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FIB:从路由选择表中拷贝过来的转发信息,包括路由选择表中用于转发路由分组所必须的最少信息。
2>邻接表:维护一个邻接节点以及他们相关的2层MAC重写或吓一跳信息数据库
3>NetFlow Table:用于统计网络数据等
1>在查询方式上简化了步骤,提高了速度;
2>在分离了路由和转发功能。
支持CEF的硬件平台
1. 基于“最长地址匹配”查找的高速转发
2. 等价路径的负载均衡
3. 逆向路径转发检查(RPF)
4. 不详路由的无效
1. 关闭基于CEF的转发能力
2. 每个前缀和每个前缀长度的CEF统计
3. 从负载共享路径统计数据
4. 基于每个分组的负载均衡
加载当前完整的Internet路由信息的平台所需的最小内存(推荐):
- 集中路由模块上需要128MB
- 每个线路卡上需要64MB
CEF不能在一个线路卡上和VIP-分布式快速交换同时运行。
- 策略路由
- 网络地址翻译(NAT)
- 路由交换模块上的访问控制列表
- 多点PPP封装
- SMDS
- 令牌环
- ATM
- ISL封装
Cisco7000系列路由器(需要装备RSP7000)
Cisco7200系列
Cisco7500系列
Cisco12000系列
CEF操作

主要提供交换矩阵,32Gbit/s的总线,多播复制ASIC,网络管理处理器,还有基于GBIC的2个接口。此外还提供PFC2和MSFC2子板的连接器
PFC2:
提供一组ASIC进行所有基于硬件的转发。通常CEF就是在这个卡上实现的。 他提供基于3层的转发引擎。提供各种3层表,如FIB,邻接表等。此外,PFC还包口基于硬件的访问控制列表和Qos机制的ASIC。
MSFC2:
MSFC2提供一个处理所有3层控制板活动的cpu。控制板是处理路由计算的硬件体系结构的一部分。MSFC2负责处理不能由PFC2硬件元素处理的功能,以及所有路由选择协议活动的处理,比如OSPF和BGP的路由选择更新。MSFC2 也负责形成lP路由选择表、FIB 表和邻近表。
CEF利用转发数据库(FIB)来进行基于IP目的地前缀的交换决策。从概念上讲,FIB类似于一个路由表或信息库,它维护着一个包含IP路由表转发信息的镜像。当网络中路由或拓扑结构发生了变化时,IP路由表就被更新,而这些变化也将反映在FIB中。基于IP路由表中的信息,FIB维护着下一跳的地址信息。因为FIB条目和路由表条目之间有一一对应的关系,所以FIB中包含了所有已知的路由,这样就不用维护路由高速缓存了,而先前的交换方法(比如快速交换和最优交换)都要维护路由高速缓存。

如果网络中的网络节点只通过一跳就可以穿越链路层而彼此到达对方,那么它们是邻接的。除了FIB外,CEF还利用邻接表来提供第二层的寻址信息。邻接表为所有FIB条目维护第二层的下一网段地址。
邻接的发现当路由器发现存在邻接时就增加在邻接表中,每次生成一个邻接条目(就像ARP协议一样),CEF会为那个邻接节点预先计算一个链路层头标信息,并把这个头标信息存储在邻接表中。当决定路由时,它就会指向下一跳以及相应的邻接条目。随后,在对数据包进行CEF交换时,用预先生成的头标信息来对数据包进行封装。
分解邻接 一个路由表中也许存在多条到达目标网络的路径,例如:当路由器被配置成允许冗余路径和允许负载均衡时。对于每一个被分解的转发路径,邻接条目会被附加一个头标信息指示出那条路径的下一跳地址。这种机制可以用来在多条路径上实现负载均衡。
需要作特殊处理的邻接类型 另外,因为邻接条目和下一跳地址相关联,所以一些特殊的邻接类型可以被用来加速交换过程。前缀被定义后,当存在以下被缓存的邻接条目存在时,前缀需要作特殊处理。空邻接一个以Null0接口为目标地址的包会被抛弃,在访问过滤器时,这可以被用作一种有效的机制。
邻接归纳 当路由器直接和几台主机相连时,FIB表中维持的是这个子网的前缀,而不是各个主机的前缀。这个子网前缀是一个邻接的归纳。当要转发某个数据包到某个具体主机时,邻接数据库使用这个被归纳的邻接。
转出邻接 当遇到某些作特殊处理的功能或者CEF不支持的功能时,路由器将采用更高级别的交换方法处理数据包。
丢弃邻接 数据包被丢弃。这种邻接类型仅仅在Cisco12000系列路由器上出现。
释放邻接 数据包被释放,但是前缀仍然有效。
没有被分解的邻接 当链路层头标信息被附加到数据包上时,FIB需要头标指出下一跳的地址。如果FIB表中建立了一个邻接,但是并没有找到第二层的寻址信息,比如没有通过ARP发现第二层的寻址信息,这个邻接就被认为是不完整的。这个数据包就会交给路由模块处理,邻接关系由ARP来决定。
CEF转发过程

CEF表是从路由表得来,邻居表是使用ARP解析得来的。
CEF多层交换的过程:

如果目的IP地址的MAC不在邻居表内,则SW将使用ARP进行解析,以得到目的地址的MAC地址。
ARP Throttling(ARP抑制):在未获得目的MAC地址并且进行ARP解析时,除非ARP解析完成并且在邻居表体现出来外,在解析期间,所有发往目的主机的包,将被丢弃,这就是ARP抑制。

