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轨是中国企业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所面临的基本主题。在这关键时刻,站在发展的角度,深入研究企业集约经营的含义,阐明实现集约经营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充分揭示推进中国企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的方法及其条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集约经营的丰富内涵和基本要求


  集约经营,是相对于粗放经营而言的。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轨,即改变低技术含量、低管理水平、低经济效益的方式,走向高技术含量、高资金含量、高管理水平、高经济素质、高经济效益的经营方式,也就是说是一种以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内涵为主的扩大再生产的方式。


  集约经营最早来自于农业,系指在单位土地面积上投入比以往更大量的资金、技术以及劳动力,提高专业化程度和规模效益,取得比以往更多的收益。简言之,以高投入取得高产出、高效益。把集约经营引入工业、交通、通讯、建筑等行业,就是以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以及现代化管理,充分挖掘资源的利用潜力,大大提高投入产出比。


  集约经营作为一种先进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方式、作为一种以内函为主的扩大再生产方式,有其丰富的内函和基本要求。

 


  高技术含量、高资金含量、高管理水平。首先产品的技术性能高,科技人员在职工中的比重大,设备、生产工艺建立在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技术含量高,是企业发展最基本的因素。因为在现代经济中,科技已渗透到经济增长的各个环节并作用于各个经济领域。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可以突破经济增长的限制,改变经济增长的结构,改善经济增长的质量。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只有技术含量高,才能通过技术革新、新技术应用,或提高其利用率、寻找使用替代品,尽可能地节约生产要素,降低价格,刺激市场需求;或大幅度提高技术水平,形成新的产业。其次,资金含量高,企业的有机构成高,其产品体现着较我的物化劳动耗费和较少的活劳动耗费,其资金装备率(每个劳动者平均固定资金额)高。资金技术含量的高低,反映着一个企业素质、技术、物质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的发展水平。第三,管理水平要高,即管理现代化的程度高,能主动适应外部环境,提高管理整体效能,推动管理要素在质和量上发生新的变化和最佳组合。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是无止境的,提高管理水平的潜力也是永无止境的。高管理水平使得管理处于动态状况,不仅能反映管理的过程,而且能反映管理的发展阶段。提高管理水平,既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决定性因素。管理水平的高低,从根本上决定着企业生产的发展。


  高经济素质。经济素质是一个反映企业经济活动整体质量的概念。内容包括前面所讲过的资金、技术、管理质量,及后面将论及的结构、运行、环境质量等,这里主要是指经济系统中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素质。它们是构成生产力的最基本的生产要素。不同的素质水平,既反映了不同的生产力水平,也反映了不同的效益水平。


  首先,是劳动者素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劳动者所掌握的文化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劳动技能和生产经验日益丰富,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也就愈来愈强。因此,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衡量劳动者的状况重要的因素已经不是他们的数量,而是质量,是看劳动者的文化科学知识水平和技术素质。


  其次,是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生产工具是劳动资料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社会生产的变化和发展,是以生产工具的变化和发展开始的。生产工具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人类控制自然的尺度。先进的生产工具,不仅可以降低劳动强度,减少原材料消耗、加快生产速度,使生产成本大大降低,而且可以提高产品精、细度,增加产品品种,提高产品质量。

 


  再次,是劳动对象。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物体的许多新属性不断被发现,社会拥有的劳动对象日益增多,不仅促进了人们对现有物质的合理使用,还推动了人类开发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资源,扩大了人类的活动领域和空间。企业劳动对象的增多,将推动生产向深度和广度进军。

 

 


  合理的经济规模。经济规模是指经济活动的投入量或产出量。对于不同的劳动资料来说,由于占用的物化劳动费用不同,保证其合理经济效益水平的经济规模也不同,例如:在钢铁行业中,若以年产100 万吨钢铁的企业生产成本为100,则当年产量增至500 万吨时,成本将降为73.5%,当年产量增至1000万吨时,成本也随之降为64.3%。这种大规模生产带来规模收益递增,即规模经济。规模经济通常可分为生产上的规模经济和经营上的规模经济。生产规模经济是指由于实行专业化生产,扩大了生产规模,从而使单位产品成本随着生产批量扩大或生产规模扩大而降低。后者指由于扩大经营规模,导致经营费用节省,生产要素得到综合利用,产品和技术开发能力提高,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增强。规模经济与企业规模有关,但并不意味着企业规模必然扩大,深化分工,小而专的工厂也同样能够扩大生产批量,获取规模效益。集约经营要求将我国目前专业分工水平低的状况加以调整,并建立起现代化大规模生产体制,以促进工业企业在大规模生产方式下实现产量跳跃式的增长,提高规模效益。


