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你真的学好了吗?
今天在进行一个ipsec穿越nat的实验中遇见了不少问题,上cisco网站找了些资料,发现自己对nat认识的太浅薄了。晚上来做做NAT的实验遇到了更大的问题,让我不得不重新审视NAT!
下面是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1. 静态NAT与动态NAT谁更优先?
2. 加密发生在NAT之前还是之后?
3. NAT发生在路由之前还是之后?
4. Ip nat inside 与outside到底如何定义?
5. 如何实现在NAT中的策略控制?
6. 如何利用NAT进行负载均衡?
7. 如何利用NAT实现ISP多归属?
8. Ip nat outside sour一般用在什么地方?
9. ×××是如何实现NAT与PAT的?
10.NAT支持组播吗?
解答:
1. 静态NAT优先于动态NAT,因此如果一台路由器上同时部署静态和动态NAT的话请确保他们转换的IP段没有重叠
2. 加密发生在NAT之后,如果发生在NAT之前的话他也就不会给×××带来问题了
3. 这个取决于地址转换的方向,如果是本地地址往全局地址转换,路由发生在NAT之前,如果全局地址往本地地址转换,路由发生在NAT之后。
4. INSIDE用于内部网络接口,OUTSIDE用于外部网络接口。当内部往外部转换的时候,路由首先要确定外部是否是可达的,这个可达的地址必须是定义了IP NAT OUTSIDE的接口,否则转换不会发生
5. Cisco在静态NAT中提供了route-map实现对网段转换的灵活控制
。。。。。
10. NAT无条件的支持组播
Ip nat inside source:IL-----〉IG
Ip nat inside destination:IG----〉IL
Ip nat outside source:OG-----〉OL
注意上图中数据报发出的地址类型,在内部网络里源和目的都是本地,在外部网络里,源和目的都是全局。
路由器接口执行的一系列检查的顺序
|
Inside-to-Outside |
Outside-to-Inside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