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什么是内网穿透?内网穿透简单来说就是将内网外网通过natapp隧道打通,让内网的数据让外网可以获取。比如常用的办公室软件等,一般在办公室或家里,通过拨号上网,这样办公软件只有在本地的局域网之内才能访问,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是手机上,或者公司外地的办公人员,如何访问到办公软件呢?这就需要natapp内网穿透工具了。运行natapp隧道之后,natapp会分配一个专属域名/端口,办公软件就已经在公网
转载 2023-12-17 10:44:37
2阅读
# Android Dialog事件穿透 在开发Android应用时,Dialog是常用的UI组件,尤其是在需要与用户进行交互时。然而,在某些情况下,Dialog中的事件可能会被"穿透"到下面的View中,导致意外的用户体验。本文将探讨Dialog事件穿透的原因及解决方案,并附上代码示例和状态图、甘特图以进一步说明。 ## 什么是Dialog事件穿透Dialog事件穿透是指在Dialog
# Android Dialog穿透事件处理 在Android应用开发中,Dialog是常用的用户界面元素。它可以用于提示信息、获取输入或提供选项等。然而,Dialog事件处理并不是总能按照开发者的意图工作,尤其是在处理“穿透事件”时。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Dialog事件穿透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和代码示例。 ## 什么是Dialog穿透事件 Dialog穿透事件是指用户点击Dial
原创 9月前
199阅读
场景描述(类似): 一个页面里存在A元素和B元素;B元素浮在A元素之上,A元素里具有a标签或者绑定了点击事件或表单元素;点击B元素后,隐藏或者删除B元素;再B元素隐藏或者删除的同时触发A元素里的a标签或者点击事件;点击穿透的现象发生; 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当我们在触屏上点击某个位置时候的时候,浏览器依次响应产生了几个事件,它们分别是:touchStart、touchEnd、click 事件,且c
测试开始以来,效果不错,Low2Low成功率颇高。 关注了一下大家的反馈,有人担心内网穿透会增加HighID负担,这个理解得有所偏差,关于内网穿透的原理,比较成熟的帖子有: 不过这个说的比较复杂,用我自己的浅薄理解,简单说来就是: 内网计算机(也就是LowID),都通过至少一层网关连接互联网,没有自己的独立IP和端口(别人看到的你的IP是网关的),所以别人无法主动与你建立连
转载 2023-12-01 09:42:32
34阅读
文章目录使用点对点信道的数据链路层1.1 数据链路和帧1.2 三个基本问题1. 封装成帧2. 透明传输3. 差错检测循环冗余检验CRC帧检验序列 FCS接收端对收到的每一帧进行 CRC 检验 数据链路层使用的信道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 点对点信道:这种信道使用一对一 的点对点通信方式。 广播信道:这种信道使用一对多的广播通信方式,因此过程比较复杂。广播信道上连接的主机很多,因此必须使用专用的共享
Android里面事件传递机制还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记录一下Touch事件:涉及Activity 、View 、ViewGroup  Touch 事件相关方法方法功能ViewGroup   View       Activity     dispat
移动端事件在前端的移动web开发中,有一部分事件只在移动端产生,如触摸touch相关的事件,以下是关于移动端事件的小结1.PC端事件在移动端的兼容问题1.1 click事件的200~300ms延迟问题主要原因是,需要双击来放大H5页面,会等待200~300ms来看看是否会点击第二次,来判断是否放大 由于双击缩放功能的存在,click事件触发会有200~300ms的延迟1.2 dbclick事件失效
转载 2023-11-24 02:04:39
165阅读
# Android Dialog 穿透的深度解析 在 Android 应用开发中,Dialog 是一种常见的用户交互组件,它可以用于提示用户、获取用户输入或展示信息。然而,Dialog 的一种常见问题就是“穿透”现象,即用户可以通过 Dialog 点击其下方的 Activity 界面。 本文将深入探讨 Android Dialog 穿透的问题,包括其原因、解决方案,并附带代码示例,帮助开发者更
原创 10月前
45阅读
目录前言一、natapp的安装二、硬件准备三、开始连接1.电脑A的准备2.电脑B的连接总结 前言疫情影响下,居家办公成为了常态。所以本文主要记录如何使用natapp完成内网穿透,实现在家远程访问公司内网,学校内网等内网服务器。本文只介绍如何用ssh远程连接。一、natapp的安装首先安装natapp。(有免费的隧道,也有付费的隧道,为了隧道的稳定,我个人是选择了付费)二、硬件准备1. 电脑A,用
