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坎坷的中国大学,总体上是落后的。在三十多年真正的发展历程中,不断在进步,问题也不断。通识教育在大学中的进展,也仍处在初级阶段,课程体系不科学、学生的选择空间小、重视不够等多种问题仍然存在。在各个专业的培养方案中,有了通识教育的成分,方案的执行面临诸多障碍。

  障碍之一,是学生的不理解,社会的不理解。增进人才全面发展的课程,和专业无关的课程,和找工作、考研无关的课程,这就是没有用的课程?!我在开全校选修课“大学生学习指导”时,有一位同学在报告中写道:“尽管这是一门副课,……”这一个“副课”显露出了应试教育最可怕的余毒,一个“尽管”,似乎为这门他自己选择的关于学会学习的课程给足了面子。在大学中,不少通识教育类课程作为选修课,是逃课一族必逃的课程,也成为大学中最容易取得学分的课程。

  大学中,还有不少通识教育的任务在各专业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中完成。例如,高等数学,是所有自然学科之母,也是承载逻辑思维训练的课程,几乎所有工科学生都要修读的大学物理课,是实证思维的代表,而诸如计算机类专业中的“算法基础”之类的课程,那是计算科学中的核心之一。然而,这些不能直接体现到实际工作中“动手”层面的内容,是遭遇大学生冷遇的重点对象。此处的“动手”本来应当作“实践”讲的,在科技发达的当今,这种实践的核心是需要脑力作为支撑,而实际上,将动手仅理解成就是动那两个手掌、十根指头的大学生,不在少数。有一则消息谈到了某著名高校的著名新闻院系削减文史哲课程,而将人文素养让位于网页设计、动漫设计等新潮的“实用”的课程。在我和本专业同行的交流中发现,有些基础性很强的课程和实践环节在培养方案中悄悄地让到了可有可无的位置。同行们似乎很无奈地解释:为了让某些学生能毕业。我也在参与学院的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我理解,但心情复杂。老师们做出这种决定可以理解为“顺应民意”,内含着一种逃避,也不见是全是坏事,但这对于高等教育中的所有成员——老师和学生,都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

  所以,对于有志于成才的大学生,尊重培养方案中涉及的教学环节,搁置课程有用无用的话题,深入进去,终会找到其中的价值。这是想要从通识教育中获得最大收益的学子,应该做出的选择。也要感谢高等教育多样化的进展,前述培养方案降低要求,只是给出一些人一种选择,一种能够比较容易地取得毕业证的一种选择。对于能够对形势有所掌控的同学而言,培养方案中的另外一种选择也在那里静静等候,其中的“通”与“专”,等待有心人去撷取。只是从此,就让那一纸证书,真正让位于你本身的经历,以及在此过程中打造而来的内在品质。

  这一番感慨发自于在大学中糊涂度日的同学,有些甚至于连专业教育的一般要求都不去主动靠近。现代大学的设计本来是瞄准着不只专一业,有人偏做成了一业也不专。摆脱专业教育的狭窄,主动走进通识教育的广袤,是我们的需要做出的选择。

  在大学中,放下功利,无论在培养方案中明确的通识教育环节,还是自主安排的学习内容,甚至就在传统的专业教育环节,大学生都可以找到通识的味道。在通识教育中,没有专业的硬性划分,提供的选择是多样化的。而学生们通过多样化的选择,得到了自由的、顺其自然的成长。超越功利性与实用性,习得学问家、思想家应该有的独立人格与独立思考的可贵品质,这正是通识教育的终极追求。教育不是车间里的生产流水线,同样的课程体系,同样的教学环节,经由不同的、个性的学习,开发和挖掘出不同个体身上的潜质与精神品格,孕育出的是各具特点的真正的“人”,而不是同一个模具中拓出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