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十一”黄金周让墨守成规的中国老百姓逐渐走出家门,寄情中国的山水;甚至走出国门,放眼世界的精彩……而“享受”一词伴随着这股势不可挡的潮流,一跃成为当今最流行的词汇之一,日益充斥到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
农民走进城市,感觉城里人很是享受生活,其实他们不了解城里人面对的不断加大的生活压力;城里人走出围成,寄情山水和农家乐,很羡慕现今农民伯伯无拘无束的生活,其实他们也不了解农民伯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当然,我们很难说城里人和农村人谁更“享受生活”,只是说由于社会分配造成的先富起来的人在进行“生活享受”。
君不见黄金白银滚滚流,奢侈消费正当头。很多老外都不解为什么那么多中国女孩拎着LV包、戴着名表而乘公交车,为什么那么多国外难卖的名贵车子在中国悄无声息的一销而空。中国先富起来的人正在享受着金钱人生,堪称“生活享受”的典范。
个人认为,“生活享受”和“享受生活”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生活享受”就是“奢侈生活”的代名词,就是拥有自己想拥有的一切奢侈,消费奢侈的行为。而“享受生活”纯粹是一种心理状态,是一种生活感受,就是在现有的物理、精神环境下开心快乐的生活。奢侈生活并不见得拥有好的心态和感受,享受生活不见得需要奢侈和花钱如流水的潇洒。
当然,要想真正过上帝王般奢侈的生活,是需要足够的物质保障,也是就大家看到的中国某些富豪的生活享受。但是,帝国般奢侈的生活并不能保证开心和快乐,这种状态被定义为A级人生。能够拥有A级人生的,毕竟是少数,而且可遇不可求,往往A级人生面临更多的责任和压力。因此,现在很多人开始倡导B级人生,有潇洒的本钱,同时又有潇洒的时间和心情。
记得尼克松在回忆×××的一篇文章中曾经写到:“一个人可以在一辈子都没有自由和幸福的情况下生活一生,但是一旦拥有,你就没法剥夺。如果你想剥夺,他们甚至会用生命去抗争。”实际上,基于我们平时的耳濡目染,我们可以轻松判定一个人的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心和快乐,财富只是其中一部分。希望我们能够将财富看成是生活的一小部分,努力去追求财富之外的心理体验,我们的社会才能和谐。如果我们一谓地视财富为生命、视时间为财富,我们的人生肯定会黯然失色,而我们的和谐社会也无从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