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这个话题之前,先给大家看一张截图:

双十一的数据造假_数据

目前这张截图在微博已被删除,然后再给大家补充两点:

1. 这张微博发布时间在今年的 4 月份,然后今天阿里公布了天猫双十一成交总额 2684 亿,跟上面 4 月份之前这个预测的数据 2675-2689 亿范围神准,我自己反正是惊呆了。

2. 博主还补充了,从天猫双十一的全天销售额来看,实际生产数据几乎完美地分布在三次回归曲线上,拟合度均超过 99.94%,几乎为 1,而且生产数据有 10 年之久,每一年的数据都那么高度拟合,数据过于完美,销售额与年份的增长趋势仿佛按预期设定的线性公式发展,属于小概率事件,在实际生活中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事。

于是此博主认定阿里双十一销售数据完全造假。

你要问我怎么看?讲道理,基于以上的数据分析,就得出阿里数据造假,我是不敢苟同的,但是这并不妨碍我认为阿里数据存在造假的可能性,或者数据没有什么参考意义。

什么意思呢?

比如我举个例子,阿里内部肯定有 kpi 的,他们每年给自己定的 kpi 肯定不会随口一拍,必然会根据以往历年数据做各种推算,以确保在破记录、增速、营收等等给一个内外满意的答复,然后真正到时候,全部门一股气去冲,等冲到了也就松口气了。

所以没准阿里内部就是按照这个内部回归曲线去推算的 kpi,然后全力冲到后自然没有太多的干劲了。

有人可能问了,那内部不能再定的目标高点?翻个倍啥的嘛?

别说现在这个规模不太可能了,就是可能,内部也不会这么搞。要知道今年 kpi 翻倍了,那明年、后年的该咋整?胖子不是一口气吃上来的。

这也就是我说的,不能单纯凭借这个预测就完全得出阿里数据造假的结论。

但是呢,我又说了,这也并不能说阿里数据就没造假,我甚至认为这每年的 GMV 数据破纪录毫无意义。

举几个例子:

去年你买了斤猪肉 20 块一斤,今年还是你这个人,还是买了一斤猪肉,花了 50 块,其实购物人次、订单量、平台等都没发生变化,但 GMV 就是翻了 2.5 倍,你觉得这种翻倍有意义嘛?

再举个例子,为了冲双十一当天的数据,提前一个月之前就锁定了交易金额,让你先交定金,等到双十一这天再让你成交,说是这天的数据,但其实前后不知道是多少天的购物交易了,冲这个当天的销售数据有意义么?

再比如,大家都听过刷单吧?且不说阿里内部会不会自己给自己刷单,就说各大商家吧,每家为了冲自己业绩,对外数据展示的好看些,你能知道多少商家是自己给自己刷单么?这些各种商家刷单产生的销售额有多少,占比多少你晓得么?

我就不提后面有多少退款的行为了。

甚至于,阿里内部,只要他们想,他们随时可以通过各种策略、技术去「影响」数据。

所以,我说这并不能说明这数据没有造假的可能性,而且管它造不造假,我个人一直觉得这数据没任何意义。

且看吧,不管经济如何,不管人们的消费能力如何,不管以后如何发展,一定会是每年总 GMV 会持续破记录的,现实不允许这个数据下降,但这种数据不过是一种虚假繁荣,营造了平台牛逼,消费者购买力牛逼的假象,其实毫无意义。

这种毫无意义的数据,大家看看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