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想说的 1.Vlan可以认为是2.5层的概念,它对二层端口的划分,类似于在IGP上部署BGP,同为基础架构上的管理型技术。 2.二层SW对Vlan的控制是个“半残”,能分隔却不能跨越。在园区网中二层SW就是单纯的查看转发,不行就给Trunk,执行力很高,但没什么创造力,跨Vlan的数据传输它做不来,它在行的是“跨越地理位置的同一Vlan内的数据传输”。
在园区网设计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就是高可用性,说起来很玄乎,其实这个参数我们是可以量化的,一年之内该园区网的失效时间限制在5mins之内,就算达标了,这样对应的可用性是99.999%。 要达到这5个9并不容易,具体的实现上,任何技术细节都是用的上的,甚至是调整OSPF的Hello interval,这个在平时实验的时候并不明显,但到实际工程中就会有所体现。 为什么
Part1.Smartports宏 Smartports宏是预先订制的配置脚本,可用于绝大多数的Cisco交换机上。通过使用这些脚本,不仅可以建立更稳定的端口配置,甚至可能防止未来出现问题。默认状态下,Cisco交换机提供的宏覆盖了下述这些种类的设备: Cisco-desktop,Cisco-phone,Cisco-switch,Cisco-router和Cisco-wirele
差劲的网络设计是扁平式的网络,不划分Vlan,这样设计不管黎叔生不生气,后果都是很严重的: 1)单点失效,却能造成大范围影响 2)大型的广播域/组播域(广播域越大,设计者越水) 3)未知Mac单播数量巨大(默认以广播方式发送) 4)管理和技术上都是挑战,特别是这样的设计引发的安全性问题会很棘手。 下面是园区网设计中的一些建议: 1.Vl
STP 技术 当前在Catalyst交换机上广泛应用的STP技术是RPVST+,RPVST是为每一个Vlan生成一棵RSTP实例,+是指cisco为STP增加的安全特性。可以看出,STP是基础,所以我们单独拿出来研究。 而一些新型交换机还支持MST,即基于实例(instance)的生成树,不再为每个vlan维护一棵RSTP,因为考虑到很多vlan形成的RSTP是
Copyright © 2005-2025 51CTO.COM 版权所有 京ICP证0605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