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CP 修改 TIME_WAIT 时间的科学探讨
在计算机网络中,TCP(传输控制协议)是为了在互联网上可靠地传输数据而设计的一种协议。TCP 有一个重要的特性,即在连接关闭后,它会进入 TIME_WAIT 状态,以确保所有数据包都能够被正确接收。然而,TIME_WAIT 状态的存在可能会导致某些情况下端口资源被枯竭,特别是在高负载服务器的场景中。因此,修改 TIME_WAIT 的时间就成为
时间戳选项发送方在每个报文段中放置一个时间戳值。接收方在确认中返回这个数值,从而允许发送方为每一个收到的ACK计算RTT(我们必须说“每一个收到的ACK”而不是“每一个收到的报文段”,是因为TCP通常用一个ACK来确认多个报文段)。我们提到过目前很多实现为每个窗口值计算一个RTT,对于包含8个报文段的窗口而言这是正确的。然而,较大的窗口大小则需要进行更好的RTT计算;时间戳是一个单调递增的值。由于
转载
2023-10-22 08:07:16
68阅读
1. TCP数据通讯服务端:import socket
host = '192.168.33.1' # 服务端IP地址
prot = 8080 # 设置端口号(可任意)
server_socket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 socket.SOCK_STREAM) # 创建套接字
server_socket.bind((host, prot))
转载
2023-08-02 15:21:10
116阅读
1. TIME_WAIT状态原因TCP 协议中包含 11 种不同的状态,TCP 连接会根据发送或者接收到的消息转换状态,如下图所示的状态机展示了所有可能的转换,其中不仅包含了正常情况下的状态转换过程,还包含了异常状态下的状态转换:使用 TCP 协议通信的双方会在关闭连接时触发 TIME_WAIT 状态,关闭连接的操作其实是告诉通信的另一方自己没有需要发送的数据,但是它仍然保持了接收对方数据的能力,
转载
2024-05-15 10:44:12
70阅读
TIME WAIT 带来的问题 先引用一个名言: The TIME_WAIT state is our friend and is there to help us (i.e., to let old duplicate segments expire in the network). Instea
转载
2022-06-29 22:55:31
165阅读
一、 什么是timewait?Timewait是TCP连接中,四次挥手时出现的一个状态,在主动关闭方发出最后一个ACK后,就会进入timewait状态,并等待2MSL时间后,进入CLOSE状态。 二、 MSLMSL(Maximum Segment Lifetime),报文最大生存时间,他是任何报文在网络上存在的最长时间,超过这个时间报文将被丢弃。在linux操作系统中,是30
转载
2024-03-17 11:38:47
1008阅读
前言两条竖线分别是表示:主动关闭(active close)的一方被动关闭(passive close)的一方网络上类似的图有很多,但是有的细节不够,有的存在误导。有的会把两条线分别标记成 client 和 server。给读者造成困惑。对于断开连接这件事,客户端和服务端都能作为主动方发起,也就是 active close 可以是客户端,也可以是服务端。而对端相应的就是 passive close
转载
2024-02-29 15:04:58
57阅读
在《慢启动》、《拥塞避免》文章讲述了慢启动以及拥塞避免阶段的相应机制,当进入拥塞阶段后,TCP需要采取一定的策略避免网络的拥塞,其中有一种方式就是快速恢复算法。快速恢复算法是在TCP Reno算法中引入。TCP Reno 算法快速恢复和快速重传一起使用,使用规则如下:1. 启动快速重传2. 设置SSThresh = CWS/2 以及 CWS = SSThresh +
转载
2024-07-04 16:22:50
45阅读
随着业务量的增长,业务服务器网络压力不断增大,查看后端服务器网络连接状态,发现TIME_WAIT状态连接巨多,TIME_WAIT 占用大量的连接端口不释放,影响业务服务响应速度。同时大量的每个TCP连接都各自有个数据结构,叫TCP Control Block.Time_wait的时候这个数据结构没有被释放。所以当有太多的TCP连接时,内存可能会被占用很多。网
原创
精选
2015-08-11 14:53:41
3174阅读
借用一张图(https://blog.csdn.net/xp178171640/article/details/103855714)tcptime_wait等待2MSL有两个原因1:如果最后一个ACK丢失,对端需要重传FIN,如果直接是CLOSED的状态,那对于重传的FIN,肯定是RST响应2:如果重传的FIN经过一个MSL才到对端,为了保证最后一个ACK正常的丢失,而不影响新的连接,还需要再一个
原创
2021-01-05 17:02:51
