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适用的医保信息系统如何建立,首信和惠普联手做出了精彩答案。

  很多人也许并没有真正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加入医保对他们意味着什么,但如果不幸遭遇事故或是急性病发作,加入医保的人凭着医保中心开具的正常缴费证明,只需交纳一万元就可以住院治疗,而没有加入医保的人则需足额交纳5万元,才能住院治疗。

  仅此一点,就可以看出加入医保与否,在危机关头往往就会决定着一个人的命运。然而加入医保的人是否能够想到,如果当你急需这笔救命钱,医保中心的管理系统却恰好出现了问题,让你拿不到用于救命的缴费证明时,那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多数人可能从没设想过类似的场景,但幸运的是,当2001年年初,首信开始实施北京医保信息系统的规划时,他们却提前想到了。

艰难的起步

  在人们的心目中,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是一件重大的事情。随着人们已经适应了几十年的医疗费用报销制度的打破,人们对于关系到未来医疗保障的每一个变化都会感到惶恐不安,甚至在医疗保险制度实施前夕,还引发了人们集中看病的热潮。正因为如此,当涉及各类社会保险中最复杂、牵涉面最广、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最密切的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时,政府相应政策的出台就显得慎之又慎。同时,北京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的领导们还在思考着一个问题:实施医疗保险制度后,医疗保险的数据如何处理?采用手工管理600多万人的医保数据显然行不通,这样,一套医保信息系统就成为了必需品。

  在这种情况下,2000年8月,首信公司和北京市政府签署了建设北京医保信息系统的合同,经过四个多月的规划后,首信公司开始正式进入到了系统实施阶段。事实上,北京医保信息系统的建设对首信公司来说是一个艰难的起步,因为各类政府机构云集北京,这就使得制定北京的医保政策具有相当的难度,为了适应不同人的需要,北京的医保政策在不断地进行着调整;显然政策上的调整必然会影响到信息系统的功能需求,而功能需求的变动从来都是信息化系统实施的大忌;更难办的是政府开始向全社会推行医保政策的那一天,就需要一套现成的与之配套的信息系统。因此,首信公司不能等到政策完全定型了再去开发相应的医保信息系统。面对困难,首信公司的项目负责人员没有退缩,而是制定了循序渐进、分步实施、边开发边建设、边受益的建设原则。

  2001年6月,北京医保信息系统试运行平台开始在全市范围内运行,至此,北京医保信息系统的一期工程正式完成。2002年1月,以建设总体方案规划的容灾中心为目标的二期工程正式启动。为了不影响试运行系统和医保业务的正常运行,北京医保信息系统二期工程被划分成了四个阶段:首先是把北京医疗保险容灾中心建立起来,其次是将医保信息系统从试运行中心切换到容灾中心,把试运行中心的应用和数据迁移至容灾中心,容灾中心暂时作为主运行中心,运行整个医保信息系统的业务,并对全部医保信息系统的数据进行管理。

  这时,试运行中心就暂时作为容灾中心,承担容灾中心的部分功能。接下来要建设、完善北京医疗保险主控制中心的系统平台,最后是将主控制中心系统与容灾中心并网整合。这样,最终就可以达到让容灾中心对主运行系统进行监控,当主运行系统出现故障时,可以及时切换到容灾中心,让整个系统得以正常运行。

激烈的角逐

  北京市医保管理系统的参保人口已达到了600万,而远程机构中有十八个区县医保管理中心,上千家定点医院、定点医疗机构及定点药店,这样算下来,接入到医保系统的柜面终端就将达到数千台。在业务高峰期,每天的业务量可达到数十万笔。为此,主控系统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了整体性能与投资的合理性,由于容灾中心是整个系统的安全保障,因此它对安全性、可靠性的要求就更高。为了保证容灾中心的性能达到要求,当首信公司开始设备采购时,他们又一次想到了老办法—招标。

  对此,惠普公司产品经理纪越显然是持赞同的态度,因为在试运行平台招标时,他已经有过一次收获,并且这为以容灾中心为目标的二期工程招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由于北京市医保管理系统被北京市政府定为形象工程,中标与否对日后参与电子政务影响巨大,因而各大公司都极力参与,力求中标。一时间,国内外有实力的IT公司都向首信公司表示了要求参与的愿望。由于参与的公司众多,因而北京市信息管理办公室与首信公司决定采用招标的方式,让各公司搭起自己的设计方案,然后一决高下。

  投标当天,北京的国内外IT知名企业云集会场,并且全都拿出了自己的绝活暗中较量。有的公司用八台设备搭起了试运行系统,接下来的公司就用十几台甚至二十台设备搭起系统。轮到纪越上场时,摆在台上的不过四五台设备,但没有人注意到纪越脸上流露出的自信。

  纪越心里非常明白:招标比的绝不仅是设备,而是一套包括软件、硬件和服务在内的整体解决方案。北京市医保管理系统管理的规模在世界上的其他地方是找不到的,而北京在全国又是医保管理系统的先行者,再加上政府部门内部精通大型信息管理系统的人才的缺乏,所以招标方更多的会看重整体解决方案是否适合自己,以及投标者是否能把系统的建设风险降到最小。

