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CTO博客开发
背景:centos6.6_64nginx-1.11php5.6.22依赖:(nginx)yum install -y gcc pcre openssl make(php)yum install -y gcc-c++ libxml2 libxml2-devel autoconf&n
在北京已经漂了5年,反而越来越看不到以后的路在哪了? IT技术发展层出不穷,就算不停的去学习,到最后又会是什么样? 突然觉得,看不到前面的路了
CloudStack官方是有非常详细的安装使用文档,不过可能稍显散乱。这里记录下一次安装配置的过程,备忘!整个过程参考官方安装文档!一、基础环境:安装是在Centos6.6 64位版本的系统上进行的,使用的cloudstack版本为4.8目前官方最新版本,较之前的4.3有些改变,对后续的使用还是有些影响,后面会提出来。另外有两个在使用过程中的坑也会标出来,以免以后再次入坑。这次安装一个最小规模的c
在centos6.x 64系统下安装mysql5.5的过程:首先介绍下centos6自带的mysql版本,在今天mysql官方版本已经发展到5.7的情况下,centos还在使用mysql5.1。不过这是从上游redhat带来的,为了追求稳定,而且mysql的大部分应用场景中,5.1版本基本上都可以满足,也就没有必要为了使用新版而使用新版。而centos自带的mysql也是安装最方便的,
svn安装指南 建议:源码安装 环境:Centos6.2_X64+apache2.2.22+subversion1.6.9 历史:1.已经安装过一次,浏览器和SVN客户端可以正常使用;但在eclipse下载时报错。 2.安装时碰到zlib问题,系统显示已经安装,但是subversion在编译时无法识别。另外源码安装后编译通过
Tomcat的优化分成两块: Tomcat启动命令行中的优化参数即JVM优化 Tomcat容器自身参数的优化(这块很像ApacheHttp Server)一、JVM的优化1.Tomcat首先跑在JVM之上的,因为它的启动其实也只是一个java命令行,首先我们需要对这个JAVA的启动命令行进行调优。PS:这边讨论的JVM优化是基于Oracle Sun的jdk1.6版本以上,其它J
find功能强大,之前考虑其太过复杂且在平常工作中用其他命令组合也可以实现大部分find的功能。固而没有仔细看过find的详细功能,平常用的最多的也不过是find ./ -name filename*这条比较直观的命令。今天把find的命令详解看了一遍深感其功能强大,抛开介绍,依靠大脑记忆,简单描述下自己的印象:1.find命令格式find ./ -options 
关键字:linux容器 基本应用 长期支持版 随着lxc的不断发展,各项功能逐渐完善。易用性提高,1.0以后版本中已经存在centos发行版的模板,可用性增加。 安装配置过程:(基本应用) 宿主环境要求: 系统:centos 6.7 (6.5测试可用) 依赖:libcgroup libcap-devel lxc版本:1.0.7 (长期支持版) 前期准备: 创建lxcbr
一、系统安装1.最小化安装原则上在没有定制系统模板的时候,所有linux系统均采用最小化安装,以精简系统文件,同时避免安装过多软件带来的安全漏洞。2.文档中涉及到的系统均为centos6.x系列,原理上同样适用于redhat同期版本。3.系统分区选择自定义分区,参考现有系统分区办法,具体如下:Filesystem &
简版nginx--install#tar xzf nginx-1.4.0.tar.gz #cd nginx-1.4.0#./configure --prefix=/chroot/nginx --without-select_module --without-poll_module --with-file-aio --with-http_ssl_module&nbs
多数linux系统中vi=vim以下所有为命令模式下的操作 1.光标移动 k(向上)h(左)
硬件基础硬盘它的起始的一部分扇区为主引导分区,包括MBR(主引导记录)和DPT(分区表)(两种管理模式);每个分区起始的一部分扇区,为分区引导扇区。 系统引导流程1.系统启动,首先引导至MBR,将控制权 移交给安装在MBR中的引导管理器。2.引导管理器读取分区表3.引导管理器读取启动分区中的配置文件,并按文件中的参数运行4.引导管理器根据选择
yum groupinstall desktop #如果不安装,从客户端登录后可能是一片空白yum install tigervnc-server 修改vncserver的配置文件:vi /etc/sysconfig/vncserversVNCSERVERS="1:root"VNCSERVERARGS[1]="-geometry 1920x1080&nbs
这几年互联网圈话题不断,各种新技术也是层出不穷。各种说法甚嚣尘上:云,大数据,O2O,P2P,全民创业;做为一个底层的从业者,11年初到北京,辗转三家公司,经历了塞班的失落和安卓的兴起。维护过从手机软件到网站后台。挂的头衔从网管到运维,在这个行业里苦苦挣扎,种种浮华表象之下,到现在反而不知道接下来该何去何从?坚持什么?改变什么?
