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fs是一个网络分布式文件系统,将文件存储在多个服务器,但呈现给客户端的事统一的内容。这里我的思路是将mfs的两台MASTER做一个高可用,首先先建立drbd,然后在挂载的目录上编译安装drbd,这样保证drbd能将mfsmaster的配置文件带过去。客户端挂载后,master实现切换,客户端依旧访问到同样的内容。环境:mfsmaster:192.168.40.12 192.168.
用corosync+pacemaker做一个简单的nginx高可用,然后将nfs挂载到nginx的网页访问目录。由于nginx是源代码安装的,所以要写入到systemd来管理才能够被pacemaker识别到。接下来,写一个nginx启动文件:[root@centosa system]# cat /etc/systemd/system/nginx.service&nbs
Corosync是集群管理套件的一部分,他在传递信息的时候通过一个简单的配置文件来定义信息传递的方式和协议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可以提供心跳信息传输。pacemaker是一个集群资源管理器,他利用集群的基础结构,例如corosync提供的信息he成员管理能力,来探测并从节点或资源级别故障中恢复,实现集群的高可用性。环境: centosa:192.168.40.12
DRBD是一个用软件实现的、无共享的、服务器之间镜像块设备内容的存储复制解决方案。DRBD的功能是通过linux内核实现的,它是通过tcp/ip协议,和网卡通信保持数据同步的。DRBD有三种协议: 协议A:数据在本地完成写操作且数据已经发送到TCP/IP协议栈的队列中,则认为写操作完成。如果本地节点的写操作完成,此时本地节点发生故障,而数据还处在TC
ansible里面有一个角色模块,初次学习,部署一个nginx服务器,然后可以进行管理:先传送公钥给客户端:[root@ansibleserver ~]# ssh-keygen [root@ansibleserver ~]# ssh-copy-id 192.168.40.147同步时间:[root@ansibleserver ~]#&nb
第一次用ansible部署软件,ansible这款软件用得还不熟,所以摸索了挺久的。 由于ansible是基于ssh的,所以先在服务端生成秘钥,然后把公钥传到要部署的客户机。ssh-keygen ssh-copy-id 192.168.40.145 ssh-copy-id 192.168.40.146然后同步一下时间。安装软件:yum insta
以双主双备的模式前端nginx反向代理后端两台web服务器实现负载均衡,前端两台再做一个keepalived实现高可用。
Copyright © 2005-2025 51CTO.COM 版权所有 京ICP证0605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