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起步增zadd删zremzremrangebyrankzremrangebyscore改zincrby查zrankzrevrankzscorezcountzrangezrevrangezrangebyscorezrevrangebyscorezcardzscan_iter整体代码 起步#!/usr/bin/python3 # -*- coding: utf-8 -*- """sorted s
1.方式一:先更新数据库,再更新缓存场景当有两个线程A、B,同时对一条数据进行操作,一开始数据库和redis的数据都为tony,当线程A去修改数据库,将tong改为allen,然后线程A在修改缓存中的数据,可能因为网络原因出现延迟,这个时候线程B,将数据修改成了Mike、然后将数据库中的tony,也改成了Mike,然后线程A恢复正常,将redis中的缓存改成了allen,此时就出现了缓存数据和数据
在非关系型数据库中,*Redis Redis的数据结构: redis存储的是key、value 形式的数据,key是字符串,value有五种不同的数据类型 。 value的数据类型有: 1.字符串数据类型:String 2.哈希类型hash:map格式 3.列表类型list: linkedlist格式。支持重复元素。 4.集合类型Set:不支持重复元素。 5.有序集合类型sortedset:不允许
转载 2023-08-16 17:25:38
187阅读
# 实现Redis不可重复的List ## 引言 在开发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使用列表数据结构的情况。然而,有时我们希望这个列表中的元素不重复。在Redis中,我们可以通过使用Set数据结构来实现这个需求。本文将向你介绍如何使用Redis实现一个不可重复列表。 ## 整体流程 下面是实现Redis不可重复列表的整体流程,我们可以用表格展示出来: | 步骤 | 描述 | | --- |
原创 2023-12-21 09:09:05
300阅读
隔离级别对性能的影响比较:可串行化>可重复读>读已提交>读未提交隔离级别越高,所需要消耗的MySQL性能越大(如事务并发严重性),为了平衡二者,一般建议设置的隔离级别为可重复读,MySQL默认的隔离级别也是可重复读。 mysql数据库有4种事物隔离级别:Read uncommit 读取已提交 Read commit 读取未提交 Repeatable read 可重读 Serial
31.可重入加锁机制那如果客户端 1 都已经持有了这把锁了,结果可重入的加锁会怎么样呢?比如下面这种代码:这时我们来分析一下上面那段 lua 脚本。第一个 if 判断肯定不成立,“exists myLock”会显示锁key 已经存在了。第二个 if 判断会成立,因为 myLock 的 hash 数据结构中包含的那个 ID,就是客户端 1 的那个 ID,也就是“8743c9c0-0795-4907-
 不    不可重复读和幻读的区别 当然,   从总的结果来看,   似乎两者都表现为两次读取的结果不一致.但如果你从控制的角度来看,   两者的区别就比较大对于前者,   只需要锁住满足条件的记录对于后者,   要锁
幻读和不可重复读的定义事务A 按照一定条件进行数据读取, 期间事务B 插入了相同搜索条件的新数据,事务A再次按照原先条件进行读取时,发现了事务B 新插入的数据称为幻读。如果事务A 按一定条件搜索, 期间事务B 删除了符合条件的某一条数据,导致事务A 再次读取时数据少了一条。这种情况归为不可重复读这样来看幻读和不可重复读的原理是类似的,下面不再分开讲解。准备工作Mysql 隔离级别为
AJava学习笔记:集合文章目录一:集合框架概述二:Collection接口:单列接口,用来存储一个一个的对象1.Collection常用方法2.集合的遍历方式一:迭代器方式二:foreach方式三:Lambda表达式3.list接口:存储有序的、可重复的数据。--->“动态”数组3.1 ArrayList3.2 LinkedList3.3 Vector3.4 List常用方法及遍历4.Se
# Redis如何实现原子操作 在实际开发中,我们经常需要进行原子操作,即一次操作要么全部成功,要么全部失败。Redis作为一种高性能的内存数据库,提供了一些命令和机制来实现原子操作。本文将介绍如何利用Redis实现原子操作,并通过一个实际问题的示例来演示。 ## 实际问题 假设我们有一个在线旅行预订系统,用户可以预订机票和酒店。我们需要确保用户在下订单时,机票和酒店的库存要么同时减少,要么
原创 2024-05-26 06:21:29
38阅读
