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流,心灵的历程就象一叶孤舟,在人生的茫茫大海里,曾经遇过许多惊涛骇浪,也曾停泊过无数恬静的港口。

十五年前,我们两地分居的家庭,有如水上的浮萍,在风雨飘摇中荡悠不定。我带着两个孩子,居无定所四下漂零。1986年春节刚过,着眼于孩子的学习,我们将女儿、儿子先接到大庆于医院小学二年级就读,我继续在家乡教书。由于丈夫工作任务异常繁重,常常披星戴月,有时忙到半夜三更。八、九岁的两个孩子,生活起居往往难得照顾,上学来回的路上安全无以保证。为了早日将我的工作调入大庆,丈夫历尽千辛万难,打通关节,不停地奔走在老家与大庆之间。

两个孩子怎么办?这时付嫂一家提供了温馨的港湾。头几次,丈夫一走,白天付嫂就给孩子送饭,夜晚付师傅来看家照顾孩子。可我们又往往坐午夜12点的火车回到了大庆限于地方的狭窄,每次一到家,付师傅就得深更半夜地起床回自已家里,记不清折腾了他多少次。后来付嫂干脆就把孩子接到了她们的家里,包揽了吃、住、上学、卫生、玩耍等一切生活流程的管理,给予×××俩无微不至的关怀。过了一大段时间,孩子和付大娘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这些年来,姐俩时常说起:“付大娘做的饭多好吃啊,付大娘淹的瓜皮咸菜非常可口,付大娘给她们切西瓜、切哈密瓜,付大娘如何关心爱护她们,付大娘热心、和霭又可亲”

是呀!付嫂就是这样的一个好人。我第一次见到她时,只看个背影。那年秋天,我从大庆火车站急忙赶回家,一进屋,孩子就指着饭桌上热乎乎的馒头和盘子里香喷喷的肉片告诉我说:“付大娘给我们送饭刚走”。当时,我望着付嫂渐渐远去的身影,非常感动。心想,我们这个日子,家徒四壁,困难重重,举目无亲,多亏付嫂一家的关心,否则,不知会是什么样子呢!

多年来,对于我家的事,她们全家人实心实意,真正盼好。

记得1988年年底搬家,付嫂设身处地考虑我们的实际情况,她主张在家里做饭,免得去饭店的高额支出。于是,她们一家人全力以赴,就象自已家的事一样用心。头一天晚上,付嫂和女儿付威趟黑蒸出了几锅馒头,并将第二天要用的菜都准备妥善,付师傅忙里忙外。次日清晨,她们早早赶来做饭做菜,料理一切,一直忙到中午,付嫂连饭都没来得及吃就上班去了,每当想起这件事,我就深感报欠。

丈夫刚刚分到林业局时,和付师傅一个办公室。付师傅纯正质朴,刚直不阿,在工作上给予丈夫极大的关怀与支持。他俩可谓志同道合,无话不讲,经常促膝谈心,交流思想。他们之间的情缘来自相似的性情与志趣以及相同的品质与人格,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茫茫人海寻求懂已、知已谈何容易,而他们每每相见,都会有“语言投机”的喜乐与“秉烛夜谈”的雅兴。他们的友情没有半点利益的驱驶,完全是一种精神的愉悦。多年的莫逆之交,使他们胜于手足之情。

付师傅为人温厚挚诚,一向以助人为乐,付嫂做事热心周到,总是先为别人着想。记得,我第一次来到丈夫单位时,条件很差,付嫂让付师傅从家里带来许多好吃的。那时虽还没有见过面,可一提起付嫂却十分亲切,同时非常感激。我调到大庆至今十五年来,每个端午节,付嫂都将做好的粽子和茶蛋,还有鸡肉猪肉等一并送给我家,从没间断过。每到春节前他们还要送来许多实用的年货,近几年,她们的女儿、女婿也时常来看我们,我深深感到欠下付嫂家很多的情意。

付嫂不仅心灵手巧、勤劳淳朴,而且节俭治家、教子有方。她的家中整洁干净,生活很有规律和秩序。一双儿女在她们教育培养下现已成才。付威是一个文静活泼、稳重大方又美丽端庄的好姑娘,她外秀中慧,自尊刚强,很有才气、很有孝心,又善解人意。她选择了一个优秀的丈夫,又培养了一个聪明的儿子。付宇是一名有思想、有志向、有才华的青年,他质朴正直,诚实阳刚,超凡脱俗,出类拨萃,有独立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以及至美的品质。付嫂家是一个典型的优秀家庭,充满了幸福与希望。

付嫂的气质缘于人格深层的自然流露,她的沉稳与精明,她的直朴与自强,她的善良与理智,是我人生的一面明亮的镜子。

在那充满重负的岁月里,付嫂及一家人付出的情意,让我永远心存感激。与付嫂不可释怀的情缘,令我一生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