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全国人大十一届第三次会议隆重召开,×××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许多内容备受关注,包括对民生的细致关切、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教育)、以及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政府转型)等等。社会各界和网友纷纷发表对总理报告的解读和热评。在3月6号的政协分组讨论会上,我也就其中3个方面谈了我的印象。
第一,  关于今年的GDP增长。温总理在报告中提出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是8%左右。这个目标是近些年来“最低”的一个,甚至比处于经济危机中的2009年(8.7%)还低。温总理在报告中还特别强调了今年增长的目标是“好”字当头,要引导各方面把工作重点放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上来,说明政府已经把均衡发展放在了重要的位置,而不是以片面追求GDP的增长速度为首要目标。这种由追求“量”到追求“质”的变化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
第二,  人民生活幸福和尊严。报告中强调“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我非常赞赏这样的语言表述,体现了政府以人为本的情怀。当然,我也深知要实现这个目标还有许多的障碍要克服,有很多关切民生的问题亟待解决。虽然中国的GDP总量已经到达世界第二的水平,但我们的人均GDP还没有进入全球前100名。更令我吃惊的是,从郎咸平教授的解读中了解到,我国公民的收入仅占到GDP的8%,在全球列倒数的位置。如果要实现“幸福+尊严”的目标,首先要做到还富于民,只有人民的普遍富裕,才能保证国家的长久昌盛。
第三,  对外开放和自主创新。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是与对外开放的国策分不开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阐述得十分明确,要“鼓励外资投向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鼓励跨国公司在华设立地区总部、研发基地及各类功能性机构,鼓励中外企业加强研发合作,促进‘引资’与‘引智’相结合”。政府对全球化背景下科技发展趋势的认识高瞻远瞩,强调创新的重要性,特别是自主创新。我对“自主创新”的定义是这样理解的,它应该是在开放的、合作的和包容的(inclusive)原则下建立的创新体系,博采众长。而绝不是封闭的、自我的和排它的。更不应该是少数企业以“自主创新”的名义,滥用国家财政拨付的研发经费——这些经费都来自纳税人的辛勤积累。因此我建议政府对“自主创新”作出更明确有力的说明和规范。我也建议把“中国智造”作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加以提倡。我认为,“中国智造”比“中国创造”涵盖更广,更具深意。实现经济发展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升华,强调智慧资源的开掘与保护,关键是核心技术和人才。“中国智造”包括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产业升级、调整产业结构,打造“制+智”的高端制造业以及服务业等诸多范畴。
在7号下午举行的政协全体会议上,有两个精彩提案引起了代表们的强烈反响。一是,对政府相关部门发布的一些统计数字准确度的质疑,二是关于房地产行业的泡沫化导致房价高企的问题。这里涉及政府有关部门对土地资源和价格的垄断性控制,以及一些房地产开发商溢价谋取暴利的问题。特别是第二个提案,切中时弊,在短短的15分钟里,代表们5次鼓掌。关切民生,房地产泡沫和房价是摆在政府面前不能回避的问题。我特别要向这两位讲实话讲真话的政协委员致敬,也对政协把这两项提案安排在全体会议中介绍表示敬意。
每年的两会我都十分关注,而今年的感受更有些不同。一方面,因为列席参会,能更近距离的聆听,更直接地参与交流和讨论。这样的契机,还启发我对一些并不很熟知的领域有更多的关注和思考。另一方面,我相信是互联网赋予了我全然不同的两会体验。正如我一上篇博客中提到的,微博平台为我提供了听取网友建议和意见的便捷管道,真实且及时;许多代表也是首先通过网络分享自己的提案和建议;网友们对两会代表们的言论进行了实时的严格监督和评议,既有“对讲真话办实事”最真诚的表扬赞颂,更有对“雷人”提案毫不留情的批评。我觉得这样开放的交流,会让“两会”更加高效、贴近人民。
我们正在坚定地走向一个更开放、更包容、更透明,更富有人性温情的社会,我满怀信心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