  优化的经济结构。经济结构是指经济活动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企业的经济结构,一般指企业经济活动中的产品结构、资金结构、技术结构和组织结构。结构不合理,必然造成生产资料配置上的短缺与过剩并存,使劳动资料所具有的生产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经济效益水平下降。


  一般说来,企业的产品结构优化,是指企业的供给结构能按照需求结构的变动而变动。集约经营的成果表现在物质形态上,就是产品的高质量和多品种,并且根据市场的变化不断更新换代,实现产品系列化。质量品种的优势是数量优势的前提。如果把集约经营仅仅表现为数量的扩大,规模的胀大,那就必然导致新形式的粗放经营。所有实现集约经营的企业,都是规模效益与质量效益的统一。企业不创新,没有质量品种的优势,其产值和效益高速增长是不可能持久的。一方面不可能在市场站稳脚跟,另一方面没有这些高质量产品、高档产品和新品种产品,就没有较高价值量,企业产值增加和效益增长就不可能实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企业就是以其产品质量的优势,不断扩大对市场的占有量,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


  资金结构优化的标准是资金在企业生产的各个阶段、各个部门的分布构成能符合其耗用量和合理周期,保证生产的实际需要并使之处在最佳结构状态,并能反馈、优化信息,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


  技术结构是指由企业间的前向及后向关联决定的内在技术体系和技术联系。企业技术结构优化是指企业的技术体系和技术联系处于最佳状态,能够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产品成本的下降、产品产量的增加、生产效率的提高,并能通过对潜在需求的识别和新需求的引导以开辟新的技术领域及其应用领域,从而导致工艺创新、产品创新,实现产品结构高级化。同时,企业内在技术体系和技术联系是动态的,或者说它具有层次性。一旦技术结构达到一定先进水平或赢得比较优势时,将在更高层次上推动企业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的高度化。


  企业组织机构的设置是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企业的规模和技术水平,企业领导者的素质和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等诸多因素决定的。企业组织机构的合理与否,并不是看政企是否上下对口,而是畅通、精简高效、最终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

 


  生产要素最大节约。节约是对已掌握的资源的俭省和充分利用,最大限度地实现其使用价值。节约标志着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投入产出率、资金周转率等的提高,表明人类能够利用更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越来越充分地去挖掘各种资源的潜力,在越来越高的程度上和越来越深的层次中去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合理利用,充分发挥它们的效能,乃至变废为宝。任何企业要实现由外延为主向内涵为主的转轨,必需做到全方位的节约。

 


  节约和集约有着内在联系。马克思说:真正的经济——节约——是劳动时间的节约(生产费用的最低限度——和降到最低限度)。而这种节约就等于发展生产力。1 〕集约经营实质上是对资源的充分利用,也是最大限度的节约。所谓优化配置资源,宗旨也在于在越来越高的层次上节约资源,使之发挥更大的效能。节约是解决资源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矛盾的一种手段。就人类征服自然的历史长河而言,资源是无限的,就一定时期一定境域而言,资源是有限的,甚至是十分有限的。节约表现人们充分利用有限资源的能力素质,从而节约规律作为一种自然力也制约着人们的行为,违反它,就受经济力惩罚,如经济困难、比例关系失调、发展后劲弱化,甚至发生资源枯竭等。而这种经济力的惩罚,最终表现为自然力的惩罚,如过度浪费引起资源匮乏,掠夺式经营引起生态恶化等等,迫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回到节约的路子上来。如同一切客观规律一样,节约规律也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参与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的系统,形成一种合力,贯穿于社会经济的各个形态。而且,社会形态愈高级,它的作用就愈显著,节约手段也愈科学、愈精巧,制约性也就愈强劲。国有企业实现集约经营,必须在技术进步的基础上把节约贯穿始终,不仅节约生产费用,而且要节约交易费用。一切要素、各个环节都要精打细算、开源节流、降低成本、追求效益,此外,还要把企业效益同社会效益统一起来(特别是保护生态平衡和防止污染环境等)。


  经济效益最佳化。企业经济效益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投入与有效产出之比。以往我国企业经济效益指标,由于受计划经济的束缚,往往是从政府或企业各自的出发点来定标准和衡量尺度。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效益如何,应是建立在国家社会管理职能与所有者职能相分离的基础上,从投资者,债权人以及企业对社会的贡献三方面来考虑,以最大限度满足政府、企业投资者、债权人等多方面的不同需要。


