AMQPMQTTATOMPJMS小结系统通讯方式有哪些?RPC调用RPC 全称 Remote Procedure Call——远程过程调用,它是一种通过网络从远程计算机程序上请求服务,而不需要了解底层网络技术的方式。RPC 调用分类通讯协议层面基于 HTTP 协议的 RPC;基于二进制协议的 RPC;基于 TCP 协议的 RP
目录1. 队列的理论讲解1.1 常规操作 2. 队列的常规使用3. 队列集1. 队列的理论讲解1.1 常规操作 队列的简化操如入下图所示,从此图可知: 队列可以包含若干个数据:队列中有若干项,这被称为"长度"(length) 每个数据大小固定 创建队列时就要指定长度、数据大小 数据的操作采用先进先出的方法(FIFO,First In First Out):写数据时放到尾部,读数据时从头部
转载
2024-07-21 01:42:12
41阅读
一.Tornado简介官网GitHub介绍Tornado是使用Python开发的全栈式(full-stack)Web框架和异步网络库,最早由4名Google前软件工程师(布雷特·泰勒)2007创办的Friendfeed(一个社交聚合网站)开发而来的。通过使用非阻塞IO,Tornado可以处理数以万计的开放连接,是long polling、WebSockets和其他需要为用户维护长连接应用的理想选择
我们知道现在市面上的RPC框架很多,但是如何用我们的RabbitMQ去实现一个RPC调用呢?这就是我们这篇文章所要讲解的内容。 如果有阅读过我写的博客的大兄弟们,可能会知道,我有个习惯就是学习技术喜欢去看官方文档,同样对于RabbitMQ如何去实现RPC调用,我们先来看看官方文档怎么说。 如上图,进入RabbitMQ官网,找到get Started,然后里面会有很多基本使用方式(其他几种使用方式在
前段时间自己在家闲着没事干,就整理了以前的没有写完的rpc服务。这是一个用tornado来实现的rpc服务,我们知道tornado最令人诟病的是不能随意的用阻塞模块。 怎么就是阻塞的模块?在现在分布式api开发应用中,很多时候访问速度慢是由于网络io阻塞引起的,而不是因为cpu计算量大引起的。 所以不管是gevent、tornado都让你选择patch后的模块。对于安全方面首先加入了浏览器ua标示
Tornado龙卷风是一个开源的网络服务器框架,它是基于社交聚合网站FriendFeed的实时信息服务开发而来的Tornado是使用Python编写的Web服务器兼Web应用框架与主流Web服务器框架不同的是,Tornado是异步非阻塞式服务器,得益于非阻塞式和对epoll模型的运用Tornado是实时Web服务的一个理想框架,它非常适合开发长轮询、WebSocket和需要与每个用户建立持久连接的
转载
2024-10-24 09:38:42
65阅读
文章目录1.队列1.1 队列特性1.2 队列创建1.2.1 接口函数1.2.2 内存占用1.2.3 创建过程分析1.3 入队与出队1.3.1 队列项入队1.3.1 队列项出队2.信号量2.1 二值信号量2.2 计数型信号量2.3 互斥信号量3.总结 1.队列 FreeRTOS支持多任务操作,那么任务之间以及任务与中断之间肯定需要通讯与同步,因此,继任务相关内容学习之后,下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队列
转载
2024-05-30 23:53:33
172阅读
原创
2021-11-22 10:46:34
383阅读
概述FIFO 先进先出一个队列可由多方写入当某个任务读取一个队列时,其可以指定一个阻塞超时时间。在这段时间中,如果队列为空,该任务将保持阻塞态以等待队列数据有效。当写入了数据,该任务将自动由阻塞态转移为就绪态。当等待的时间超过了指定的阻塞时间,任务会自动从阻塞态转移为就绪任务在写队列时也可以指定一个阻塞超时时间,这个时间是指当被写队列已满时,任务进入阻塞态以等待队列空间有效的最长时间当多个任务读取
传说互联网应用有两大利器,一个是缓存,另一个就是消息队列。 一直相对消息队列做一下梳理,希望早日另有成文。 一叶知秋,实际上消息队列在嵌入式系统中同样有着广泛的应用。 近来致力于IoT和智能硬件,现学...
原创
2022-03-21 18:03:49
248阅读
(使用Java客户端)一、概述在Work Queue的章节中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Work Queue分配耗时的任务给多个工作者,但是如果我们需要运行一个函数在远程计算机上,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情景,这种模式通常被称之为RPC。在本章节的学习中,我们将使用RabbitMQ来构建一个RPC系统:一个远程客户端和一个可扩展的RPC服务器,我们没有任何费时的任务进行分配,我们将创建一个虚拟的RPC服务返回Fi
转载
2024-03-28 15:31:11
80阅读
队列这个玩意,经常使用在日志管理,商城秒杀和一起并发很大的应用场景。之前我一直做了很多的oa系统,对于这个消息队列也一直没有去使用,只是大概了解了一下,所以一直很模糊,最近换了一个公司,公司要做一些小的功能,基本都是突然并发的场景,那么肯定要使用使用队列来解决这样的并发情况。也看了一下第三方的框架,比如rabbitMQ,kafka,大概了解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关系,另外也了解到了一些topic的概
转载
2024-08-06 20:34:15
43阅读
串口通信的基本概念:1.在计算机上进行数据的通信有两种方式。串行方式和并行方式。也就是串口通信和并行通信。即串口通信是计算机传输数据的一种通信方式。2.并行通信以字节为但是进行传输数据,相比于串口通信,他的速度快,传输距离近。串口通信以比特位传输数据,相比于并行通信,他的传输速度慢,但是传输距离远。并且串口通信是异步通信,因此,端口可以在一根线上发送数据的同时在另一根线上接收数据3.串口通信最重要
一、定义信号量,邮箱,队列的最大不同在于它们发送的内容不同。1、信号量是一个触发信号,也是一个计数器,等待接收信号的任务一般只有接收到信号才可以执行,否则任务一直暂停。(据我理解,应该是和QT中的信号与槽的机制差不多)2、邮箱是信号量的扩展,相当于把一个指针定义的变量从一个任务传递到另一个或多个任务中去,这个指针是先发到邮箱,然后等待任务从邮箱里提取指针,这也就传递了指针指向的具体变量值。&nbs
转载
2024-08-26 11:55:36
48阅读
1-堆栈溢使用情况和溢出检查1.1堆栈的使用情况如果使用xTaskCreate()创建任务,那么作为任务堆栈的内存将自动从FreeRTOS堆中分配,并通过传递给xTaskCreate() API函数的参数进行内存划分。如果使用xTaskCreateStatic()创建任务,那么应用程序编写人需要预先分配用作任务堆栈的内存。 堆栈的溢出是导致程序稳定性不良的一个常见的原因。因此,FreeRTOS提供
转载
2024-10-30 09:11:00
107阅读
知识点:1.(为什么要使用队列?) 在没有操作系统的时候,两个应用程序进行消息传递一般是使用全局变量的方式,但是如果在使用操作系统的应用中用全局变量来传递消息,则会涉及资源管理的问题。2.队列是为了任务与任务、任务与中断之间的通信而准备的,可以在任务与任务、任务与中断之间传递消息,队列中可以存储有限的、大小固定的数据项目。3.队列能保存的最大数据项目数量叫队列的长度。4.通常,队列采用的是先进先出
转载
2024-07-02 21:45:08
41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