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18 决定明日从公司辞职,工作9年,终于辞职.确实值得纪念一下啊.
国庆无事,决定将iMAC真正用起来,阅读大量文档后可行步骤为: 1、安装MAC,过程中分配分区:MAC:350G、WIN sys:128G、WINDATA:128G、SWAP:4G、Ubuntu:left 2、安装rEFIt,重启后光驱引导安装WIn7。 3、重启光驱引导安装Ubuntu。 注意: 1、反复尝试,均没有办法USB硬盘启动,出去买了光盘刻录WIn7与Ubuntu安装文件,好
QEMU模拟的网卡历经千辛万苦才发出了十个包!!! 严重纪念一下。 最后一个bug是不知道qemu中访问物理地址错误,辛好了解一点e1000,拷贝其方法,Perfect!
学习SNULL,文本中据说可以ping通(ping remote0),事实上不能。 原来是因为local0->remote0的数据修改不对,正确的方法应该是: ping remote0流程为: sn0 ==> snull_hw_tx 1: (local0,remote0) =》(local1,
学习ldd3 snull,发现基本接口均已经大幅度变更, net_device->open/close等均已经整合到ndo接口中。这样的变化速度软件商怎么跟得上呢?
应刘老师要求,将最近相关文章做一个链接: http://www.ibm.com/developerworks/cn/linux/l-proc.html http://fanqiang.chinaunix.net/program/netpro/2001-04-19/1900.shtml http://www.gotokvm.com/bencandy.php?
按着gentoo x86 fast install guide 指导在qemu x86平台上安装gentoo时间不同步,显然是从RTC中读取出来的时间按着UTC解释,而qemu -localtime传递的是shanghai时间,于是解释有偏差,但不知道怎么解决。今天才从google了解到如下解决方案(FIG中所说的TimeZone修改不行):/etc/conf.d/clock 中 CLO
为学习起见,草案了一个网卡的实现。 贴在这里,也许十年后还能看看:) 同好也可以提提意见,看怎么修正?
从kernel.org上下的代码,重新编译了安装后,大乱,以后不干这事了。 主要的麻烦似乎是init.d中的许多初始化都不做了,暂时先不管。 问题包括: 1.bluetooth不再工作,想使其工作,执行sudo bluetoohd start. 2.vsftpd缺省不起动,suod /etc/init.d/vsftpd start 3.
ctags出现warining,不是复杂问题,比较有意思: 找不到./mips-linux-user/Makefile 云云。 ls -l 之,这个makefile原来是../Makefile.taret的符号链接. 原因是:刚刚将qemu目录mv到一个新目录,./configure --target-list=i386-softmmu,此Makefile
在昨天基础上修正zerg VenderID & DeviceID , 显然内核无法辨认。 修正内核代码中设备识别ne2k_pci_chipsets、pci_clone_list、ne2k_pci_tbl中增加一种zerg VenderID & DeviceID 相关n2k 兼容设备,make && copy kenrn
为学习目的,尝试增加1个网卡类型(完全拷贝N2K),竟然就通了。 自我高兴之余,记录几个要素备忘: 1、CLI接口仅需要修改hw/pci.c中pci_nic_models与pci_nic_names即可。 2、硬件由qemu/Makefile.hw所控制,采用隐含规则 *.o => *.c。 3、当然,最重要的是增加网卡描述文件zerg.c
又弄brctl与tap,备忘于此: startvnet: brctl addbr br0 openvpn --mktun --dev tap0 ifconfig tap0 up brctl addif br0 eth0 tap0 ifconfig br0 up dhclient br0 stopvnet:&
一直以为RDP对带宽开销要求较低,换用WLAN后才发现操作极其不顺畅。换有线测了一下,发现峰值速率可达2MBps即16Mbps,这个速率对于802.11g来说,多人使用接近极限了。有图为证。因此,对于典型远程办公环境,稳定带宽需求如下: × 接入-汇聚 48*16Mbps = 768Mbps × 汇聚-核心 8*768Mbps = 6Gbps&nbs
看懂了数据流,记录一下调用流程: RX: ne2000_update_irq <- ne2000_receive = vc->receive <- qemu_deliver_packet <- vc->receive TX: soft->ne2000_ioport_write&nb
RTL 8029AS的手册写得太含糊,看了半天qemu/linux的代码才能弄白buffer结构,画一张图备忘:
什么是网络设计,最近写了一个胶片说道说道。
1.回到刚才位置 ctrl-^,非常有用。 2.cscope ctags查找不到的地方: :vimgrep /pattern/ *.c :cn :cp
Copyright © 2005-2025 51CTO.COM 版权所有 京ICP证0605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