  从企业经营活动来看,可大体将其过程分为生产阶段、周转阶段、收益阶段、成长阶段四个阶段,并以国家考核指标体系的指标为依据,建立起一个便于深入分析的层次分析模型。其生产阶段指标为资产负债率、流动资金比率;周转阶段指标为应收账周转率、存贷周转率;收益阶段指标为销售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资产收益率;成长阶段指标为社会贡献率、社会积累率等。对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这四个环节及其指标分类逐级加以考察,即可看出企业之间、企业内部各个环节上存在的差异,从而为考察企业经营效益提供依据。

 


  综前所述,实现集约经营的条件是多方面的,因素是综合性的。要实现集约经营必须利用人类所可能利用的资源和知识、技术、经验,并使之结合方式优化。显然,在同样的经济素质、经济结构、经济规模条件下,管理水平越高,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越优化,经济效益水平也越高。
  

     经济效益分析函数说明,经济效益不仅与一定素质的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有关,而且与三者组合方式相适应的经济活动规模、结构、管理以及技术、资金、质量、消耗等因素有关,企业经济效益水平将随着其规模、结构、管理、技术、资金、质量、消耗水平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企业能否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主要看其能否实现规模效益、结构效益、管理效益、技术效益、资金效益、质量效益、节约效益等。

 


  当然,上述诸多因素对于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是服从边际效益递减规律的,即它们的共同作用结果受效益递减规律的制约。它们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可能超过由各生产要素所限定的经济效益水平。此时,若想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只能依靠对劳动资料的变革,而随着劳动资料的变革,与原有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经济规模、结构、管理以及技术、质量、消耗等因素也将发生质的变化。这说明集约经营这一生产经营方式属于动态型,有其阶段性。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产力的发展,要不断对经济系统的诸因素进行调节、组合、优化,以保证集约经营程度的高级化。

 

 


      实现集约经营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从历史角度考察,集约经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种先进经营方式。
  向集约经营转轨是历史趋势。一般说,工业发展的初始阶段,粗放经营是主要形式,这是因为这个阶段技术水平、管理水平比较低,靠粗放经营方式容易较快地扩大再生产。随着自然资源越来越短缺和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对现代化企业的集约经营提出了客观要求;而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又为集约经营提供了条件。因而,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是一个历史过程,是社会生产力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我国绝大多数国有企业来说,面临着一个尽快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轨的历史性飞跃。


  高速低效与粗放经营之间因果循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初期,近代工业十分薄弱,现代产业几乎是一片空白,与当时的工业化国家相比,我国工业技术的总体水平至少落后150年。 在这种既无技术积累又缺乏管理经济能力的状况下,依靠外延打基础,粗放经营是不可避免的。但问题出在我们长期在认识上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高速发展片面地理解为产值,并把其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目标,使之成为左右整个经济的杠杆。这自然会掩盖许多问题,忽视价值增殖和价值实现,涵酿着诸如虚拟价值(包括重复计算)同真实的价值的矛盾,未实现的价值同实现价值的矛盾,价值存量同价值增量的矛盾,价值同使用价值的矛盾。加之我国一直是短缺经济,需求高度旺盛刺激工业高速发展,其结果必然是企业和政府行为严重扭曲,具体表现为:企业片面追求高产值(或者说高产量),不重视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和改进工艺技术,拼设备,搞几十年一贯制;同时,忽视管理,浪费严重,导致企业的技术粗放化和管理粗放化。有的企业为追求高产量、高产值不惜以牺牲效益为代价。政府把以产值为中心的速度指标当作考核政绩的主要依据,急于求成搞短期行为,争投资、抢项目,又使地区间重复建设和结构趋同,经济效率下降。据统计,1993年国有工业企业的资金利税率和产值利税率,分别比1985年的23.8%和21.8%下降了14.12 10.69个百分点,比1991年的11.8%和11.6%下降了2.120.49 个百分点。从亏损情况看,1987年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亏损额为61.04 亿元,1992年达到348.76亿元,而1994年又增至448.02亿元,比七五末增加了28.5个百分点,国有企业亏损而超过40%。


