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息的概念与特点

信息是系统有序程度的度量,信息量的单位为比特(bit,位)。

信息的特征包括:客观性、普遍性、动态性、依附性、变换性、传递性、层次性、系统性、转化性。

系统是指由多个元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执行特定的功能已达到特定目标的集合体。

信息系统就是输入数据后通过加工处理产生信息的系统。

2.国家信息化体系要素

2.1信息资源

信息、材料和能源共同构成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三大战略资源,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是我国信息化的关键一环和决定性的一环。

2.2信息网络

信息网络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设施,包括计算机网络、电信网、电视网等。信息网络在国家信息话的过程中将逐渐实现“三网融合”,并最终做到“三网合一“。

2.3信息技术应用

信息技术应用是国家信息化中十分重要的要素,它直接反映了效率、效果和效益。

2.4信息产业

信息产业是信息化的物质基础。信息产业包括微电子、计算机、电信等产品和技术的开发、生产、销售,以及软件、信息系统的开发和电子商务等。

2.5信息化人才

人才是信息化的成功之本,而合理的人才结构更是信息化人才体系建设的核心和关键。合理的信息化人才结构要求不仅要有各个层次的信息化技术人才,还要有精干的信息化管理人才、营销人才,以及法律、法规和情报人才。

2.6信息化政策、法规、标准和规范

信息化政策、法规、标准和规范是国家信息化快速、有序、健康和持续发展的保障。

3.电子政务

所谓电子政务,就是政府机构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和空间及部门之间的分隔和限制,向社会提供优质和全方位的、规范而透明的、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与服务。电子政务的主要模式有4种:

3.1G2G(Government to Government,政府对政府):在政府内部、政府上下级之间、不同地区和不同职能部门之间实现的电子政务活动。G2G模式是电子政务的基础模式,包括电子法规政策系统、电子公文系统、电子司法档案系统、电子财政管理系统、电子办公系统、电子培训系统和业绩评价系统等。

3.2G2E(Government 2 Employee,政府对公务员):政府与公务员(即政府雇员)之间的电子政务,主要是利用Intranet建立起有效的行政办公和员工管理体系,以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公务员管理水平服务。G2E是政府机构通过网络技术实现内部电子化管理的重要形式,也是其他电子政务的基础。

3.3G2B(Government to Business,政府对企业):政府对企业之间的额电子政务,包括电子采购与招标、电子税务、电子证照办理、信息咨询服务和中小企业电子服务等。

3.4G2C(Government to Citizen,政府对公民):政府对公民之间的电子政务,是指政府通过电子网络系统为共勉提供各种服务,包括教育培训服务、就业服务、电子医疗服务、社会保险网络服务、公民信息服务、交通管理服务、公民电子税务和电子证件服务等。

4.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是指买卖双方利用现代开放的Internet网络,按照一定的标准所进行的各类商业活动,主要包括网上购物、企业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等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电子商务有3种模式:

4.1B2B(Business to Business,企业对企业):是指企业之间通过互联网进行产品、服务及信息的交换。B2B电子商务模式包括两种基本模式,一是企业之间直接进行的电子商务,另一种是通过第三方电子商务网站平台进行的商务活动。

4.2B2C(Business to Customer,企业对个人):是指商家对消费者,也就是通常说的商业零售,即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产品和服务、最具代表性的B2C电子商务模式就是零售网站。

4.3C2C(Customer to Customer,个人对个人):是消费者对消费者的交易,简单说就是消费者本身提供服务或者产品给消费者,最常见的形态就是个人工作者提供服务给消费者,如保险从业人员、促销人员的在线服务及销售网点或商品竞标网站。

5企业信息系统

5.1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ERP)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利用现代企业的先进管理思想,全面的集成企业的所有资源信息,并为企业提供决策、计划、控制与经营业绩评估的全方位和系统化的管理平台。ERP是一种管理理论和管理思想,而不仅仅是信息系统。它利用企业的所有资源,包括内部资源与外部市场资源,为企业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的行为给出了最优的解决方案,并最终达到企业的经营目标。ERP理论与系统是从MRP-II(Manufacturing Resources Planning-II,制造资源计划II)发展而来的,它的主线也是计划。但ERP已将管理的重心转移到财务上,在企业的整个经营运作过程中贯穿了财务或成本控制的概念。

5.2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 Management,CRM)是一种旨在改善企业与客户之间关系的新型管理机制,它通过提供更快速、更周到的优质服务来吸引或保持更多的客户。CRM集成了信息系统和办公系统等一整套应用系统,从而确保了客户满意度的提高,并通过对业务流程的全面管理来降低企业的成本。CRM在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的基础上,重构包括市场营销和客户服务等业务流程。CRM的目标不仅仅是要使这些业务流程自动化,而且要确保前台应用系统能够改进客户满意度、增加客户忠诚度,以达到是企业活力的最终目标。

5.3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是从源头供应商到最终消费者的集成业务流程,它不仅为消费者带来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还为顾客带来了有用的信息。供应链管理至少包括6大功能,即需求管理(预测和协作工具)、供应链计划(多工厂计划)、生产计划、生产调度、配送计划、运输计划、新型的供应链管理借助于Internet使这个“供应群”能够实现大规模的协作,成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经营效率的关键。有效的供应链管理建立在高质量的信息传递和共享的基础之上。

5.4企业应用集成(Enterprise Application Integration,EAI)是伴随着企业信息系统的发展和演变的。EAI技术是将进程、软件、标准和硬件联合起来,在两个或多个的企业信息系统之间实现的无缝集成,使它们就像一个整体一样。EAI的内容主要包括企业内部的应用集成和企业之间的应用集成。其中,企业内部的应用集成就是要解决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和数据流量,包括业务流程是否进行自动流转或怎样流转,以及业务过程的重要性。从应用和技术上综合考虑,EAI分为界面集成、平台集成、数据集成、应用集成和过程集成。

5.5商业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BI)是企对商业数据的收集、管理和分析的系统过程,其目的是使企业的各级决策者获得知识和洞察力,帮助他们做出对企业更有利的决策。BI是数据仓库、OLAP(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联机分析处理)和数据挖掘等相关技术走向商业应用后形成的一种应用技术。BI系统主要实现将原始业务数据转换为企业决策信息的过程。BI系统主要包括数据预处理、建立数据仓库、数据分析及数据展现4个主要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