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OS的拥塞避免
1 主要解决网络中TCP应用同步拥塞的问题
2 在没有拥塞避免的情况 ,软件队列达到上限,会把后续所有的数据包全部尾丢弃,这样就会导致TCP应用在同一时间重启动(突然重启,重新建立三握手),被叫做TCP同步,
3 TCP同步可以理解为下班高峰期所有的人集中在公路上,导致公路在这段时间拥塞 ,
4 拥塞避免实现的就是避免同时下班拥堵,会在软件队列达到上限之前,就开始丢弃数据包,可以理解为错时下班避免拥堵的情况
5 所以拥塞避免是一种主动拥塞管理,队列机制是一种被动的拥塞管理
避免拥塞方式
1 尾丢弃,除了WFQ以外的丢弃方式
2 RED 随机早期检测丢弃 还没满呢,就开始丢弃了
3 WRED W:权重,基于权重的早期检测丢弃,可以更灵活的配置
尾丢
可能会造成的问题
TCP 同步
TCP 饥饿
无区分的丢弃,不能保证敏感数据
这家伙完全就是一刀切,爱谁谁,FIFO下就是这样,当然其它形式也不是没有,主要看尾丢的点是在哪里。
RED
RED是一种在队列占满之前随机丢包的机制 ,这也就意味着队列永远不会满,是在一个临界点随机的丢弃了部份,而不是丢弃所有
0-32-40
0-32不丢包,
32-40之间开始随机丢包了,当然,丢包率也是可以调整的,
而40个包之后,就要进行尾丢弃了,看吧,还是尾丢
最大值,就是我这个队列所能承载的包个数,
RED丢弃是随着列的大小增加而增加的,
RED 的结果
TCP降到和出接口中带宽等同的速率,平均队列size更小,远远小于软件队列的最大队列深度,不至于发生尾丢弃
IP优先级低的更容易被丢弃
RED 被配置在流量的出口方向
WRED
存在着优先级,
0-32,都不丢,
32-40
优先级为0 的,20时候丢
优先级为5 的,30时候丢
相比较RED更加的精细
配置方法及命令
class-map match-all aa
match ip precedence 1 //当然如果precedence种类不够用可以使用DSCP,但如果使用DSCP,后面的命令有一处需要修改,就是总开关
match ip precedence 2
R2(config)#policy-map aa
R2(config-pmap)#class aa
R2(config-pmap-c)#bandwidth percent 20 //设置队列大小,这里写的是百分比,
又看到了bandwith,这是啥 ?CBWFQ吧~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必须设置了个值 ,想一下为什么?
Bandwith是在干啥 ?队列吧,如果你不设置队列的话,前面的RED又怎么知道你具体的队列长度呢?所以必须要和队列进行关联。
R2(config-pmap-c)#random-detect //拥塞避免总开关
R2(config-pmap-c)#random-detect precedence 1 ? //出现了权重,这叫WRED
<1-4096> minimum threshold (number of packets) //最小阈值(第一个丢包的点)
R2(config-pmap-c)#random-detect precedence 1 25 ? //最大阈值(最后一个丢包的点)
<1-4096> maximum threshold (number of packets)
R2(config-pmap-c)#random-detect precedence 1 25 40 ? //概率分母,即多少分之一,
<1-65535> mark probability denominator //意思也就是说每多少个包里丢1个
<cr>
R2(config-pmap-c)#random-detect precedence 1 25 40 10
R2(config-pmap-c)#random-detect precedence 2 30 40 5
R2(config-pmap)#class class-default
R2(config-pmap-c)#fair-queue //公平队列WFQ
R2(config-pmap-c)#random-detect //这里配置的是RED,因为没有权重,是针对于所有的包的,完全随机
也就是说,开启random-detec开关,不配置任何东西,那么默认就是RED的方式进行随机早期检测并丢弃,而如果配置了相应的标记(这里也可以理解为权利),那么它就变成了一个基于权重的RED,叫做WRED.
使用 ip precedence 和dscp的区别
1 ip precedence
R2(config-pmap-c)#random-detect //就是默认的
2 DSCP
R2(config-pmap-c)#random-detect dscp-based //后面一定要加上DSCP-based, 基于CSCP的
-------------------------------------------------
CCIE成长之路 --- 梅利