  粗放经营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我国企业生产单位产品的物耗和能耗太高,效益过低,并且呈增加趋势。据《国际统计要览》(1989),每创造100万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所消耗的能源(折合标准石油吨),中国同发达国家比,中国(1913)是它们平均数额(305)的6.3倍,是美国(381)的5倍,是日本(158)的12倍。 同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1913)是印度(722)的2.6倍,是巴基斯坦(596)的3.2倍。


  粗放经营还表现在整个经济发展以外延型为主上。长期以来,忽视内涵型扩大再生产,着力于外延型扩大再生产,导致我国原有企业技术进步停滞,产品和工艺落后。按照传统的政策,国家不把企业作为投资主体和技术改造主体,企业折旧费和利润都如数上交国家,国家以此来另铺新摊子,因而企业根本无力搞内函扩大再生产,只能维持原有的简单再生产。后来,虽然扩大企业自主权,让企业自留折旧费和利润留成,但由于国家和地方仍然实行的是重基本建设,轻技术改造的政策,企业对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基本上无能为力,致使设备严重陈旧落后,据1985年的工业普查,全国大中型企业中,属80年代的设备仅占33%,属70年代的设备占44%,属60年代以前的设备占23%。

 


  不仅如此,粗放经营和高速低效之间又形成一个难以打破的循环圈。如果说粗放经营是因,高速低效是果,那么,反过头来,片面追求速度、忽视经济效益的倾向必然加固和扩大粗放经营,果又变成因。经济过热滋生粗放经营,粗放经营诱发经济过热。这样,便形成愈追求高速度就愈习惯于粗放经营,愈加固和扩大粗放经营方式又愈导致高速低效。效率低必然导致经济效益差,经济效益差必然造成财政收入少。财政支出大于收入,为保财政又加重企业负担,使之缺乏自我更新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助长粗放经营。再就是以多发票子弥补透支,诱发通货膨胀,市场不稳定,经济秩序紊乱。许多地方和企业的经济运行形成恶性循环。可见,粗放经营是高速低效这一矛盾的一个根本性的成因,不改变这种经营方式,支配经济运动的不良因果循环圈就难以打破,经济状况也就难以从根本上好转。长期下去,国有企业不但没有竞争力,连财政收入来源也会枯竭,整个经济就难以正常运行。


  加速向集约经营转轨的步代。面对上述诸多矛盾,我们不但有加快向集约经营转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而且也具备了转轨的条件。经过多年建设,我国已建立起规模宏大、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积累了许多我国社会主义特色的管理经验;尤其是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接受和移植了国际上较为先进的工业技术和管理方法,缩短了我国工业整体水平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特别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企业有了压力和动力。我们应当在战略选择上尽快赶上世界历史的步伐,同粗放经营告别,尤其是国有企业,应当成为集约化的带头兵和中坚力量。

 

 


      实现集约经营的途径


  国有企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轨,是一个重大历史进步,仅从生产力水平上说就是一个质的飞跃。但是,这个转轨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配套措施,包括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机制的形成等方面的政策。而最重要的还是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使之具有一个内在追求集约化的机制。故而,它的实现必须同以转变企业经营机制为中心的整个配套改革紧密结合。


