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吃饭的时候聊到了小米的松果处理器,就提到了他的发展速度怎么这么快,怎么雷老板说做处理器这么快就做出来这么一款还算中规中矩的SOC,趁着吃完饭的时间,上网调研了一下,做个总结。

1、为什么做松果

小米手机主打的就是性价比,2014年,红米系列手机的出货量已经累计突破了5000万台大关,就在世人都在惊叹小米所取得的成就之际,小米自己却已经开始了反思:红米手机半亿的销量并没能带来预期的利润营收,根据当年小米提交给深圳证交所的一份文件显示,其毛利率仅有1.8%,远远落后于同期OPPO、vivo和华为那10%或更高的毛利。

可怜的毛利,很难支撑起小米从线上转移至线下的战略布局,也无法在广告和营销方面与竞争对手展开割据。于是,在线下、广告和营销上发力的OPPO、vivo在最近两年迅速崛起,而小米却还在为供货不足而发愁不已:我们不妨回顾一下2016年上市的小米5,由于同期乐视等品牌从高通那里“抢走”了不少骁龙820的订单,这款年度旗舰竟面临了近3个月的产能危机。

红米系列因毛利而困扰,小米系列则为芯片供应不足而发愁,这些就是隐藏在小米光环背后的隐忧。实际上,小米在很早以前就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提出了解决之道---自己做处理器:在中低端市场压低成本提高利润,增加与高通和联发科的议价权,降低第三方芯片采购时可能面临的供货压力。

所以,小米早在2014年10月16日就成立了北京松果电子有限公司,经过2年的潜心修行,终于在2016年12月提交了第一份作业----澎湃S1量产,并于2017年2月28日正式发布,随后借小米5C与消费者亲密接触。

2、松果公司的由来

在解析澎湃S1处理器之前,咱们还是先来认识一下北京松果电子有限公司吧。2014年,小米与隶属于大唐电信旗下的联芯科技投资成立了北京松果电子有限公司,并以1.03亿的价格将联芯科技开发并拥有的SDR1860平台技术授权给北京松果电子有限公司(下文简称松果)。可以说,小米为了“造芯”走上了一条弯道超车之路,通过携手联芯(大唐)跳过了研发处理器的门槛,缩短了设计周期,最终仅经过28个月时间就从立项实现了量产。

3、松果提交的第一份作业——澎湃S1


  • 制程工艺:28nm
  • 核心架构:四个高主频的Cortex-A53核心+四个低主频的Cortex-A53核心构成。
  • 集成的GPU:ARM Mali-T800系列中的“次旗舰”----Mail-T860
  • 其他规格:作为一款SoC,澎湃S1除了CPU和GPU外,还集成了内存/存储控制器、通信基带、ISP图像处理器和DSP数字信号处理器等众多模块(芯片)。这些SoC“打包赠送”的模块对性能的影响虽然远不如CPU和GPU那么直观,但依旧会在体验上有所表现。
  • 基带:基带芯片规格非常一般,仅支持5模LTE Cat.4,不支持“全网通”、不支持双载波聚合、不支持MIMO,下行速度最高也仅有150Mbps。翻译过来也就是仅支持移动4G,兼容联通2G。


澎湃s1 架构 澎湃s1为啥失败_澎湃s1 架构

4、首款搭载澎湃S1的手机

收款搭载澎湃S1的手机是小米5C,据称,小米的C系列后续机型都会搭载自家的松果处理器,这意味着小米对自家的处理器有绝对的信心,拿整个C系列的产品线去推广自家处理器。有消息称,小米将在年底发布澎湃S2,届时很有可能率先搭载在小米6C上,而这枚芯片也极有可能成为小米首款对外销售的量产芯片,至于最终如何让我们大家拭目以待吧!



参考:

秒懂!小米松果澎湃S1的前生今世以及真实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