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题型变化,有必要收集整理求数列通项公式的特征方程法。
前情概要
以前的高考题目,对数列的考查难度比较小,所以我们一般不过多的介绍求数列通项公式的方法,但现在情况有变,随着新高考改革的题型变化,有必要收集整理求数列通项公式的特征方程法。
特征方程法
特征方程法主要适用于二阶线性齐次递推关系[1],形如
,其中
、
为常数,且
具体操作步骤:
1.构造特征方程,将递推式中的下标视为次数,即可得到方程:
,整理为
;
2.求特征根,解特征方程得到根 、
;
3.根据根的类型写通项公式:
若有两个不同实根,则通项公式为:
;
若有两个相同实根,则通项公式为:
(
)
;
若无实根,即有共轭复根,需转化为三角函数形式,高中较少见,几乎不需要了解。
4.利用初始条件求常数 、
,代入上式即可得到通项公式;
典例剖析
✍️ 有两个不同实根的情形,
已知数列满足递推关系:
,且
,
,求通项公式
解法1:先写出特征方程,为
,整理为
,
再解特征方程,求得特征根:
,
,
从而写出通项形式,
,
将 ,
代入上述方程,即得到方程组
,
解之得,
,
,
即所求通项公式为:
解法2:同构法+待定系数法,高中阶段建议掌握这个方法,在其他博客有更详尽的解释。
将递推式改写为
,
将上式展开并整理,得到:
,
与原递推式
对比,得方程组:
,
解得 ,或
此时任选一组解代入即可,此处我们选 ,[2]
当 ,
时,递推式变为:
,
令
,则
,即等比数列,公比为
。
由初始条件得到,
,
即得到递推关系 ,给两边同时除以
,得到
,令
,
即 ,再使用 累加法,
解得,通项公式
✍️ 有两个相同实根的情形,
已知数列 数列满足递推关系:
,且
,
解法1:先写出特征方程,
,即
,
求解得到特征根,
(二重根),
从而得到通项形式,
(
)
,
结合初始条件 ,
,得到方程组
整理方程组: ,解得
,
由此得到通项公式:
解法2:同构法+待定系数法,
观察递推式
,发现其结构与特征根
(二重根)相关。
尝试构造形如
的新数列,其中
为特征根
此处就能显示特征方程法的优越性,如果不知道这个方法也没关系,我们还可以这样考虑,假设
能等价变形为
,将其展开并整理,得到:
,
与原递推式
对比,得方程组:
,解得
,就能得到
令
,则原递推式可变形为:
,即表明
是首项为
,公比为
因此,等比数列 的通项为:
,
即:
为求解一阶递推式
,两边同除以
,
得到
,令
,
则
,这表明
是首项为
,公差为
因此等差数列 的通项为:
即 ,也即
整理得到,
【利用特征方程法求通项公式】已知斐波那契数列 ,已知
,
解:由于斐波那契数列是二阶线性齐次递推关系,故其对应的特征方程为:
,
利用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求解其特征根:
则由特征方程法可知,其通项形式:
,
分别令上式中的 和
,得到方程组
代入初始条件 $F_1=1$ ,$F_2=1$
解方程组,得
,
故其通项公式为:
关键总结
1.特征方程法本质:将递推关系转化为代数方程,利用特征根的线性组合构造通项;
2.初始条件代入:必须用前两项[或其他已知项]确定常数 、
;
3.适用范围:仅适用于二阶线性齐次递推(右侧无额外函数项),,其中
、
为常数,且
- 二阶指的是,递推关系中的每一项
依赖于前两项
和
。这里的“阶数”是指递推关系中出现的最大下标与最小下标之差,即从
到
的差为2,因此是二阶的;线性指的是,递推关系中的各项
、
和
都是以一次方的形式出现,并且没有乘积或其他非线性组合。右边的表达式是
和
的线性组合,即系数
和
分别乘以这些项然后相加;齐次指的是,递推关系的右边没有非齐次项(如常数项或其他与
无关的项)。所有的项都是关于
的线性组合,因此是齐次的。 ↩︎
- 第一组的解留给各位练习用,做如下提示: 当
,
时,递推式变为:
,
令
,则
,即等比数列,公比为
,
由初始条件:
得递推关系:
,接下来两边同时除以
,变形得到
,令
,则
,由不动点法或待定系数法可知,两边同时加
,得到
,即
为首项为
,公比为
的等比数列,故
,整理为
,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