# Python ID 不可重复实现流程 在开发应用程序时,我们常常需要确保用户输入的 ID 是唯一的。这篇文章将带你走过实现 Python ID 不可重复的完整流程,帮助你理解如何利用 Python 内置的结构和逻辑来完成这个任务。我们将讨论设计流程、每一步需要做什么,并提供完整的代码示例。 ## 流程步骤 首先,我们列出实现 ID 不可重复的整体流程,使用表格的形式展示步骤: | 步
原创 8月前
27阅读
二月Java温故而知新,把集合这一块知识再整体回顾一下, 前言:集合差不多分为两块,一块以Collection为底层接口往上延伸,一块是以Map为底层接口往上延伸,这两块大致延伸关系如下图所示:基本概念:Collection:是集合的根接口,定义了一系列基础方法Set:是不可重复集,即集合中不能包含重复元素List:有序集合,集合中允许包含重复元素Map:是一种key-value的存储集
Redis的事务在数据库系统中,一个事务是指:由一系列数据库操作组成的一个完整的逻辑过程。例如银行转帐,从原账户扣除金额,以及向目标账户添加金额,这两个数据库操作的总和,构成一个完整的逻辑过程,不可拆分。这个过程被称为一个事务,具有ACID特性。0. ACID/CAP/BASEACID:是指在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中,事务(transaction)所具有的四个特性:原子性(Atomicit
转载 2023-11-24 00:49:11
45阅读
一、未提交读(READ UNCOMMITED)A事务还未提交的修改可被B事务读取到,称为脏读(Dirty Read),与脏数据不同;一般很少使用此隔离级别(性能并未有显著优势,且问题较多)二、提交读(不可重复读)(READ COMMITED)  大部分数据库的默认隔离级别,B事务只能读取A事务中已提交的数据。例如:    1、A事务开启,读取表a记录1    2、B事务开启,并修改表a记录1,提交
MySQL如何防止不可重复读 ## 什么是不可重复读 在数据库事务中,不可重复读是指在同一个事务内的多次读取同一行数据时,如果在这期间发生了其它事务对该行进行了更新操作,那么每次读取到的数据可能是不同的,导致数据不一致。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不可重复读的问题。 ## MySQL如何解决不可重复读 ### 1. 事务隔离级别 MySQL提供了四种事务隔离级别,分别是READ UNCOMMITT
原创 2024-03-29 03:33:44
133阅读
一.基础环境1):准备系统:Centos7.x Ansible2):准备主机:192.168.1.115 redis01 192.168.1.192 redis02 192.168.1.23 redis03 192.168.1.47 redis04 192.168.1.65 redis05 192.168.1.14 redis063):软件存放目录:/application/redis-3.2.3
转载 2024-10-08 10:49:07
89阅读
脏读:脏读又称无效数据的读出,是指在数据库访问中,事务T1将某一值修改,然后事务T2读取该值,此后T1因为某种原因撤销对该值的修改,这就导致了T2所读取到的数据是无效的。幻读:幻读是指当事务不是独立执行时发生的一种现象,例如第一个事务对一个表中的数据进行了修改,比如这种修改涉及到表中的“全部数据行”。同时,第二个事务也修改这个表中的数据,这种修改是向表中插入“一行新数据”。那么,以后就会发生操作
1、脏读(Dirty Read)MySQL官网中关于脏读的描述是:一个事务检索到另一个事务更新但未提交的数据,这些数据是不可靠的。只有在未提交读隔离级别下才有可能出现脏读现象。这种操作不符合数据库设计的ACID原则。对于数据库而言,脏读是非常危险的,因为数据可能会回滚,或在提交之前进一步更新,然而另一事务已经脏读并使用这些从未被确认为准确的数据。脏读现象也可能引发一致性问题。与之相反的是一致性读,
set如何理解无序,不可重复性以hashset为例无序性:无序性不等于随机性,存储的数据在底层数组中并非按照数组索引的顺序添加,而是数据的hashcode值来决定的不可重复:保证添加的元素,按照equals()判断时,不能返回true,即相同的元素只能添加一个先hashset中添加元素a,首先会元素a所在类的hashcode,计算元素a的hash值,此时哈希值通过某种算法,计算出在hashset底
转载 2023-07-29 23:20:25
60阅读
一、数据库的脏读、不可重复读和幻读1、脏读: (读取了未提交的新事物,然后被回滚了) 事务A读取了事务B中尚未提交的数据。如果事务B回滚,则A读取使用了错误的数据。比如我给你转了100万,但是我还没有提交,此时你查询自己账户,多了100万,很开心。然后我发现转错人了,回滚了事物。然后你100万就没了。 在过程中你查到了没有提交事物的数据(多出的100万),这就是脏读。解决:如果一个事物在读的时候,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