  另一方面,纪越深知政府的资金是采用第三方投资形式,就是由首信公司出资建设,然后政府再租用这些系统,这就决定了政府的投资会十分有限。因此,那些动不动就摆出十几台设备的设计方案,可能在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要失败。纪越的猜想一点儿也没错,在其他公司还不明就里的时候,惠普公司已经赢得了北京医保信息系统一期工程项目标的。

  二期工程招标开始以前,首信公司的项目负责人开始并没有将中标者锁定惠普公司。因为在他看来,要实现系统最大限度的投资保护,就要选购最先进的设备,而最先进设备的成熟性又可能差一些。这样看来,要综合考查系统的实用性、成熟性、先进性、可扩展性、可靠性和投资保护,解决方案的招标确实是一个难题。而对于二次招标,纪越却显然更有信心了,原因就在于他通过对竞标对手的分析,发现当时竟然没一个对手真正实施过容灾备份系统。

  果然,在二期招标会上,纪越在关键时刻拿出了自己的杀手锏。纪越的第一道杀手锏是惠普公司的整体容灾解决方案,由于此前惠普公司已经在电信领域有了十几个容灾备份的成功案例,因此惠普公司的整体容灾解决方案的整体竞争力最强。众所周知,电信行业的容灾解决方案的要求是最高的,因为实施容灾备份解决方案最多的是电信和金融两个行业,而金融相对还属于传统行业,出现灾害以后还可能凭借纸介质恢复数据,而电信则完全是计算机记帐,数据一旦出现问题后往往就无法恢复。

  比较起来,医保容灾系统的性能要求还排在金融行业的容灾系统之后,这样,惠普公司的容灾备份解决方案,对付起医保这样的系统就显得轻松了许多。对于北京医保容灾系统,纪越并没有忘记对自己原有的解决方案进行适当的调整。北京医保管理系统的主运营中心和容灾中心是通过首信自己的CPIP网联接的,主运营中心和容灾中心同时工作以后,二者每天的通讯费用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纪越就研究怎样优化系统,使得这笔通讯费用降到最低。

  由于医院是定期收集医保患者的资料,然后汇总后上报,这样主运营中心和容灾中心之间,采用实时技术就没有必要了。这些改进使得北京医保容灾系统的建设成本下降了不少。

  纪越的第二道杀手锏是惠普当时推出不久的SuperDome服务器。除了具备很高的计算性能,在未来五年内能满足应用和数据增长的需求之外,SuperDome服务器还引入了大型机的分区的机制。这就是说一台服务器可以被分成几个部分单独使用,每个部分拥有自己独立的操作系统,这样不仅可以实现100%的故障隔离,还可以实现在一台主机内划分医保信息系统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的目的。

  由此我们就不难明白为什么在试运行平台的招标中,惠普的解决方案只用四五台设备就可以搭成。此外,在每台SuperDome服务器中,还多配置了4颗CPU,这样当主机系统资源不能满足系统业务量的增长或者当CPU发生故障不能使用时,医保系统的维护人员身边就有一个备件库。

  由于竞争对手中只有惠普能提供全光纤磁盘阵列,因此HP SuerStore E Array XP512全光纤磁盘阵列也就成了纪越的第三道杀手锏。最终,凭着这三道杀手锏,在这场激烈的角逐中,纪越笑到了最后。

成功的系统

  在经历了“9.11”和SARS以后,容灾系统受到了业内人士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与这种趋势相反,北京医保容灾系统甚至不是按照美国联邦局所提出的国际标准建造的,因而算不上是一个典型的容灾备份系统,但在首信的北京医保容灾系统项目负责人看来,它又绝对称得上是一个成功的系统。

  当我们就其中的矛盾之处求教于首信公司的项目负责人时,我们得到了这样的答案:北京医保容灾系统只考虑到了火灾、断电和宕机等因素,而没有考虑到地震、战争等因素。其原因不是当初规划时没有考虑到,而是考虑到当地震或是战争等情况发生时,人们的医疗活动已经处于另一种状态,在那种状态下,人们住院治疗已不再需要医保这种形式了。在医保容灾中心建设过程中,首信公司的实施者,更多地是把精力放在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可靠性和投资保护方面,首信公司的项目负责人认为从系统的运行情况看,这是一个成功的系统。而更重要的,是首信公司从始至终都明了自己的实际需求,当前容灾系统的成本只是系统级容灾系统成本的三分之一。

  随着“9.11”和SARS的出现,业内建设容灾系统的热情越来越高,对此,首信公司的项目负责人却认为尽管容灾中心确实能起到很大作用,但在其他人口相对较少的中小城市,为类似医保这样的系统建一个容灾中心从成本上考虑并不值得提倡。面对日益增长的数据,一个省建立一个容灾中心已经足够了。因此,要正确对待容灾系统,最重要的是明了自己的需求,然后据此去分析建立容灾中心的必要性和容灾中心的功能级别。

  北京医保容灾中心虽然服务于全市600万人,但最终还将面向五保合一的情况,并且支撑民政、社区管理以及电子政务等多种至关重要的政府管理业务。因为它的存在,也许在灾难真的来临的时候,我们可以多一份自信和从容,进而去战胜困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