CEF模式
可以通过其中的任意一种来启用CEF,同一时刻用户只能使用其一种模式。
集中CEF模式 当启用集中CEF模式时,CEF的FIB和邻接表驻留在路由处理器中,路由处理器来执行快速转发。对于CEF交换来说,当线路卡不可用时,或者需要使用的功能与分散CEF交换不兼容时,就可以使用集中CEF模式。
分布CEF模式当启用分布式CEF(dCEF)时,线路卡(例如VIP线路卡或者GSR线路卡)维护着一个与FIB和邻接表相同的拷贝。线路卡在端口适配器之间执行快速转发,这样,在进行交换操作时就无须RSP的参与了。dCEF使用一个“内部过程通信”(Inter ProcessCommunication,IPC)机制,在路由处理模块和线路卡上,保证FIB和邻接表的同步。
2.一个VIP卡上不允许同时运行分布式CEF交换和分布式快速交换。
3.Cisco7200系列路由器不支持分布式CEF交换。
1>分布式CEF支持访问控制列表
2>分布式CEF支持帧中继包
3>分布式CEF支持数据包分片
4>支持基于每一个包或者每一个目标的负载均衡
5>支持网络计费,可以收集数据包的个数和字节数
6>分布式CEF支持跨隧道的交换
2 一个VIP卡上不允许同时运行分布式CEF交换和分布式快速交换。
3 Cisco7200系列路由器不支持分布式CEF交换。
在配置集中模式CEF和分布模式CEF时,您还可以配置以下功能:
1>分布式CEF支持访问控制列表
2>分布式CEF支持帧中继包
3>分布式CEF支持数据包分片
4>支持基于每一个包或者每一个目标的负载均衡
5>支持网络计费,可以收集数据包的个数和字节数
6>分布式CEF支持跨隧道的交换
CEF操作
如果用户的Cisco路由器中有接口处理器支持CEF时,就可以启用CEF。
为了启用或禁用CEF,可以在全局配置模式下利用下面的命令进行配置。
启用标准CEF模式 ip cef switch
禁用标准CEF模式 no ip cef switch
当线路卡执行快速转发时,则启用dCEF,这样,路由处理模块就可以处理路由协议或者负责交换从旧的接口模块(不支持CEF交换的模块)过来的数据包。
在Cisco12000系列路由器上,dCEF模式是缺省启用的。
所以启用dCEF的命令(ip cef switch)在Cisco12000系列路由器上是没有意义的,在配置清单上也不会列出dCEF模式被启用。
为了启用或禁止dCEF操作,可以在全局配置模式下利用下面的命令进行配置。
启用dCEF模式 ip cef distributed switch
禁用dCEF模式 no ip cef distributed switch
尔后又想重新启用CEF,在接口配置模式下,可以使用: ip route-cache cef
CEF负载均衡
基于目的地的负载均衡允许路由器将使用多条路径来均衡负载。对于某一源/目标主机,数据包转发采用同一路径,即使有多个路径可用,也将这样处理。对于到达不同目的地的数据包则可以采用不同的路径。
当启用CEF时,基于目的地的负载均衡功能缺省被启用。大多数情况下,都采用这种负载均衡方法。
因为基于目的地的负载均衡是依赖于对数据流的统计来分布信息的,所以随着“源/目的地对”个数的增加,负载均衡会变得更加有效。
当启用基于数据包的负载均衡功能时,必须先禁用基于目的地的负载均衡功能。为了禁用基于目的地的负载均衡功能,可以在接口配置模式下,
no ip load-sharing per-destination
使用基于数据包的负载均衡,路由器可以在路径上连续发送数据包,而不用考虑具体的主机或用户情况。这种负载均衡机制采用轮转办法来确定每个数据包采用哪条路径到达目的地。基于数据包的负载均衡可以保证在多条链路上进行负载均衡。
ip load-sharing per-packet
ip cef accounting per-prefix
启用收集通过某个目的地被快速转发的数据包的个数
ip cef accounting non-recursive
在全局配置模式中为CEF启用网络记账功能后,相应的路由处理器会收集记账信息。当用户为dCEF启用网络记账功能后,线路卡上会收集记帐信息。
查看网络记帐信息 show ip cef
IP CEF with switching (Table Version 5), flags=0x0
5 routes, 0 reresolve, 0 unresolved (0 old, 0 new), peak 0
5 leaves, 8 nodes, 9080 bytes, 10 inserts, 5 invalidations
0 load sharing elements, 0 bytes, 0 references
universal per-destination load sharing algorithm, id 9466A8C7
3(0) CEF resets, 0 revisions of existing leaves
Resolution Timer: Exponential (currently 1s, peak 1s)
0 in-place/0 aborted modifications
refcounts: 2311 leaf, 2304 node
Table epoch: 0 (5 entries at this epoch)
0.0.0.0/0, version 0, epoch 0, attached, default route handler
0 packets, 0 bytes
via 0.0.0.0, 0 dependencies
valid no route adjacency
0.0.0.0/32, version 1, epoch 0, receive
224.0.0.0/4, version 4, epoch 0
0 packets, 0 bytes
via 0.0.0.0, 0 dependencies
next hop 0.0.0.0
valid drop adjacency
224.0.0.0/24, version 3, epoch 0, receive
255.255.255.255/32, version 2, epoch 0, receive
IP CEF with switching (table Version 477965)
445 routes , 0 reresolve, 0 unresolved ( 0 old, 9 new)
446 leaves, 76 nodes, 132560 bytes, 477966 inserts,
477520 invalidations
0 load sharing elements , 0 bytes, 0 references
1CEF resets , 2 revisions of exsiting leaves
Refcounts: 15824 leaf, 15038 node
Default 192.35.86.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