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数一:亮度
  测试方法:根据美国ANSI(美国国家标准组织)测试标准,在保障画面灰阶层次尽可能丰富的前提下,将显示器设置为最优亮度和对比度(通常我们会在显示器的默认菜单参数情况下)。依次测试屏幕九点白色画面亮度值,9点亮度的平均值就是液晶显示器的平均亮度。
    亮度是指画面的明亮程度,单位是堪德拉每平米(cd/m2)或称nits(流明),也就是每平方公尺分之烛光。目前提高亮度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提高LCD面板的光通过率;另一种就是增加背景灯光的亮度,即增加灯管数量。
    需要注意的是,较亮的产品不见得就是较好的产品,显示器画面过亮常常会令人感觉不适,一方面容易引起视觉疲劳,同时也使纯黑与纯白的对比降低,影响色阶和灰阶的表现。常见的一般为300流明。
    现在市场上常见的显示器一般已经不注重这个参数,都差不多。
参数二:对比度
  测试方法:我们测试LCD对比度的方法是依次测试屏幕九点全白画面的亮度除以全黑画面时的亮度,这种方法比较准确的展示了显示器在同一亮度条件下能够达到的最佳细节水平。
  特别说明:部分显示器引入了动态对比度技术,在黑色画面居多时降低灯管亮度,在白色画面居多时提高灯管亮度,从而得到一个非常高的测试数值。如果碰到在黑白画面基本相同的某一画面下,由于在提高灯管亮度使白色画面亮度提升同时,也提高了黑色画面的亮度,真实的对比度并没有改变。各厂家对于对比度的测量方法也大有不同, 对比度是用白色下的亮度除以4组黑色数据的平均值所的来的,所以白色亮度越高,黑色亮度越低,得出值将会越高,相反则会比较低。
    对比度对显示器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参数,对比度越高,对于收看效果来说,收看层次更加清晰。
参数三:响应时间
    所谓响应时间是液晶显示器各像素点对输入信号反应的速度,即像素由暗转亮或由亮转暗所需要的时间,CRT显示器中,只要电子束击打荧光粉立刻就能发光,而辉光残留时间极短,因此传统CRT显示器反应时间仅为1~3ms。所以,反应时间在CRT显示器中一般不会被人们提及。而由于液晶显示器是利用液晶分子扭转控制光的通断,而液晶分子的扭转需要一个过程,所以液晶显示器的反应时间要明显长于CRT。
    据数据表明:响应时间30毫秒=1/0.030=每秒钟显示器能够显示33帧画面,这是已经能满足DVD播放的需要;
                响应时间25毫秒=1/0.025=每秒钟显示器能够显示40帧画面,完全满足DVD播放以及大部分游戏的需要;
                而玩那种激烈的动作游戏要达到毫无拖影的话(如极品飞车等),所需要的画面显示速度都要在每秒60帧以上,即需要的响应时间=1/每秒钟显示器能够显示60帧画面=16.6毫秒。
    什么是灰阶响应时间呢,首先来看一下什么是灰阶。我们看到液晶屏幕上的每一个点,即一个像素,它都是由红、绿、蓝(RGB)三个子像素组成的,要实现画面色彩的变化,就必须对RGB三个子像素分别做出不同的明暗度的控制,以“调配”出不同的色彩。这中间明暗度的层次越多,所能够呈现的画面效果也就越细腻。以8 bit的面板为例,它能表现出256个亮度层次(2的8次方),我们就称之为256灰阶。
    由于液晶分子的转动,LCD屏幕上每个点由前一种色彩过渡到后一种色彩的变化,这会有一个时间的过程,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响应时间。因为每一个像素点不同灰阶之间的转换过程,是长短不一、错综复杂的,很难用一个客观的尺度来进行表示。因此,传统的关于液晶响应时间的定义,试图以液晶分子由全黑到全白之间的转换速度作为液晶面板的响应时间。由于液晶分子“由黑到白”与“由白到黑”的转换速度并不是完全一致的,为了能够尽量有意义的标示出液晶面板的反应速度,传统的响应时间的定义,基本以“黑—白—黑”全程响应时间作为标准。
    但是当我们玩游戏或看电影时,屏幕内容不可能只是做最黑与最白之间的切换,而是五颜六色的多彩画面,或深浅不同的层次变化,这些都是在做灰阶间的转换。事实上,液晶分子转换速度及扭转角度由施加电压的大小来决定。从全黑到全白液晶分子面临最大的扭转角度,需施以较大的电压,此时液晶分子扭转速度较快。但涉及到不同不同明暗的灰度切换,实现起来就困难了,并且日常在显示器上看到的所有图像,都是灰阶变化的结果,因此黑白响应的测量方式已经不能正确的表达出实际的意义,为此,灰阶响应时间的概念就顺应而出了。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灰阶响应更难控制,需要的时间更长,但实际情况却有可能完全相反。因为厂商可以通过特殊的技术,使灰阶响应时间大大提高,反过来比传统的黑白响应时间短很多。比如使用响应时间加速芯片,可以使25ms黑白响应时间的产品拥有8ms的灰阶响应时间。灰阶响应时间与原来的黑白响应时间含义和性质差别很大,两者之间没有明确的对应关系,但又都是对液晶响应时间的描述。