# Android Dialog 穿透现象的解析与解决方案 在开发 Android 应用时,我们经常会用到 Dialog 来展示临时信息、提示用户或收集输入。然而,在特定情况下,Dialog 可能并不会如我们所期望的那样工作,某些点击事件可以穿透 Dialog,直接影响 Dialog 后面的 Activity 或 View,这种现象被称为 Dialog 穿透。 ## 什么是 Dialog 穿透
原创 10月前
97阅读
系列文章升级cpolar内网穿透套餐:如何升级cpolar套餐 1/4升级cpolar内网穿透套餐:升级cpolar套餐后的功能 2/4升级cpolar内网穿透套餐:为网站配置自定义域名 3/4升级cpolar内网穿透套餐:为ssh远程配置固定的公网TCP地址 4/4手机android端安装配置cpolar内网穿透将内网穿透配置为开机自启动【Windows系统】:确认cpolar的配置信息 1/2
目录前言解决方案干就完了1.ssh的断链问题2.自动输入密码3.开始操练1.准备一个内网的ubuntu电脑2.准备一个云服务器3.安全规则配置,不然访问不到端口4.开始配置总结 前言最近有个需要远程一个在运行的机器人的需求,机器的接在4G路由器下,属于内网环境,4G路由器带宽有限解决方案1.端口映射2.tv或者向日葵这种3.ssh穿透专门进入了华为B316的设置界面看了支持端口映射,但是只支持有
转载 2024-02-03 05:17:44
59阅读
一、事件触发顺序PC网页上的大部分操作都是用鼠标的,即响应的是鼠标事件,包括mousedown、mouseup、mousemove和click事件。一次点击行为,可被拆解成:mousedown -> mouseup -> click 三步。  手机上没有鼠标,所以就用触摸事件去实现类似的功能。touch事件包含touchstart、touchmove、touchend,注意手机上并没有
先举一个例子:<!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meta content="width=device-width,height=device-height,initial-scale=1.0"> <title>
# Android事件穿透的理解与处理 在Android开发中,触摸事件的传递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在复杂的用户界面中,可能会遇到“事件穿透”的情况,即某个控件的触摸事件被其上层或下层的控件处理。本文将探讨事件穿透的原理及其解决方案,通过代码示例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 ## 事件分发机制 在Android中,事件分发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1. **请求焦点**:当用户触摸屏幕时,系统
原创 9月前
74阅读
? @ 作者: 一恍过去 ⏱️ @ 创作时间: 2022年03月15日 目录前言1、下载2、安装3、使用4、测试 前言内网穿透(Intranet Penetration)是一种网络技术,用于实现从公共网络(如互联网)访问位于私有网络(内网)中的设备或服务。在传统的网络环境中,内网设备通常无法直接从外部网络访问,因为它们被路由器、防火墙等网络设备保护在内部网络中。内网穿透技术允许穿透这些网
# Android 可以多个 Dialog 叠加 ## 前言 在 Android 开发中,我们经常需要使用 Dialog 来向用户展示信息、获取用户输入等。有时候,我们可能需要同时显示多个 Dialog,但默认情况下,Android 是不支持多个 Dialog 叠加显示的。本文将介绍如何实现多个 Dialog 的叠加显示。 ## 实现步骤 下面是实现多个 Dialog 叠加显示的步骤表格:
原创 2024-02-14 05:58:37
391阅读
Service作为Android的四大组件之一,你或许会经常用它。当提到它时,我们都随口说,它会在后台执行长时间的任务,但是,这种表述真的对么?你是否真的了解Service,就让我们来揭开Service的真面目。ServiceAndroid Developer对于Service如下定义,A Service is an application component that can perform l
介绍下tap和click的区别:两者都会在点击时触发,但是在web手机端,clikc会有200-300ms的延时,所以要用tap代替click作为点击事件,singleTap和doubleTap分别作为单次点击和双击,但是使用tap会带来点透事件(事件穿透)。介绍下什么是tap事件穿透:执行完上层绑定的tap事件后,下层如果绑定这click事件或者本身就存在点击事件(a/input)也会默认触发,
转载 2024-07-11 10:02:27
72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