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产业创新服务媒体
——聚焦数据 · 改变商业
9月29日,IPO征程一波三折的宜搜科技又一次递交招股书,向港交所上市发起冲击。
2014年,宜搜科技美股上市失败,三年后挂牌新三板。2019年,宜搜科技终止挂牌,冲刺科创板,经过一轮问询后无果而终。2023年2月,宜搜科技转战港交所,六个月后,第一次申请宣告失效。
对于陷入增长瓶颈、面临巨头竞争的宜搜科技而言,港股上市又是战略转型的一大契机。
第五大网文平台,贴上AIGC标签
宜搜科技是一家数字阅读厂商,主要IP为宜搜小说。商业模式上,宜搜科技通过APP、H5页面向终端用户推送数字内容,以内容付费、免费+广告两种方式获得收益。招股书显示,2021年,宜搜小说APP月活1800万人,为阅文集团、掌阅科技、咪咕数媒、阿里文学之后国内第五大网文阅读平台。
网文、广告之外,宜搜科技尚有游戏发行业务,主推游戏为《帝王世纪》《文明》。2020年,由于存在私自收集、共享用户个人信息等严重问题,宜搜科技旗下的宜搜漫画一度被工信部强制下线。几个月后,公司主动终止漫画APP业务。
经过白热化竞争,国内网文市场格局已定,阅文集团、掌阅科技等头部厂商占据绝对份额,与月活数亿的巨头相比,宜搜科技的体量只是零头。在招股书中,宜搜科技刻意强调“宜搜推荐引擎”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推荐技术,塑造差异化形象,寻求突围之路。
在ChatGPT大热之际,宜搜科技主动贴上AIGC标签,试图将人工智能应用于文学作品创作。当然,“AI写小说”尚处于构想阶段,截至招股书发布,宜搜科技并未推出相关产品。
诉讼缠身,业务增长进入瓶颈期
2020年-2023年前五个月,宜搜科技分别实现营收4.1亿元、4.3亿元、4.6亿元、2.0亿元,对应的净利润分别为3100万元、5000万元、4400万元、-1500万元。一方面体量偏小,另一方面增长缓慢,业务发展进入瓶颈期。
用户数据方面,2023年前五个月,宜搜系列阅读APP平均月活2560万人,与2022年持平。
成本构成方面,营销推广为主要成本,2021年数字内容成本仅为1000万元,占比4.4%。宜搜科技定位为渠道平台,不自产内容,不购买版权,引入第三方供应商的网络文学内容,采取分成方式运营。
这一模式虽然减少了巨额版权支出,但也造成缺乏独家原创内容、缺乏版权护城河的弊端。体现在报表上,就是付费阅读人数、付费阅读收入逐年下降。2020年-2022年前九个月,付费阅读收入分别为5500万元、3200万元、2000万元,占比总营收由13.4%下滑至6.2%,付费人数由11.5万下降至4.5万。
由于不自产内容、不购买版权,宜搜科技屡次陷入版权纠纷,相关案件多达九百多件,可谓诉讼缠身。
创业维艰,由移动搜索到网文小说
宜搜科技总部位于深圳,创办于2005年,创始人兼CEO为汪溪。IPO前,汪溪在宜搜科技持股34%,员工持股平台宜搜联合持股11%,孙正义的软银、陈天桥的盛大为两大机构股东,分别持股8.2%、6.3%。
汪溪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是一名移动互联网老兵,2000年担任讯天通信副总裁,2007年加入宜搜科技。彼时,宜搜科技主打移动搜索引擎,主要竞争对手为百度、谷歌,一度是国内第二大移动搜索引擎。
2012年,宜搜科技的“移动顶告”产品卷入代理商跑路、终端用户维权的营销骗局风波,移动搜索业务一蹶不振。
2013年,宜搜科技转战数字阅读,推出宜搜小说APP。凭借基于移动搜索的算法基因,宜搜小说在网文小说推荐平台中逐渐打响名号。宜搜科技转型成功之后,数字阅读、数字内容成为主业。
转战数字阅读之后,宜搜科技的注册用户、月活人数不断上升,成为国内最大的第三方数字阅读平台。
试水“AI写小说”,剑指AIGC第一股
国内网文市场,有阅文集团、掌阅科技、中文在线这样的上市公司巨头,也有七猫小说、番茄小说、书旗小说、飞度小说这样的市场挑战者。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阅文集团月活2.7亿,掌阅科技月活1.6亿,与巨头共舞的宜搜科技发展空间有限,越来越力不从心。
也正是这一原因,宜搜科技在招股书中不断强调自身的算法优势,把未来赌在人工智能,力争成为AIGC第一股。
当然,AIGC同样也是互联网内容巨头觊觎的赛道。2023年2月,中文在线对外回顾投资者:公司积累的海量正版内容,可为AI模型提供核心生产要素。爱奇艺接入百度文心一言之际,合作业务也提到“小说创作”。
在数字阅读平台当中,宜搜科技的基因为算法推荐,而非内容本身。宜搜科技决定切入“AI写小说”赛道,意味着又一次转型,由“网文搬运商”转变为内容生产商。成立至今,宜搜科技从未参与内容生产,转战AI+内容,无疑是最大挑战。
AIGC之外,宜搜科技又尝试元宇宙、NFT等热门概念。在一向重视公司基本面的港股市场,一味概念炒作恐怕只能适得其反。
文:Bugle-X / 数据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