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学习笔记的第 2274篇文章

  最近接入的事情比较杂,导致有很多前期沟通的事情,按照日程表排下来,发现在不断的开会和被开会,这种情况短期存在,问题不大,应该会快会平息下去。在闲暇的时候我就在想一些事情。 

 

如果想打破常规,就得面对更多的解释

因为一些工作内容调整,最近接入了RDS方向的业务管理,首先得肯定前一批同事的成果,其次发现在这个基础上对于很多流程的操作和管理还是存在一些改进建议。这个过程中就会发现很多流程不大合理,但是现在已经固化了下来,而要打破这种平衡,就需要花费更多的努力,第一在于要熟悉整个后端的支撑体系的实现细节,落实到代码层,同时对于业务和流程方向要能够尽可能熟悉,这方面要落实到文档层,代码层和文档层的事情看起来是按部就班,但是对于快速接入和管理来说,其实不是上上策,上上策就是通过案例的方式快速接入,同时这个过程有人能够做到贴身指导。所以目前来看,原本看起来不那么舒服的事情,我得先能够彻底保证这套机制的运转,然后才能再上面添砖加瓦,如果是对于技术有一定的追求,再去找时间替换也不迟。

 

 

老是操心别人的事情

在工作协作中,我们总是会碰到很多纠结的人,我是不大喜欢在做一些非管理决策的时候,瞻前顾后,感觉不好,但是又说不出哪里不好,说出了理由似乎又有点牵强,其实这种心态是蛮浪费个人时间的,我也认真想了下,好像他们在担心的事情都是别人的事情,出发点可能是好的,但是会让自己很累。我做事情喜欢先说边界,也就是丑话说前面,比如应该是谁的问题,该谁去做,那他就得自己想办法了,边界划好了,如果需要我的帮助,那么我会很乐意去协助,偶尔去帮你做的事情自然是情分,所以做正确的事和正确的做事是互补的。

 

最近的一些感慨-20200921_感慨

重复造轮子

经历了这么些互联网公司,也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造轮子,造轮子都可以成为一种潜意识文化了。一个人但凡在公司有些价值都会留下些东西,有些是工具有些是脚本,有些是系统等等,而因为时间的沉淀,个人风格思维的差异会导致有些功能或者使用和其他人不对位,而同时又缺少相应的代码注释和一些辅助说明,要知道在一些忙乱中,没有任何注释的代码,未知的接口对于使用者来说就是一颗定时炸弹,所以在基本了解原理之后就会推出一个version 2版本,也就是新的轮子,如此反复,经久不衰。

造轮子也充分反映出了很多的工作都是自下而上,推动难,易用性差,持续投入大,这些都可能是让这个工具/系统扼杀在摇篮之中的关键因素。

 

共同的目标

公司尝试OKR也有些日子了, 从我的感觉来说,有种KPI+OKR的混合模式,前段时间恶补了很多字节在OKR方面的管理心得,还是很有收获的,在最近梳理工作计划的时候,准备把这块的落实更贴工作实际,也就有了前几天自己梳理工作的一个方法和思路。 

关于工作目标制定的思考

其实是一个推理的过程,能够推理出来哪些事情是更需要去做的,而不是单纯去想我喜欢做什么。

另一方面我们早期的一些实践中一些建设性工作是单向的,比如我要做一些数据库高可用方向的调研和落地,这部分的工作就单纯作为我们单方面的KR目标了,等我们准备好了,其实业务同学的协作会很被动,因为他们的年度任务中是没有这一项的,如果作为共同目标共建,那么这个事情的优先级和意义就大大不同,记得一个朋友和我开玩笑说,他整天就是和个业务部门PK,各种卖人。

顺着这个思路,我们可以和业务部门在经过协商后建立对等的KR目标,这样有了基础,就可以把这个KR拆分为一些子任务,他们做3件,我们做2件,我想这种基础之上的协作会更加容易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