     从2005年开始灰阶响应逐渐为众多厂商所使用,总的来说,这些产品通常使用了更好的响应时间控制方式,比如各个象素的响应时间更加稳定、统一。灰阶响应时间短的产品影现象也更少一些,画面质量也更好,尤其在播放运动图像的时候,因此游戏玩家或者爱看影碟的用户可以更多考虑液晶显示器的这个参数。
    现在市场上的液晶显示器多为响应时间5毫秒或灰阶相应2毫秒,完全满足日常需要。
参数四:亮度不均匀性
  测试方法:测试屏幕中心点和四个边角的亮度值,然后选择差异最大的数值求出百分比。百分比在75%以上的显示器为良好,百分比在85%以上的显示器为优秀,已经不容易察觉屏幕亮度的差异。
     买显示器时,把屏幕调成全黑,看看四个边,不漏光的为好。
参数五:色彩饱和度
  测试方法:以往我们测试显示器的色彩范围时,是和NTSC 1953定义的RGB色彩范围的面积相比较的。在最新的于2006-03-29实施的《×××电子行业标准SJ/T11348-2006》关《数字电视平板显示器测量方法》中,详细规定了新的“色域覆盖率”的测试和计算方法。其中国标测试方法和我们以往的测试方法一致,将显示器调整至规定的工作状态后,将全场红、绿、栏信号输入到显示器,用色度计分别测试中心点的色度坐标(Ur'、Vr')、(Ug'、Vg')、(Ub'、Vb'),通过固定公式计算色域面积以及色域覆盖率Gp。只是以往我们测试时使用了NTSC 1953作为基准面积,而新国标计算公式中计算色域覆盖率时的基准面积使用了0.1952的固定数值,这就是1976 UCS 2度色度图的整个色度面积。基准色域面积扩大了,覆盖率的数值就会比以往缩小,NTSC RGB的面积也仅有0.074,在国标中的色域覆盖率为37.9%。
    广色域弥补RGB色彩表现不足
    目前RGB三×××频各8-bit的液晶显示器或液晶电视能够表现1760万色,此种色阶能力大致可以满足一般使用者,但对于未来需要更高色彩表现能力的应用来说,三原色显示器的色彩再现能力即显得不足,近年则来陆续有不少广色域显示技术被研发出来。
广色域显示技术可以分别从色度设计与信号设计两方面着手;在色度设计方面,主要基于以下两类概念:
(1) 增加三原色纯度:由背光光源(例如,采用LED光源)或彩色滤光片的设计(例如,增加彩色滤光片厚度)来提高显示器发射红、绿、蓝三原色光的纯度。
(2) 增加原色数目:利用多原色(例如,4原色、5原色或6原色)的组合设计方式,增大欲复制的色域范围。
方式(1)的概念虽然简单,但必须克服液晶显示器背光光源或彩色滤光片等材料限制的问题,如果光源或成像材料有所限制的前提下,方式(2)亦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广色域显示设计方法。以下将以色度设计与信号设计的观点说明目前广色域显示器发展的重要趋势。
    近来,显示器色域范围不断提升,传统sRGB 以及相对应的sYCC 色彩编码标准已无法满足广色域显示器的需求。由于sRGB 已经无法涵盖印刷媒体或数字打样的色域范围,因此,印前输出界与美工设计界逐渐有使用AdobeRGB规格来取代sRGB 规格的趋势。目前市面上贩卖的高阶单眼数字相机多已支援AdobeRGB规格来输出影像,因此,支援AdobeRGB规格的显示器成为广色域显示器的开发方向。
    广色域是最近厂家竞争的主要参数。买显示器是可以留意一下这个参数。一般有广色域100%,110%等,或不支持广色域。

参数六:辐射
    辐射方面主要分为电场辐射和磁场辐射,虽然显示器的各方向都会产生辐射,但是由于我们只在显示器前面操作它,基本不会随意搬动,所以背面的辐射不会对我们产生影响。关系我们健康的主要是前面板的辐射情况。如果距离超过1米范围,就只有环境的电磁场效果,显示器产生的辐射几乎没有。
    液晶显示器还有热辐射!为什么液晶显示器看久了会眼睛干涩。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液晶显示器的热辐射。就是LCD往外散发着热量,大家用手背贴进LCD,可以感觉到LCD很热的。 眼睛有聚光作用。长期注视LCD就会使眼底温度升高,眼睛会严重不适。好比眼睛长时间注视一个高温物体。虽然物体亮度不高,也不刺眼。但眼睛受到了强烈的红外辐射,所以大家都不要长时间使用电脑,或中间休息一下。
    单就辐射伤害而言,确实液晶显示器屏幕并没有像纯平显示器有那么强烈的辐射伤害,但它勉强只能说是“低辐射”而非“零辐射”,但,有一些品质低劣的杂牌液晶显示器会产生强烈的电磁波。研究报告指出,长期暴露在电磁波环境中会对使用者造成神经与过敏的一些症状,被称之为“电磁波过敏症”。症状有S敕痛、呕吐、心律不齐、记忆力减退、不孕、中风等,甚至还会产生消化系统紊乱、神经失调与降低生育能力等严重后果。所以尽量选择大品牌。
总之呢,买品牌的5毫秒以下相应时间的对比度5000左右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