  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实现集约经营固然依赖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和行为的转变,但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市场机制的有效调节作用,取决于资源约束型经济向需求约束型经济转变。市场机制的调节功能上升,才促使企业转变生产经营目标和行为,由主要追求产量扩张转为日益注重提高生产经营的效率和质量。要推动企业向集约型转轨,关键在于深化改革。首先,要加快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市场机制的形成及其调节功能的增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为重要市场主体的企业之行为合理化。因此,务必把国有企业的改革真正作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全面准确把握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基本特征,加大改革力度,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在本世末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切实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按照政企职责分开、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分开的原则,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法人财产制度;明确资产所有制、经营者和劳动者的权力、责任和义务,以及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机制,使国有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其次,要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要在进一步完善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基础上,加快发展作为市场机制运行基础的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资本市场、金融市场、技术市场等,使市场体系尽快确立和系统发展,使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具有整体效率,使市场机制能够发挥正常的调节功能。其三,深化投资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改革投资体制,关键是改变政府作为投资主体的地位,实行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和资本金制度。凡经营性基本建设项目,由项目法人对项目的策划、资金筹措、建设实施、生产经营和偿还债务以及资产保值增值,实行全过程负责,承担风险。出资者必须使用国有资金,凡资本金达不到规定比率的项目,不得筹集资金和进行建设。这样,企业在投资决策前必然从自身利益出发考虑投资的效益,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盲目扩大投资规模。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在企业体制尚不合理,市场机制调节功能较低的情况下,宏观经济政策在加强市场调节作用,促进企业转变增长方式方面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首先是控制经济增长速度,这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一个重要条件。不改变追求过高增长速度的倾向和状态, 增长方式的转变就无从实现。 我们要严格按照国家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确定的九五期间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 %左右的速度,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和宏观经济环境稳定。其二是调控投资重点。在经济增长速度较为合理和宏观经济较为稳定的条件下,实现集约经营的政策措施首先是调整设资重点,由重视外延、数量型投资转向重视内涵型、质量型投资,提高后一个方面的投资比重。其目的,是要通过提高投入质量来推动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这包括技术更新投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投资、教育、培训投资,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开发创新能力,以推动经济效益迅速提高。其三是优化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的全面优化对于实现集约经营有巨大的支持作用。这是因为资金结构、劳力结构、技术结构和产品结构的高级化,必然带来经济增长效率和质量的不断增强。优化产业结构,应当把协调结构关系与提高结构水平有机结合起来, 这包括:(1)提高农业发展能力,关键是加强农业生产的基础,增加资金投入和科技投入,提高规模经营水平,加快发展高效优质农业,推动农业产出结构的高级化。(2)加工工业水平与加强能源、电力、原材料等基础工业, 都要与加快工业技术进步结合起来,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新兴工业与传统产业技术改造联系起来,通过提高工业生产技术水平,降低能耗和物耗,来减轻对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部门的需求压力。(3 )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重点是提高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金融保险、教育、科研和技术服务等部门的发展水平,为整个产业结构高级化提供保证。


  以产品结构优化带动整体经济结构优化。从实践看,可以把优化产品结构作为集约经营的突破点,然后再通过协调配套逐步优化资金结构和组织结构。优化产品结构之所以可成为龙头,是因为产品是生产过程的归宿,是商品生产的结果,是价值的载体,是竞争中最重要的武器,企业的技术、工艺、素质、经济技术指标和一切活动都最终通过产品表现出来。唯有围绕产品调整搞集约经营才能有明确的目标,才能把科技进步、强化管理带动起来。同时,以优化产品结构为突破口,能够直接适应乃至影响市场的供需结构;还可以做为优化资金结构和组织结构的先导和基础。任何企业都要有优质拳头产品,才能占领、开拓市场,提高经济效益。在优化产品结构的基础上来优化资金结构,既可通过产品的适销对路加快资金的周转,又可以通过产品的信息反馈作用,优化资金配置,以便重点扶持优质拳头产品。在此基础上进行资金结构调整,着重扶持生产优质产品的技术改造和产品开发,这样才能提高资金效益。而企业组织结构只有以生产优质拳头产品为主线来进行调整、优化,才能适应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状况,在管理中较好地发挥各个组织的系统功能和整体功能,机制运转协调、统一。


  加快信息产业化。信息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信息同能源、材料构成人类社会的三大基本要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服务已发展为第三产业中最活跃的行为,它的发展可以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多样化的信息需求,为生产和生活服务,为管理和决策服务,为提高劳动者素质服务,并实现节约,提高效益。企业追求经济效益的机制是由信息结构与经济利益结构复合形成的自组织机制,它具有一种自我调节的能力,包括调节经济活动的素质、规模、结构及管理等,使之达到优化组合。政府进行宏观调控以协调国家与企业利益,则是由信息结构与经济利益结构复合形成的组织机制,它具有克服市场自组织机制盲目性的引导能力。显然,市场的自组织功能和政府的组织功能都离不开社会经济信息的采集、传送、处理和应用。因此建立一个发达和繁荣的、结构合理的同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相协调的信息服务体系,并使之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对于形成一种新型的更有效益的经济运行机制,实现集约经营已成为当务之急。


  推进技术进步。集约经营的核心是质的提高、技术水平和资源利用率的提高,而关键在于技术的进步。必须制定一整套科学的技术进步政策,它既包括长远发生作用的教育政策、科研政策,又包括见效快的技术改造政策;既包括坚持开放、大力引进国外资金技术的对外政策,又包括加快科研成果、科技发明成果尽快转化为企业批量生产的国内政策,更为重要的是充分发挥人才的积极性,认真落实知识分子政策。


  在起步阶段,首先调整技术改造政策,实行差别利率、税率,增加企业自留发展生产基金,用差别利率贷款,鼓励企业发展新产品、新工艺,用技术改造来实现产品结构调整、生产适销对路产品。这可加快我们的企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