1.什么是FastDFS? FastDFS是一个开源的轻量级分布式文件系统。它解决了大数据量存储和负载均衡等问题。特别适合以中小文件(建议范围:4KB < file_size <500MB)为载体的在线服务,如相册网站、视频网站等等。在UC基于FastDFS开发向用户提供了:网盘,社区,广告和应用下载等业务的存储服务。2.Fast
说下
背景环境:centos 6.6 x64haproxy在使用过程中,配置完成后日志无法正常输出,网上大部分的解决方案都是针对syslog日志系统的。但centos6中日志管理已经由rsyslog来处理了,几经折腾终于搞定了haproxy的日志输出。配置案例: global log 127.0.0
from datetime import date,timedelta from email.mime.text import MIMEText def mailto(rec_list,mail_content): sender=-.com'
背景环境:最小化安装的cenots 6.x1.安装虚拟化所需要的组件yum -y groupinstall 'Virtualization' 'Virtualization Client' 'Virtualization Platform' 'Virtualization Tools'2.安装完成后验证是否安
使用xdmcp连接远程linux桌面测试环境:Centos6 gnome桌面(kdm桌面涉及修改的文件不一样) 确认以下组件被安装: yum gruopinstall "Desktop" "Desktop Platform" " X window system" 修改/etc/
1.首先确认打印机已经在系统上安装完成,并且可以正常使用。2.smb.conf中的相关设置 [global] #得要修改load printers的设定,然后新增几个资料 load printers = yes
1.限速的那点事 scp -l 200 -P portnum user@host:files ./(单位为bit) wget -q -t 0 -w 30 --limit=60k url/file (单位可指定) 2.定时任务那点事 crontab -e (编辑) &n
Bash是当前比较流行一种linux下的shell,下面是在学习过程中记录下的一些零散东西。整理以备忘! 1.函数参数的传递1)脚本中先于函数定义的变量在函数中可用2)函数运行所需参数,可以$1、$2、$3……来传递3)变量设置关键词应避开系统变量,以免发生错误4)变量的键盘读取 read -p/-t variable
kvm默认的网卡模式为nat,虚拟主机可访问外网,但外部无法访问虚拟主机。将其改为桥接模式以实现内外互通。环境:centos6图形界面下,有virtual machine manager 程序 整个过程就两步:1.修改物理机网卡为桥接模式2.更改虚拟机网卡配置 1.默认的网络设置cat /etc/libvirt/qemu/networks/default.xml&n
linux系统中,免密码登陆是一个常用的功能,特别是在shell脚本中。实际生产中配过多次,也帮其他人解决过登陆失败的问题;发现这个功能虽然简单但在整个配置过程中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特此记录备忘!网上大多的参考资料都是先创建密钥,然后再手动复制公钥到远程主机上,整个过程包括创建文件夹,创建文件,复制内容几步,麻烦且易出错。以下用最简单的办法实现免密钥登录:1.一路回车,创建一个不加密码的密钥。
很难得,收拾了心情与时间,放开其他因素。一个人跑到东北去玩了几天。回来之后也没法准确的给这次旅行一个定义,到底是放松了,还是让自己更累了。 周四晚上坐车,周五凌晨到沈阳北站。这是我到过的最北的地方,好在不用我自己去地方住。联系朋友过来接站。半夜3点,开着一辆爱丽舍从沈阳出发去此次的第一个目的地。 
此处命名为正则表达式可能不太恰当,大都是一些可能是shell脚本中用到的命令,暂时这样称呼,当然这些命令确实和正则表达式关系密切。 1.grep grep -n '^a’ filename #-n 打印所过滤出行的行号 过滤以某字符为开头的行grep -n '^[a-z]' filename 过滤以小写字母为开的行 gr
bash是目前各个linux发行版使用的较多的一个shell,一般为各版本的默认shell. 一般在介绍完bash的背景后,多数的介绍或者教程接下来就开始介绍一些简单的命令和一些操作。当我在使用bash一段时间
linux系统特别是命令行模式下没有一个工具可能去集中的查看当前机器的硬件信息,但是linux把这些信息大都放在了/proc这个路径下,可以很方便的使用vi/less等文本查看工具去读出系统的相关信息。以下是常用到的硬件信息的查看方式: 首先介绍下/proc下的一些重要信息: /proc/cpuinfo cpu信息-包括频率,内核数等cpu的所有的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5 51CTO.COM 版权所有 京ICP证0605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