1084阅读
随着业务量的增长,业务服务器网络压力不断增大,查看后端服务器网络连接状态,发现TIME_WAIT状态连接巨多,TIME_WAIT 占用大量的连接端口不释放
原创
2022-08-16 10:21:33
302阅读
背景 TIMEWAIT状态本身和应用层的客户端或者服务器是没有关系的。仅仅是主动关闭的一方,在使用FIN|ACK|FIN|ACK四分组正常关闭TCP连接的时候会出现这个TIMEWAIT。服务器在处理客户端请求的时候,如果你的程序设计为服务器主动关闭,那么你才有可能需要关注这个TIMEWAIT状态过多的问题。如果你的服务器设计为被动关闭,那么你首先要关注的是CLOSE_WA
转载
2024-03-04 05:46:20
106阅读
其实,TIME_WAIT表示的是你主动断连接,所以,这就是所谓的“不作死不会死”。试想,如果让对端断连接,那么这个破问题就是对方的了,呵呵。另外,如果你的服务器是于HTTP服务器,那么设置一个HTTP的KeepAlive有多重要(浏览器会重用一个TCP连接来处理多个HTTP请求),然后让客户端去断链接(你要小心,浏览器可能会非常贪婪,他们不到万不得已不会主动断连接)。 2 两个事故lvs接入---
转载
2020-09-01 16:10:00
729阅读
2评论
问题表现:
从某一天开始,主服务器上逐步出现了一些报错,比如:
各种连接失败:mysql连接失败、redis连接失败,memcache插入数据失败某些时候,redis的llen命令返回值还异常,正常情况下应该是返回一个整数,但有时候会返回string,string的内容是“ok”。(后续证明,这个问题是多线程使用redis不当导致)出现连接失败的频率变得越来越高。问题排查:
转载
2024-02-25 11:06:13
44阅读
time_wait是个常问的问题。tcp网络编程中最不easy理解的也是它的time_wait状态,这也说明了tcp/ip四次挥手中time_wait状态的重要性。
以下通过4个问题来描写叙述它问题1.time_wait状态是什么2.为什么会有time_wait状态3.哪一方会有time_wait状态4.怎样避免time_wait状态占用资源1.time_wait状态是什么简单来说:time
转载
2024-04-30 23:54:12
63阅读
一 TIME_WAIT产生原因:1、nginx现有的负载均衡模块实现php fastcgi负载均衡,nginx使用了短连接方式,所以会造成大量处于TIME_WAIT状态的连接。2、TCP/IP设计者本来是这么设计的主要有两个原因(1) 防止上一次连接中的包,迷路后重新出现,影响新连接(经过2MSL,上一次连接中所有的重复包都会消失)(2) 可靠的关闭TCP连接在主动关闭方发送的最后一个 ack(f
转载
2024-02-11 14:00:15
66阅读
我们在CentOS 5.9机器上安装了haproxy 1.3.26,它具有2.13 GHz Intel Xeon处理器,作为http和&用于众多服务的tcp负载均衡器,提供~2000个请求/秒的峰值吞吐量.它已经运行了2年,但逐渐增加了流量和服务数量.我们观察到即使在重新加载旧的haproxy过程后仍然存在.在进一步调查中,我们发现旧进程在TIME_WAIT状态下有许多连接.我们还看到ne
这段时间在用完成端口编写数据库的三层访问方式,发现客户端在用线程方式进行压力测试的时候,经常会连接不到服务器,把服务器程序停一下重新开始就好了。用netstat 查看,发现大量的Time_Wait,于是找资料,发现这篇说的不错,收藏:调整 MaxUserPort 和 TcpTimedWaitDelay 设置注意,MaxUserPort 和 TcpTimedWaitDelay 设置仅适用于这样的客户
Python 是一种高级的编程语言,拥有广泛的网络编程库。 这些库允许 Python 开发者能够使用 TCP 和其他网络协议进行通信。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 TCP 协议,并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演示如何使用 Python 编写网络代码。TCP 协议简介TC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协议是互联网和许多其他网络的基本传输协议。TCP 协议确保数据在网络上可靠地
python网络编程Ⅲ-tcp1.Tcp简介udp通信模型类似于生活中“写信”投入信封,安全性不高。tcp通信模型类似于打电话模型,有反馈是否收到数据,超时重传,保证数据发送过去,更安全稳定。tcp特点建立连接-收发数据-关闭连接1.面向连接通信双方必须建立连接才能进行数据传输 双方都必须为该连接分配必要的系统内核资源 完成数据交换后,断开连接,释放系统资源2.可靠传输发送应答机制 超时重传 错误
转载
2023-08-04 13:27:26
58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