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服务网关服务网关是将自己的核心服务环境保护起来,是链接外部调用和内部服务的入口。比如目前比较流行的微服务架构,内部服务体系采用的微服务的协议交互,而对外需要根据情况进行协议转换,同时由于内部程序与外部系统的可信度不一样,安全策略、服务权限都需要进行区别对待,服务网关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服务网关核心功能就是路由和过滤,服务网关 = 路由转发 + 过滤器服务网关架构整体架构如下图,包含三部分:
1. Kong简介Kong是一款基于OpenResty(Nginx + Lua模块)编写的高可用、易扩展的,由Mashape公司开源的API Gateway项目。Kong是基于NGINX和Apache Cassandra或PostgreSQL构建的,能提供易于使用的RESTful API来操作和配置API管理系统,所以它可以水平扩展多个Kong服务器,通过前置的负载均衡配置把请求均匀地分发到各个S
一、前言介绍1.什么是服务(API)网关服务网关也就是API网关,可以作为服务的统一入口。可提供身份校验、动态路由、负载均衡、安全管理、统计、监控、流量管理、灰度发布、压力测试等功能。API 网关有很多实现方式,如:Spring Cloud Zuul、 Nginx、Tyk、Kong。本篇介绍的对象正是 Spring Cloud Zuul。Spring Cloud Zuul 是基于 Netflix
目录为什么需要 API 网关(more)kong的概念为什么使用KongKong 的管理方式高可扩展性的背后—插件机制[前言]:Kong是一个云原生,高效,可扩展的分布式 API 网关。 自 2015 年在 github 开源后,广泛受到关注,目前已收获 1.68w+ 的 star,其核心价值在于高性能和可扩展性。为什么需要 API 网关(more)在微服务架构之下,服务被拆的非常零散,降低了耦合
转载 2024-03-11 17:10:20
64阅读
目录1. 绪论1. 1 学习前言1. 设计的技术2. 学习的路径1. 微服务治理1. 1微服务_服务架构演变1. 2 微服务_微服务技术对比1. 3 微服务_SpringCloud介绍1. 4 微服务_demo导入运行1. 5 (补充)本地项目上传到云端gitee上1. 6 服务拆分——服务远程调用 1. 绪论1. 1 学习前言本章笔记主要是记录学习微服务框架等一些中间件知识。服务集群:分布在多
本系列内容是来自Mashape.com的Marco在nginx.conf上的一次演讲。 上一集我们介绍了为什么我们需要API网关:微服务与API 网关(上): 为什么需要API网关? 本系列第一部分(上集)主要介绍了单体和微服务之间的差别,以及为什么我们需要一个API网关等等。 本系列的第二部分(也就是本集)主要关注Mashape.com的API网关Kong,这个框架。我们来看看怎么使用这个
前言服务端提供 RestFul API ,客户端如果想要使用某个服务直接调用服务的API 即可。但是在微服务环境中会有很多的具体服务,而客户端在调用众多的服务时直接和具体的服务打交道这样虽然可以实现,但是处理方式并不是很好。而服务网关就是用来专门解决这一个问题的。有了网关后可以将各个服务的API 都接入到网关中,客户端直接调用网关即可。一个业务可能需要多个服务进行参与才能完成,这时可以通过服务网关
网关、微服务、Nginx、OpenResty和Kong网关网关是一种高性能、低延迟的流量负载均衡服务,是大型分布式系统中用来保护内部服务的一道安全屏障。它可以对请求实施统一拦截,并帮助开发人员轻松地向外界提供服务,使得开发人员不必考虑路由、版本、缓存、认证、授权、身份验证、限流、熔断、灰度、过滤、转换、计费、审计、脱敏、日志和监控等事情,只需要专注于业务的实现即可。另外,除了将网关应用于常见的代理
一、api网关的介绍API 网关,即API Gateway,是大型分布式系统中,为了保护内部服务而设计的一道屏障,可以提供高性能、高可用的 API托管服务,从而帮助服务的开发者便捷地对外提供服务,而不用考虑安全控制、流量控制、审计日志等问题,统一在网关层将安全认证,流量控制,审计日志,黑白名单等实现。网关的下一层,是内部服务,内部服务只需开发和关注具体业务相关的实现。网关可以提供API发布、管理
转载 2024-05-16 07:02:05
34阅读
      当前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设备与平台之间的交互的基础是服务API接口。以API驱动的开发是团队
原创 2023-08-03 16:11:02
135阅读
 对于刚开始学习kong网关,总是一脑子浆糊迷迷糊糊。虽然已经安装好,但却不知道接下来如何下手,因为包含项太多:service、routes、upstream、consumer、plugins等等。一时不知从何下手配置服务。最后又重新打开kong网关的基本介绍,看完之后决定先把问题简单化。所以第一步就先搭建一个service和route,随后又构建了upstream。这三部分完成之后,一
1. 概述如下 Kong 简介的内容,基于 Kong Github、Kong 官方文档、《API 网关Kong 简介》梳理~另外也推荐下 Kong 的“竞品” APISIX,一款国产的微服务 API 网关,目前已经进入 Apache 中孵化。想要学习的胖友,可以点击传送门学习!Kong 是由 Mashape 公司开源的云原生、高性能、可扩展的微服务 API 网关。它基于&n
背景我们有批设备卖给了海外的服务商,老外请了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设备与我们系统的安全性,结果找到了近 40+ 的安全漏洞,有很大一部分的安全漏洞提炼出来,其实可以统一解决掉,因为涉及服务和安卓组件太多,如果一个一个修改,不管是时间还是人力投入都很巨大,那快速并且改动最小的方法就是从网关上解决这些问题。网关是微服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承载了所有请求流量入口,参数验证拦截,用户权限验证等,但是除
       当前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设备与平台之间的交互的基础是服务API接口。以API驱动的开发是团队
原创 2023-08-03 16:13:07
103阅读
Kong是由Mashape开发的并于2015年开源的一款API网关,它是基于OpenResty(Nginx+Lua模块)和ApacheCassandra/PostgreSQL构建的,能提供易于使用的RESTfulAPI来操作和配置API管理系统。Kong可以水平扩展多个KongServer,通过前置的负载均衡配置把请求均匀地分发到各个Server,来应对大批量的网络请求。Kong的扩展是通过插件机
原创 2021-04-04 19:38:37
866阅读
服务kong 网关和图形化管理界面工具KongUI及Konga 的安装配置方法。推荐使用Konga工具
原创 精选 2022-10-25 09:03:03
2399阅读
原创 2021-09-06 11:19:09
626阅读
前言在微服务架构中,由于系统和服务的细分,导致系统结构变得非常复杂, 为了跨平台,为了统一集中管理api,同时为了不暴露后置服务。甚至有时候需要对请求进行一些安全、负载均衡、限流、熔断、灰度等中间操作,基于此类种种的客观需求一个类似综合前置的系统就产生了,这就是API网关(API Gateway)。API网关作为分散在各个业务系统微服务的API聚合点和统一接入点,外部请求通过访问这个接入点,即可访
本文关键词:高性能、API网关Kong、微服务1.Introduction        API网关是随着微服务(Microservice)概念兴起的一种架构模式。原本一个庞大的单体应用(All in one)业务系统被拆分成许多微服务(Microservice)系统进行独立的维护和部署服务拆分带来的变化是API的
系列文章:微服务架构网关概念与 zuul微服务网关:Spring Cloud Gateway —— Zuul微服务网
原创 2022-04-18 13:36:04
1873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